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越野與操控?四驅系統是否更應列為安全配備?

Dwing wrote:
一般人遇到打滑,至...(恕刪)

由於市售大多數AWD的左右輪的差速器也是開放差速器,使用電子差速鎖來限滑

而不是像4WD或高性能車輛一樣用機械限滑差速器

所以AWD遇到打滑時,大部份動力也是傳到打滑的那個輪

所以同樣還是要依賴電子差速鎖作限滑

如果有人跟你說AWD遇到打滑會馬上把動力傳達到沒打滑的輪

那可能要請你跟他說這是限滑差速器或電子差速鎖在發揮作用

這是屬於差速器的差別,而不是2WD跟4WD的差別

所以限滑差速器並不是AWD才有的功能

有些較高性能的FWD,例如FOCUS RS,前輪也是有裝機械限滑差速器的




車廠在宣傳AWD時,可能會把ESP的技術與AWD包裝在一起作宣傳

讓一般消費者分不清楚那些是屬於AWD才有的效果,那些是屬於ESP就有的效果

所以選購AWD時,最好是再去了解一下不同車款的差速器結構作動方式

魔鬼就藏在細節裡






暴君 wrote:
由於市售大多數AWD的左右輪的差速器也是開放差速器,使用電子差速鎖來限滑


這是這幾年才開始使用的技術

暴君 wrote:
而不是像4WD或高性能車輛一樣用機械限滑差速器


4WD 是使用 差速鎖定(LOCK)

高性能車輛 ?subaru impreza 應不算高性能車輛 吧

高性能車輛 應該是使用電子式多片離合器,這樣反應才會快,更精準的扭力分配 例如三菱 EVO

暴君 wrote:
所以AWD遇到打滑時,大部份動力也是傳到打滑的那個輪
所以同樣還是要依賴電子差速鎖作限滑
如果有人跟你說AWD遇到打滑會馬上把動力傳達到沒打滑的輪
那可能要請你跟他說這是限滑差速器或電子差速鎖在發揮作用
這是屬於差速器的差別,而不是2WD跟4WD的差別


這我很清楚

重點不是只在左右輪,還有前後輪

暴君 wrote:
車廠在宣傳AWD時,可能會把ESP的技術與AWD包裝在一起作宣傳


可舉例來看看嗎?

暴君 wrote:
讓一般消費者分不清楚那些是屬於AWD才有的效果,那些是屬於ESP就有的效果
所以選購AWD時,最好是再去了解一下不同車款的差速器結構作動方式
魔鬼就藏在細節裡


不是魔鬼藏在細節裡

而是 差速器 是屬更進階的控制部分,一分錢一分貨

最好的例子 90年代 impreza VS EVO

價格帶,車型都是同級的

剛好 impreza 是機械式LSD, EVO 電子式 LSD

有興趣可自己去爬文(日本有出這兩台車比較的專文雜誌),再談下去就離題了


Dwing wrote:
這是這幾年才開始使...(恕刪)

所以AWD也剛好是這幾年才開始流行

因為原本過去該交給機械式限滑差速器的工作

可以轉交由電腦去快速制動煞車卡鉗來替代

很好地地降低了成本

雖然鎖定率不如機械式來的強

但用來應付一般打滑也有差不多效果

但問題也就在於如此

交由煞車卡鉗去代勞後

2WD與AWD的差異變更小了

因為大家都是四輪卡鉗的制動來達到防打滑、閃躲、急煞這些的

如果AWD仍然堅持使用機械差速器

那或許還可以強調說反正機戒式的就是比電子鎖更好吧


Dwing wrote:
4WD 是使用 差速鎖定(LOCK)
高性能車輛 ?subaru impreza 應不算高性能車輛 吧
高性能車輛 應該是使用電子式多片離合器,這樣反應才會快,更精準的扭力分配 例如三菱 EVO
(恕刪)

性能車輛使用的電子離合器差速器是基於極速表現而設計

可以方便車手針對個人習慣或賽道特性隨時調整前後輪與左右輪的鎖止比 (但離合器長時間半接合耗損兇,開銷大一般人受不了)

不過這部份與安全無關就不再討論下去了


畢竟一般AWD差速器的中傳差速器大概都是黏性耦合式的離合器差速器

平時利用齒輪比來達到50:50的扭力分配,但齒輪不俱備限滑或鎖止的功能

而是另外在離合器箱內會灌滿油,出現輪速差就會讓矽油受熱膨脹,進而推動離合器接合來達到鎖止限滑

所以作用原理離什麼反應快、扭力精準,差了十萬八千里

大概僅僅用在輕度脫困而已

就算近年來升級成電控式的,也是開跟關,所以也僅僅是反應快,沒有辦法作到精準扭力分配

但真正遇到突發狀況需要瞬間反應還是都靠四顆卡鉗來幫忙


Dwing wrote:
不是魔鬼藏在細節裡
而是 差速器 是屬更進階的控制部分,一分錢一分貨
最好的例子 90年代 impreza VS EVO
價格帶,車型都是同級的
剛好 impreza 是機械式LSD, EVO 電子式 LSD
有興趣可自己去爬文(日本有出這兩台車比較的專文雜誌),再談下去就離題了


我完全同意一分錢一分貨

正因為差速器也是一分錢一分貨

你理想中的那種瞬間限滑、扭力分配精準的那種電子離合器控制的差速器

並不是每台AWD都有

以你喜歡的速霸陸來說,好像要到WRX STI這等級才有吧

一般差速器的扭力已經事先分配好了

離合器片平常只用ON跟OFF,鎖止跟不鎖止,不然離合器的磨損會太大,也會過熱失效


所以還是那句話

魔鬼藏在細節裡

差速器種類繁多,每一種的原理與作用方式都不同

我自已也常常看的眼花潦亂

最初也以為AWD都差不多

也是後來看了媒體說AWD其實對安全助益不大的文章

與車廠的宣傳跟一般人的認知不同

好奇之下繼續深入研究

才了解原來其中真的有不少細節





暴君 wrote:
所以AWD也剛好是這幾年才開始流行


audi quattro 於 1981 得到 WRC 冠軍

離現在 應該夠久了吧.

應該這樣說,在電子輔助系統出現時,只能用機械式的 系統來增進安全性

(當年畢業專題是模仿 HONDA機車 的機械式ABS >沒看錯 是機械式ABS)
暴君 wrote:
可以轉交由電腦去快速制動煞車卡鉗來替代
很好地地降低了成本
雖然鎖定率不如機械式來的強
但用來應付一般打滑也有差不多效果


AWD 的 LSD 最重要不是用來對付 打滑 >這是低速差速器的功能

而是在高速灣更能準確分配扭力到內外輪,不浪費引擎的輸出

請記住 LSD 最重要不是用來對付打滑,而是有效的分配動力到驅動輪.

暴君 wrote:
那或許還可以強調說反正機戒式的就是比電子鎖更好吧
性能車輛使用的電子離合器差速器是基於極速表現而設計
可以方便車手針對個人習慣或賽道特性隨時調整前後輪與左右輪的鎖止比 (但離合器長時間半接合耗損兇,開銷大一般人受不了)
不過這部份與安全無關就不再討論下去了
畢竟一般AWD差速器的中傳差速器大概都是黏性耦合式的離合器差速器
平時利用齒輪比來達到50:50的扭力分配,但齒輪不俱備限滑或鎖止的功能
而是另外在離合器箱內會灌滿油,出現輪速差就會讓矽油受熱膨脹,進而推動離合器接合來達到鎖止限滑
所以作用原理離什麼反應快、扭力精準,差了十萬八千里
大概僅僅用在輕度脫困而已
但真正遇到突發狀況需要瞬間反應還是都靠四顆卡鉗來幫忙


請記住 AWD 與 4WD 使用狀況是完全不一樣

4WD 的環境,時間如夠讓駕駛思考 (產業道路,無鋪裝路面..)

AWD 事件的發生都是在一瞬間 (高速公路)

暴君 wrote:
以你喜歡的速霸陸來說,好像只有WRX STI這等級才有吧
所以還是那句話


2000年的 STI 只有中差有電子扭力分配中差,前後差速是機械式的

暴君 wrote:
一般差速器的離合器片僅僅只用在ON跟OFF,不然離合器的磨損會太大,也會過熱失效


差速器的離合器片是多片耦合式,是靠矽油膨脹產生壓力來鎖定

而現在剎車式LSD 是用剎車片來強迫動力傳送到力一邊,所以只適合在低速環境(subaru 限制在40km/h下)
所以不能在高速下作動,這樣經常性作動可能會導致剎車過熱,這樣會不會更危險?
Dwing wrote:
AWD 的 LSD 最重要不是用來對付 打滑 >這是低速差速器的功能
而是在高速灣更能準確分配扭力到內外輪,不浪費引擎的輸出
請記住 LSD 最重要不是用來對付打滑,而是有效的分配動力到驅動輪

你如果是要用來殺彎

那需要的是左右輪軸的限滑差速器

AWD有左右輪軸滑差速器是車款並不多

基本成本考量

現在大部份都是用電子差速鎖

所以雖然機械限滑差速器如你強調的可以增進過彎性

但一般AWD上並沒有配備也沒用啊

如果你是指電子差速鎖

那2WD也有,也是4顆卡鉗,也是同樣能控制前後左右4顆輪胎

而且

買AWD不是為了安全嗎? 想防止雨天打滑嗎?

如果是為了殺彎

那當然是AWD好,入彎速度估且要看技術

但出彎速度AWD是絕對勝利 (假設其他車輛變數相同的話)

加速性一直都是AWD的強項

國外媒體只是報導說AWD不能帶來多少安全性上的提升

但可沒有說AWD不能帶來賽道表現上的提升哦



Dwing wrote:
請記住 AWD 與 4WD 使用狀況是完全不一樣
4WD 的環境,時間如夠讓駕駛思考 (產業道路,無鋪裝路面..)
AWD 事件的發生都是在一瞬間 (高速公路)

我這段主題只是在講中傳差速器的種類

好像沒有強調4WD跟AWD的差異吧?

你這串我不知道該回答什麼


Dwing wrote:
而現在剎車式LSD 是用剎車片來強迫動力傳送到力一邊,所以只適合在低速環境(subaru 限制在40km/h下)
所以不能在高速下作動,這樣經常性作動可能會導致剎車過熱,這樣會不會更危險?


差速器的離合器是在一個小又不通風的密閉空間

而煞車盤碟跟卡鉗是在大的開放空間,通風碟與輪框的設計也會讓風不斷吹過散熱

所以工作環境差很多哦


如果電子差速鎖要40km以下才能作動

那我到是很好奇在40km以上時遇到側輪打滑

速霸陸的一般AWD車款並沒有配備左右輪軸的機械限滑差速器

那又要怎麼處理打滑輪呢?

暴君 wrote:
你如果是要用來殺彎
那需要的是左右輪軸的限滑差速器
AWD有左右輪軸滑差速器是車款並不多
基本成本考量
現在大部份都是用電子差速鎖
所以雖然機械限滑差速器如你強調的可以增進過彎性
但一般AWD上並沒有配備也沒用啊
如果你是指電子差速鎖
那2WD也有,也是4顆卡鉗,也是同樣能控制前後左右4顆輪胎
而且
買AWD不是為了安全嗎? 想防止雨天打滑嗎?
如果是為了殺彎


所以你又把差速器功能帶進去AWD

要討論 AWD 就純粹以AWD的原理來說

這樣才能知道AWD的功能是發揮在哪個部分.

暴君 wrote:
而煞車盤碟跟卡鉗是在大的開放空間,通風碟與輪框的設計也會讓風不斷吹過散熱


長下坡為何來令會熱衰竭? (我跑南迴十幾分鐘,來令就快不行了)
暴君 wrote:
如果電子差速鎖要40km以下才能作動
那我到是很好奇在40km以上時遇到側輪打滑
速霸陸的一般AWD車款並沒有配備左右輪軸的機械限滑差速器
那又要怎麼處理打滑輪呢?


如果你知道一般機械差速器的原理構造,就知道為何 剎車式電子差速鎖 要40km以下才能作動.
還有 kuga,new x-trail 上面裝的也是一樣,只是名稱不同

再說一次 差速器 不是針對打滑,而是扭力分配.

當你車速超過40km,還會有泥地刁車的問題嗎?

這時應是處理車身偏滑了吧?
Dwing wrote:
所以你又把差速器功...(恕刪)

我好像一直都在強調一般AWD車款並沒有配備左右輪軸限滑差速器吧

又怎麼會把限滑差速器帶到AWD之中呢?

正因為一般AWD並沒有左右輪軸限滑差速器

而你又提到限滑差速器可以用在彎道中

所以我才回你說限滑差速器是可以用在彎道中沒錯

但一般AWD車款並沒有配備而已

所以如果不想談,那就不談吧

反正一般AWD也沒有左右輪軸限滑差速器

談了也跟主題無關

Dwing wrote:
如果你知道一般機械差速器的原理構造,就知道為何 剎車式電子差速鎖 要40km以下才能作動

這樣說好了

差速器當然不是針對打滑

但限滑差速器就是針對打滑了

這邊一開始的主題就是討論AWD的安全沒錯吧?

談到安全性

那麼怎麼可能不談到打滑時的狀況呢?


而電子差速鎖除了模擬限滑差速器

電子差速鎖還有多方不同的應用

你說的40km以下作動,應該是指TCS,用在起步控制用

但車輛除了TCS外,還有ESP

當車輛失控打滑時,ESP也會用到電子差速鎖來制動打滑的車輪


對了

關於你前面提到的限滑差速器對於彎道性能的提升

利用電子差速鎖也能模擬出來增加彎道表現

福特把這命名為"TVC扭力分配控制系統"

https://www.ford.com.tw/technology/torque-vectoring-control/

其他車廠應該也會同樣的技術,只命名是否不同我就不確定了


因為電子差速鎖用途很廣泛,所以談到安全性時

自然就無可避免的會一再談到電子差速鎖

並不是我特別愛拿來提

所以就這樣囉








暴君 wrote:
我好像一直都在強調一般AWD車款並沒有配備左右輪軸限滑差速器吧
又怎麼會把限滑差速器帶到AWD之中呢?
正因為一般AWD並沒有左右輪軸限滑差速器
而你又提到限滑差速器可以用在彎道中
所以我才回你說限滑差速器是可以用在彎道中沒錯
但一般AWD車款並沒有配備而已
所以如果不想談,那就不談吧
反正一般AWD也沒有左右輪軸限滑差速器
談了也跟主題無關
這樣說好了
差速器當然不是針對打滑
但限滑差速器就是針對打滑了
這邊一開始的主題就是討論AWD的安全沒錯吧?
談到安全性
那麼怎麼可能不談到打滑時的狀況呢?
電子差速鎖有不同的應用
你說的40km以下作動,應該是指TCS,用在起步控制用
但車輛除了TCS外,還有ESP
當車輛失控打滑時,ESP也會用到電子差速鎖來制動打滑的車輪
就這樣囉


那這裡是討論

TCS 的安全性?

ESP 的安全性?

差速器 的安全性

整體 的安全性?

還是只是討論 AWD 的安全性?

討論某種東西裝置是否有其功能?是要收斂還是發散?

其實認不認同在個人,也不必勉強別人接受自己的看法,不過可以把差速器和限滑差速器(LSD)分開講,不然有人會看不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