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 wrote:
在日本看到的海報順便...(恕刪)
照這個實施,台灣一堆人要唉唉叫了.......
因為日本規定前座玻璃透光率不得低於70%

台灣每台車都在比誰的玻璃比較黑......
連前檔也黑,然後再改個爆亮HID來刺對面人的眼睛
Henry0320 wrote:
再同意你不過了但是現...(恕刪)

eclair_lave wrote:
主煞車力道檢驗跟手煞車檢驗是兩個不同項目
煞車檢驗共驗腳煞車、手煞車效能、平衡度三項
總剎車力道須達50%車重以上,左右平衡度不可差異30%以上,手煞車需達車重16%以上
測試時滾輪一定會動,不然它要怎抓出最大制動力的數值?
而且檢驗員根本不會把腳煞車與手煞車同時使用去檢驗,前後輪煞車力測試是個別進行得,測前輪時後輪根本沒有滾輪,拉手煞車是單純作固定作用,測後輪時不拉手煞車
,然後最後才是放腳剎車,拉手煞車去測手煞車項目
你講得跟實際測試方式出入很大,確定不是腦補出來得?

Henry0320 wrote:
說這麼多
改裝品裝上車
要透過這麼多繁複的測試才稱的上安全的話
國內外一堆中小型賽車車隊
應該可以收收起來了
這些賽車車隊規模與測試能像車廠這麼大?
這些中小型比賽的賽車
有這麼多資源與設備去做這方面的驗證與測試?
一場賽事的條件與駕駛操控行為比不上一般道路?
說這些也許你不懂,不能怪你
因為可能你只是學術理論派,因為你說過就你所學的
簡單說啦
一部原廠車,配15吋鋁圈,輪胎是配某牌入門輪胎,規格是195/60/R15
去改裝鋁圈,規格一樣是15吋,只是換成鍛造鋁圈,重量比原廠輕15%,強度比原廠高15%,
再換同排中階輪胎,輪胎噪音比原廠安靜,排水性比原廠輪好,抓地力也比原廠輪佳
這樣的改裝,對整台車的如你說的整體搭配、平衡性、耐久性有何影響?
再者如你所說
『然車廠在成本限制下用了比較一般的零件,但就均衡性跟操作上卻依舊能維持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是在許多標準測試下試出來的組合搭配,比較知名的改裝大廠的搭配組合也是這樣試出來的』
試問一下
這知名改裝大廠的零件所生產出來的改裝品,裝上車後,需不需要再去這知名改裝廠的試道或去artc那試煞車、ABS、TCS與迴轉性上得調整參數與檢驗搭配是否恰當?
他們已經測試過了,所以產品才拿出來販售
你買了這改裝部品,裝上車後,沒去調整參數檢驗,就不恰當或安全?
你想太多了吧?
照你這種邏輯,改裝廠可能要再有販售的地方都要有測試場地才可以,還要搭配開發時的調校儀器設備,才符合你的標準,是吧!幫不了你
簡單問一下
原廠車、跟有改裝煞車系統的車,你有實際比較過的經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