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 Si 有改過,應該是換上了 4.7 的終傳,而且超轉,valve train 都有換過。

而且,要有這種轉速,把 B18B 拿來動些手腳,cam 直接換到 270度以上,piston rod 換掉,piston 換成鍛造,5 angle job port and polish,然後在 knife edge 一下 crank shaft ,也可以達到這種轉速。

這台 1/4mi 應該在 low 13~mid 13,破 12sec 還有需要點調整。

這樣來當 demo 不準。VTEC 真正好玩要看它跑彎道那種轉速 keep 在 6000 rpm 以上那種狂爆的轉速
Asimo118 wrote:
這台 Si 有改過,...(恕刪)


這種改法的玩家還蠻多的,不然就是加台電腦或VTEC控制器來調整效果也很好~
不過B16A的引擎能發揮這種效果真的不錯~

如果是B18C肯定會更猛~
主要還是有原廠雙禿VTEC的本質好,小小CC數壓榨出高馬力,又省油~
這應該算是HONDA引擎的特色吧!
我被嚇到了,以為原廠有9K RPM
Asimo118 wrote:
上面有朋友說可變氣門最強的是 Ferrari!? 真的是這樣嗎? 是否有什麼數據,或者是證據來支持你的說法?


Sorry,我這樣說是有點武斷。那只是我個人的想法而已。我只是看到法拉利的可變汽門做法以後,有點…算是讚歎吧。是不是最強我也沒數據可證明,但我總覺得在camless系統出現之前,這是我心目中終極的連續可變汽門solution。

一般的凸輪,就是個固定形狀的蛋形,靠著移動cam shaft或者cam shaft與shaft gear之間的phase來改變valve timing。

但法拉利的不是,它的凸輪是3d的形狀,引擎的電腦會依據行車狀況去沿著軸向抽動整根軸,就等於是有非常多組曲軸一樣。不是很好描述,大致可參考下圖。



可想而知,這枝cam非常的難做。這也是我覺得它最「不惜血本」的原因。但我想這相對於Ferrari的車價其實也不算什麼吧。

這圖有點過度簡化了,實際上的cam形狀更為誇張。

基本上,法拉利的引擎有什麼厲害,其實不是很多人知道。個人認為是因為這車廠已經超越那種「需要highlight自家引擎科技」的境界了。
Scintilla wrote:
它的凸輪是3d的形狀,引擎的電腦會依據行車狀況去沿著軸向抽動整根軸,就等於是有非常多組曲軸一樣。

原來還有這種東西呀
Honda做2段、3段的可切換凸輪軸,已經是非常厲害的東西了說
相當於有3組凸輪軸可以在不同的轉速來切換
沒想到法拉利還有利用立體形狀來做更細微的切換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真好
這裡頭有好多有關VTEC的介紹
以前只知道其他車的引擎到高轉速會無力
HONDA的VTEC能夠克服這問題
一直不清楚原理
今天算有點認識了
另外那台youtube上的VTEC DEMO
引擎聲真的在5000轉的時候變了
真炫
我沒開過汽車的VTEC但是我騎過CB400的VTEC
說真的轉速到達時VTEC打開那瞬間加速的感覺......車頭快要抓不住

0~100 KM/H 呵呵 很爽隨便叭光一堆汽車
但是換騎CB1300後由於扭力大不用VTEC打開,換心臟不夠大顆快停掉
怕抓地力不足夠打滑!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越懶越進步
fish319 wrote:
看看有VTEC車子的...(恕刪)

這顆B16A應該有大改吧@@?
轉速沒看錯的話快破萬了捏....還不會斷油....
銘機一部!
Scintilla wrote:
Sorry,我這樣說...(恕刪)


Ferrari 之所以昂貴,正因為它將賽車技術更快速,更直接的移植到市售車上。

Camless system 其實已經被運用在賽車上了。Mercedes-Benz 甚至,已經率先做市售車的prototype 測試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現在的 Formula 1 賽車已經在使用 magnetic system 做汽門控制了。否則,以 push rod 系統來說,要撐得住隨便都是一萬四千轉的轉速,真的很有困難度。

單以一個 Valve timing system 來說 Ferrari 引擎比較好,阿西摩不能認同。
光一個 有效功率 hp/L 的數值,Ferrari 就不具任何優勢。HONDA B16B 引擎可以產生 115 hp/L(1.6L 185hp), 凌駕 Ferrari Enzo 110hp/L (6.0L 660bhp)。
當然,引擎不能單是這樣做比較。還得比較相當多的細項。所以,阿西摩認為,引擎的科技,各有各的優點,沒有誰特別好,沒有誰特別差。而如果要比較引擎科技,最好拿同一個 LEVEL 的車子來看。Ferrari vs HONDA VTEC? 我會覺得 Ferrari 很丟臉,賣得那麼貴,也不過爾爾。

若是要真正比較各家廠商的引擎功力,建議拿出 F1 的引擎科技,逐一比較。HONDA 引擎,除了耐操度目前還是不夠穩定外,它的 performance output 可是在前幾名的。Ferrari 一點都沒有優勢。

不能因為它是 Ferrari 它就是一切引擎的神。各家車廠都有他們驚人的引擎技術,而HONDA 是這當中的佼佼者。能夠用最簡單,最便宜的技術,達到這麼高效能又環保的性能表現,真的是非常非常難得了。花大錢玩技術,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但是,要用最少的成本,開發出令人佩服的高性能引擎,那才真的是造福車迷。
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問題是... 偏偏沒有錢啦~
hjack wrote:
我被嚇到了,以為原廠...(恕刪)


原廠 EK Civic Si 本來的儀表就是 9000rpm,8200rpm 斷油。
這台有改過,估計,它的轉速設定在 一萬一千轉極限,斷油在一萬左右。
S2000 的引擎就是 9000rpm 紅線。Honda Integra Type R, Civic Type R 也都是九千。

B16B的引擎,只要經過大改,改用四喉直噴,甚至點火系統都改用獨立系統,再加上 108 octane 要衝破 12000rpm 大關不是難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