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gonwu wrote:
您知道下限到上限,可能是相差一公升的機油量嗎?,您知道原廠手冊都有建議每次換油的使用量,請問那些建議的使用量加進去之後,是到上限還是到下限,您既然推崇原廠規範,這就是原廠規範,而不是保養場為了多一罐機油利益,到底是別人觀念扭曲,還是您觀念扭曲

別人與您討論的,是您文章中有些誤導人的觀念,而不是要討論一些本來就是對的觀念,您一直不對一些別人的問題做回應,這樣子又怎麼討論,若是如此就到此就好,又何必討論下去..


上下限相差約一公升我當然知道,機油的添加量確實只要在油尺上下限之間就符合車廠的規範!
有些原廠手冊所列的機油公升數是指"容量",不是建議添加量,是讓你參考知道他的原廠設計容量有多少。手冊會告訴你請定期檢查機油含量是否在油尺上下限之間。

還有,我已經盡量回答許多的問題或餐與討論了,但個人時間精力實在有限。我對於一些用詞有習慣回頭看看是否合宜,你可以再去仔細看我寫的內容,不會說低黏度的機油只有優點無缺點等用語出現,我只強調認證規範的精神與機油發展的趨勢,我要大家放心。我也說了~加入低黏度機油引擎運轉難免會有較大運轉聲,但跟是否保護引擎的功效無關。任何產品或規格都有其極限在,但科技跟技術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的進步當中取得最大平衡點。

gonwu wrote:
teabox大,跟您請教一個問題,就是您說您有一台march,有使用過低黏度的機油,是4AT的嗎?請問您有沒有測過油耗,高速公路或是市區的,如果有可否提供給小弟參考一下,謝謝..

是我女友的車,他的車我沒測過油耗!不過march的引擎是世代較舊一些沒錯,雖然是日系車引擎,但畢竟是小排氣量車款,我都讓他加10w30的便宜礦物油,都是加三公升。原廠裕隆小車加5w50號數,她跟我講後,我就叫他在外面保養廠換油就好。油耗是沒特別注意因為是她的車,還有march以小排氣車款來說配4at確實也談不上省油是事實。
Allen-K wrote:
您的小馬取長期使用0W20 or 5W20機油,恭喜;但不是每個使用10W40或5W40的車主都是笨蛋。你的引擎用某種廠牌某種規格的機油,不表示每台同型車或同一引擎族都可這樣用而永保安康。


請看上面,再解釋一下,我不是開march~

Allen-K wrote:
要誤導,也要做好功課!或許您醫術高超,但對黑手這行業,應該要尊重專業;不要一再用聳動的字眼。

謝謝你的過獎,我絕對尊重其他專業~我從沒說高黏度複級機油一文不值,我不會說誰或影射誰或網友是笨蛋,我討論的是機油發展趨勢與現況,新世代引擎的界定(大抵指1998年以後所出廠的新車)。

Allen-K wrote:
如果只是都會行車,機油加在油尺上下限之間當然OK,若是4x4,或是SUV,又有off road,或是常在大傾角 (仰角、俯角)狀況下行車(如新店、北投等部分山區社區),保養廠都會建議車主"盡量"將機油添加到上限,為啥?難道這些保養廠都是黑心嗎?


那些是舊觀念,我前面解釋過了,車廠訂出上下限的意義,對於下限的制定來說,已經把各種可能的用路情況考慮進去,不會給自己找麻煩出問題。所以手冊列出設計容量有多少是一回事,是讓你參考。手冊只會告訴你請定期檢查機油含量在油尺上下限之間即可,手冊沒寫的東西或舊觀念請勿自行想像或聽所謂台灣的保養場說。請告訴我有哪本國外原廠手冊列出機油請加到上限或建議的?

何況,我所建議的5~8分滿就是一般大部分車款整數罐的含量,我本來就不想在這議題打轉,只是要大家別加超過上限,能接受八分滿也很好。
teabox wrote:
我只強調認證規範的精神與機油發展的趨勢,我要大家放心。我也說了~加入低黏度機油引擎運轉難免會有較大運轉聲,但跟是否保護引擎的功效無關。任何產品或規格都有其極限在,但科技跟技術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的進步當中取得最大平衡點。

您這段話就說的很好,如果您每一段都這麼說,就沒有問題了,問題在於您有些的論述似是而非,容易造成誤導,這才造成大家的爭論,觀念是隨著發展而改變的,可是不要把您個人的觀感放在其中,如果您說的是趨勢,大家當然會認同,但是您在強調符合原廠規範及認證這些實事求是的科學數據之時,不重視別人親身體驗的心得,卻又把一些您主觀的意識放在裡面,您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別人的心得就是舊觀念,您的心得就是新觀念

您的論述中,有些邏輯就是有點怪的,我舉例:
teabox wrote:
機油選大廠的就好,比較有保障。也不要再加甚麼5,10w50,10w60這種台灣賽車機油了~5w40都嫌太厚! 台灣氣候一點都不特殊,四季如春好極了~

去看看現在機油發展情況及數據,都是全氣候了~反而應該參考的是該機油通過哪些車廠的認證及規範,而不是通過台灣觀念及保養場口碑的認證。

1.既然機油發展都是全氣候了,為何您一開始就武斷的叫大家不要用上述黏度的機油,請問您的根據在哪?不是都全氣候了?那任何黏度不是都是適用嗎?

2.既然您說要參考認證,那請問同樣的機油,大廠與台灣自創品牌都通過API認證,為何選大廠就好?既然都通過認證,那保障不是都一樣?請問您的科學根據在哪?
teabox wrote
加5W20或0W20這類機油還有個好處,只要你加過一次,也不用怕加到假的,因為上路過一次就知道明顯的不同在哪裡。還有這類黏度低的機油,台灣一般神油廠或假油不會去仿冒這種規格的油,容易穿幫成本也高,當然是仿冒黏度高的加些油精,你也不容易分辨,國人也比較容易接受。

1.請問您有加過假油?怎麼知道明顯不同,您所謂的明顯,不也是個人感受問題,須知有些人只要車子會動,其他的根本就沒有感覺..
2.既然是假油了,不需要做到這個規格也可以貼上不實標籤..因此怎麼可能不用怕去加到假的?
teabox wrote:很多人說XW20的機油不適合台灣氣候與環境,去試試看不就知道了?真的沒那麼可怕啦~都是聽到的比較可怕~

您要推廣別人低黏度的觀念時,也須知,不是所有台灣小廠都是貴梆梆的,也有有信譽且便宜又好用的,聽到的都比較可怕,去試試看不就知道了..

不要人云亦云,自己試了再說話,若真是不實廠商,在現在網路發達的現在,早就被人罵臭頭了..




海帶芽 wrote:
煥仔大
小弟有疑問想向您請益~
就是一般車用機油使用在小排氣量檔車是否可行?


先不講能不能用

汽車機車機油運轉狀況大不同

汽車的引擎與機車(指的是Motorcycle而不是Scooter)
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是轉速域,汽車平均轉速通常是2~3千轉以內水冷,一般來講溫度都在85度~90度
機車的轉速域則是在5000~9000轉左右,而且是靠空冷,所以平常溫度常常可以在接近110度

所以機車的機油承受較大的負擔

第二是引擎設計
汽車的齒輪箱通常是分開的,機油要潤滑的地方較為單純,不需顧到齒輪,也不用有離合器的問題.
但檔車的話是變速箱,離合器組等全都只靠同一罐機油來潤滑
因此會有配方不同的情況.

因為機油越做越好,所以才會有JASO MA讓濕式離合器片型車種可以使用
像在檔車機油內加上二硫化鉬機油的話就會非常容易發生打滑之情事

所以,建議是使用專用機油.但是能不能用,這各有其擁護者,在此就不多做說明.

不過Scooter的話,用汽車的我則不表示反對的意見.因為大略上還滿類似汽車的.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powerkk wrote:
真的很貴,可能我遲鈍...(恕刪)


p 兄或許您是大馬力的車吧, 所以較沒感覺

我跟幾個朋友用過的感覺是, 引擎聲音較小, 放油門滑行距離真的比較遠 ( 莫非他是漏到輪胎上? )

台灣買將近一倍價格, 有機會再從美國帶會比較划算摟
Hi .... Nice to meet you
spitire wrote:
p 兄或許您是大馬力...(恕刪)


我的車馬力不大啦,150上下而已
應該是個人感覺遲鈍吧,看不少4個圈圈的車主都說很棒@@
spitire wrote:
p 兄或許您是大馬力...(恕刪)


美國的保養收費方式是計時制居多,機油自然便宜

台灣如果也可以用計時的話,機油一罐100我也不心痛..XD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煥仔 wrote:
美國的保養收費方式是...(恕刪)


不是吧, 工時是另外算沒錯, 但是也是可以自己買來換不是嗎?

因為工時的關係把人工灌到機油的價格這就不對了
Hi .... Nice to meet you
spitire wrote:
不是吧, 工時是另外算沒錯, 但是也是可以自己買來換不是嗎?

因為工時的關係把人工灌到機油的價格這就不對了


台灣有些保養廠的做法確實是把工錢算進每一罐的機油錢,所需罐數越多的車種,工錢也會增加。
teabox wrote:
台灣有些保養廠的做法...(恕刪)


這很正常阿!!

在台灣你換油

油錢跟工時分開

縱使工錢只收$300也會被罵黑店

收工資在台灣是無比邪惡的廠商在幹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