ABC濃縮釉V3.2、Collinite 845、3M晶鑽棕梠釉的耐久性測試報告

這篇文章不是沉下去快一個月了,怎又被挖出來了 = =
怕有人不知道ABC阿
被誰一直挖出來
很明顯
發文都有記錄時間阿

自己翻回去看就不就知道了?

小弟只是路過,
但是因為本身所學及公司所經營的項目就是化工業,
所以就我所知提出一些看法,
但話說在前面,我不是針對蠟或封膜來做說明,
因為我不懂蠟或封膜,但是我對蠟與封膜的主要成分樹脂(天然或合成)有些瞭解,
所以以這個立場來試著闡述一些事情,
不針對人,不針對事,僅從原料或材料的觀點來看,
說的不對請大家指教,
但是沒有學理根據的請不要隨便開砲,謝謝!

845被歸類為聚合蠟,不過也有人說他是棕櫚蠟,我想這兩種說法以前者比較適合,
845裡面含有棕櫚蠟(天然樹脂)的成分,也含有合成樹脂,
所以他並不是純的棕櫚蠟,
而是比較接近天然樹脂+合成樹脂的聚合蠟,
當然要說是棕櫚蠟也沒錯啦,只是天然棕櫚樹脂的含量比例的問題罷了,
天然棕櫚是不耐洗的,這個我想大家都清楚,
所以個人猜測845是為了增加耐候性所以做成合成配方,
我想這是可行的方向,取兩種樹脂的優點加以結合,
但效果好壞則是取決於配方的問題了,
我要表達的是以學理上這樣的研發方向是沒錯的!
就像全合成機油的概念一樣。

至於Z牌或是ABC牌的封膜材料,僅就我所知解釋如下,
不管是什麼廠牌這些封膜材料的主體還是所謂的樹脂,不過這裡使用的則是合成樹脂,
但是請不要去比較天然或合成樹脂誰比較好,因為兩者各有優劣與特性,
再來說白話一點所謂的封膜就是在被保護物上面形成一層保護層,
如果以這個定義其實所有的蠟、晶釉、火釉、封膜、、都是相同的功能啦!
Z牌的樹脂基底是壓克力系的樹脂,
這類的樹脂有一個特性就是需要使用硬化劑來加速交聯反應(cross-linking),
來達到短時間反應完成的目的,
另外目前有一種比較熱門的塗料(抱歉,業界就是這麼稱呼,你要說是漆,我也不反對),
就是所謂的氟碳樹脂(PVDF、PTFE、FEVE、、等,我不寫全名了,自己去wiki 查吧),
這是60年由杜邦發展出來的材料,
最初是使用在不沾鍋,沒錯PTFE就是俗稱的鐵氟龍,
近十年來開始廣泛應用在建築塗料,
氟碳塗料的優點是:不易沾附髒污、容易清潔,
大家所熟知的北京鳥巢、台北101、燈塔或是新的橋樑、等都有使用這種塗料,
不過這裡可能必須導正一個觀念,
氟碳塗料說簡單一點就是一種油漆,
所以他的施工方式都是利用塗佈的,不是什麼加熱成型或擠壓成型的,
所有的塗料觀念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壓克力樹脂或是氟碳樹脂都是相同的,
就像打蠟或封膜的作法,先在被保護物上塗上一層塗料(蠟、封膜),再把多餘的部分拿掉,
不過因為配方的不同,所以雖然都是氟碳樹脂,
但是使用在鳥巢的時候塗完之後並不需要再將多餘的部分去除,
只要像刷油漆一樣刷上去就好了,
而氟碳樹脂依據種類不同,有些也是需要使用硬化劑的,
用意也是要加速交聯反應以形成完整的保護膜,
所以不管是壓克力系或是氟碳系都是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
而溫度可以加速反應,所有有些美容廠商會用紅外線燈烘烤,
我不確定ABC所使用的材料是不是氟碳系列,
但如果如同回文說明的跟鳥巢是相同base的材料,那我想應該八九不離十,
因為我確定鳥巢跟台北101是用氟碳塗料,也知道是哪一家公司的塗料,
不過氟碳系列太多種,所以我無法確定ABC跟鳥巢是不是完全相同(所以我才說是相同base),
不過氟碳樹脂並不是萬能的,他還是怕溶劑的,
只要選對溶劑就算是反應完成的氟碳樹脂也是可以完全洗光光,
而且隨著使用環境的狀況不同,這一層保護膜的壽命也不太相同,
因此即便是鳥巢也是需要定期重新上漆的,
就像做完封膜依段時間之後還是需要重新補充一樣的道理,
當然各種的蠟也是一樣的,
差別只有因為各家配方不同,所以這層保護膜的持久性不同罷了!

以上是就材料及化學基礎所提出的個人淺見,
很抱歉我只是嘴上談兵,沒有辦法實際拍照或是做任何驗證給大家看(要看就來我實驗室看),
只是試著從學理的角度來說明蠟跟封膜,
請不要炮我,謝謝!
就小弟以學理來看,蠟、釉、封膜都是類似的東西,
當然各家依據配方不同有好有壞,但是真的沒有一項產品是最神的,
這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啦!


stanley999 wrote:
小弟只是路過,但是因...(恕刪)


真厲害~寫了一大堆。

連我這個文章發起者都看不太懂....

樓下有人看懂得嗎? 請幫忙擷取一下重點
講的真好~~有學理的基礎來支持才有根據~~
845是聚合臘~~樓主實驗的那幾瓶都室聚合的....
當然有些含有少許的棕櫚成分....
不過棕櫚含量較高的臘品~~是可以用手直接上臘的~~
當然價格也較貴上許多~~



stanley999 wrote:
小弟只是路過,但是因...(恕刪)
monguly wrote:
真厲害~寫了一大堆。...(恕刪)


那是由原料來講,其實氟碳樹脂還有個好處就是耐紫外線的效果很好(比PU還好)
也點出了產品除了施作前的表面處理之外,良好的固化才能達到效果
從工業防蝕(Protective coating)立場來看就很簡單了
真有耐化抗UV超強的產品,我想公司也經營不久,因為客戶可能50年只買一次啊哈哈哈~

美容產品所提供的,不外乎是在金油層以上有著更好的抗污性、增艷、與反射效果
在這方面我覺得看國外論壇玩家測耐久比較有趣、也更有說服力
每種不同聚合物封體的特性都不太一樣,也各有優缺點
比來比去也是扯不完的啦~ 危險的大哥哥您說是吧~
像我也是很無聊就會拿不同產品來做50/50測試啊,V3.1(2)的確是有一定水準,但亮度不會是主要訴求

使用後沒多久潑水效果減低大半,水珠不完美,歸咎於洗的不乾淨,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因為鍍膜是將產品直接覆蓋於金油層上面,洗不乾淨,如水痕,
頂多水痕就在金油層與鍍膜之間,而完美的水珠或是潑水,靠的是最上層的鍍膜or臘
就算沒洗乾淨,當你用手打臘或是推其他美容產品的時候,
表面的不平整是會被發現的,如柏油,顆粒的髒污,
就算你沒發現,也是會將附著力不強的顆粒給推走的,這時使用的產品就附著在金油層上面了.

所以為何有的使用者沒多久,洗完車子之後,就發現水珠不完美? 失去潑水?

一般洗車也不會將蠟給完全洗掉,洗完再打蠟,蠟層會變厚~ 保護層也變厚了
所以時常洗車打蠟才是王道,我那14年的白色老車,現在還是很白很亮的
airbus330 wrote:
使用後沒多久潑水效果...(恕刪)


這篇文章的壽命還真長 XD

封膜前烤漆如果沒確實洗乾淨
封膜材質受雜質(例如矽油/殘蠟)影響沒辦法有效附著
的確是導致效果快速衰退的原因之一

封膜後如果表面被大量落塵或廢氣油煙覆蓋
水粘著這些雜質而攤平或呈不規則分布
也是會有撥水快速衰退的錯覺

白色車老化泛黃的原因不外乎水漬頑垢長期沉積
頻繁洗車打蠟,不要讓髒東西有機會接觸烤漆
當然是預防白漆泛黃的方式之一

封膜只是提供沒時間顧車的另一種保養選擇
畢竟每個人的停車環境和保養習慣都不一樣
我想應該沒有哪種保養方式是一定適合所有人的王道 XD
來放一下照片...845+915+Z3...08年的CAMRY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