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六年級,國小接受的「生活與倫理」課本教育是:遇到黃燈要加速通過!長大後跟來自德國的友人閒談,他們的教育是:遇到黃燈,要準備「停」!在台北,黃燈變紅燈是很快的!!加速通過仍會闖紅燈....所以呢?又是一項「台灣奇蹟」!「做」得跟「教」得不一樣.....反正也不是第一例了。
這有什麼好討論的? 別人胡搞,就祝他早去早回.開始閃黃燈,而你又離路口不到15公尺,當然是通過.大於可以煞停的距離,就不應該搶黃燈,等下一個綠燈.不過要讓後車知道你不會搶黃燈,要給他一個訊號,才不會後面的車子以為你要搶黃燈.不管是機車或是汽車,老是會看到有人給後車一付你要衝過去的樣子,最後又在停止線前搞個緊急煞車,讓後面的車子撞上去,在路上行驶,最重要就是可預測性,及信賴關係,否則最好不要上路,
我每次載朋友出去等紅燈時,都會講一件很奇怪的現象台灣人的紅綠燈不是在前方,是在左右方前方是綠燈時,就是衝,因為左右方是紅燈前方是黃燈時,還是衝,因為左右方還是紅燈前方是紅燈時,等到左右方閃黃燈,就可以走了每次朋友都不信,等紅燈時說著說著左右二邊閃黃燈了,就一堆車衝出去了所以,不管黃燈過不過,還要注意一下其它的人,才不會出事
我是覺得重要路口或人多車多的路口,紅綠燈應該像行人穿越馬路的警示燈一樣都加裝倒數讀秒裝置,這樣駕駛人可以明確知道離變燈還有多少時間,要加油門還是要減速都可以提早反應...不但可以增加安全性...也可以因此而節省油錢...
我在美國開過車,再回台灣開車的時候就覺得…台灣的黃燈跟本太快變了在美國通常看到黃燈亮(都一定會亮三秒)就照原本的速度開過去,快過了路口時紅綠燈在頭頂上前方就可看到變紅燈而且左右的車不會搶台灣交通比較亂,因為人車太多了…我在台灣開的時候…常常會急煞車…因為怕黃燈跳很快,會被照相,但是那個速度煞車也很危險啊…
本身是從是交通行業,建議如果後方有跟著滿載貨物的拖車、板車、貨櫃、聯結車,請別在黃燈時急剎,請加速通過,不然後方的大車有可能會選擇撞你,因為拖車頭連結板車只靠一個板針圓盤,在滿載時急踩剎車會造成板針台斷掉卡車頭可能會被板車推擠腰斬,這是發生過的,突然想到所以提出來讓大家參考看看!
shenhon wrote:假如今天騎車在限速七...(恕刪) 比較實際的標準應該是, 速度夠快, 而黃燈剛亮, 離路口很近, 那應該保持速度衝過, 因為停下來不僅費勁而且還有被後方追撞的危險. (全紅的時間會讓你通過的)若是速度慢, 前方路口又特別大(譬如中山北路), 又不是走在內車道; 那倒應該停下, 才不會橫向車流以變綠時你還未淨空路口.判斷的標準應該是"不要影響橫向車流的綠燈起步". 我常在尖峰時的中山北路, 板橋縣民大道那種大路口, 看到不是開很快卻又黃燈直直走的車流, 根本走完大路口橫向已經綠燈一會了(因全紅只有2-3秒), 實在不太好.
WillyQQ wrote:我在美國開過車,再回...(恕刪) 美國的駕駛的確比較"一致", 通常速度夠快(例如開在郊區的arterial), 黃燈剛開始就會衝過去, 接下來的車能停就停. 在都市中中小型的路, 因為車速慢則大部分看到黃燈就會停下.美國的黃燈時間是由'可能行駛的最差性能的車的safe stopping distance'來算的; 全紅時間則是看橫向路權(路幅)與85% percentile 車流的均速(無標限速之路)或速限; 台灣的黃燈我不知道(哪位大大知道怎麼算?), 全紅我問過台北市交通隊, 是單純以路幅來算(幾公尺到幾公尺幾秒...最多3秒), 這也難怪時常綠燈亮起前方路口尚未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