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40元過路費是不是要降?

降價是不可能啦
不要漲就萬歲了

不想給政府賺可以走替代道路
省道或快速道路都不錯
不過要考慮時間和繞路問題
不趕的話也不錯

向我住中部海線 現在在台北
路線如下
板橋-小路-三鶯交流道-二高-龍潭收費站(這裡不下 會繞很多路及浪費時間)-竹南下
-西濱-後龍上二高-苗栗下-接西濱

整個路程算過走二高全程4個收費站(土城上 龍井下)約150多KM
走替代道路160多KM 時間會多出30-45分鐘
我是覺得很怪,美國這邊都不用收過路費,除非是私人的道路。
雖然有些Highway品質不是很好,但一路開下來不用收過路費真好,
如果也像台灣一樣收費,那美東開到美西加上油錢就快破產了。
ton945 wrote:
我是覺得很怪,美國這...(恕刪)


美國的所得稅多少? 台灣又是多少呢?
不少人老愛拿國外和台灣比較,
沒錯, 我們是要和好的比, 不是比爛
可是, 至少比較要公平點吧!

之前有人討論, 台灣應該像德國 Autobahn 一樣不限速
拜託 ... 全世界也只有德國是這樣的
英國; 美國為什麼不學德國?
有太多太多我們所不了解的因素要考慮了

日前同學會有同學在抱怨養小孩太貴了
覺得台灣應該像歐洲先進國家一樣
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全免
我只回說, 我的德國友人每年的所得稅是收入的 39.5%
平常還要支出一堆有的沒的醫療保險
比起來, 台灣算是不錯的了!

話說回來, 高速公路不是只有建造成本
路面每隔一段時間要養護, 分隔島的樹要修整
別說其它, 光道路兩旁路燈的電費就很可觀了
只是, 大家只看到"收費"的部份
事實上, 更有不少人每天使用高速公路卻不繳錢的
像我同學每天 汐止<>五股 通勤,
或是友人每天 台中港<>國道四號<>中清交流道 通勤
我個人相信, 這些短程使用高速公路的車輛
對塞車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因此我個人不但贊成高速公路要收費
而且要朝向的"匝道收費"制來進行
上交流道起算, 到下交流道結算
費率要遞遠遞減
比如說開短程的, 每一公里 NT$2
開長程的, 每一公里 NT$1 (只是比喻, 實際費率要再計算評估)
然後對於平均速率 (公里數 / 上下交流道時間差) 大於法定速限的車重罰

Anyway, 台灣仍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
但是國外的做法不一定適合台灣
公平的比較及有建設性的討論才是大家來 01 的目的吧!
李旺 wrote:
希望那些高速公路收費...(恕刪)

真的想了解可以自己去高公局網頁查他的年報資料
其實現在很多資料想找都不難
實際了解後在來評斷貴不貴吧
高速公路的過路費老早就有檢討的必要。高速公路的維修、相關人員的人事費用,並不是由收取過路費的方式支付,而是全部上繳國庫,再重新編列預算的。所以,不管過路費收得多或少,並不是影響高速公路的維修及人事費用的唯一要件。

既然不是專款專用,在預算逐年刪減的情況下,其實大家可以發現中山高的老舊路面越來越多,因為撥下來的預算不夠全面翻修嘛!在這種情況下,過路費的金額以及運用方式倒是應該要再重新檢討。
台灣的過路費很便宜啦!
所以台灣的高速公路常常擠爆,根本不是高速公路。
一些快速道路反而利用者少。

應該把過路費調高,然後迫使一些商業考量的貨車、貨櫃車移往快速道路,當
然前提是快速道路要"好用"。

在日本,一般老百姓上路時,幾乎先以快速道路為第一考量,甚至遺忘了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實在貴的嚇人。所以常常快速道路擠爆,但高速公路就真的很高速。
此現象恰與台灣相反,大家出門先往高速公路擠....
seatree wrote:
高速公路的過路費老早...(恕刪)


贊同....
既然收了錢 也應該是把錢作為 維護路面品質為優先吧.....
seatree wrote:
高速公路的過路費老早...(恕刪)


關於這個問題, 可以找一天將兩條高速公路從頭到尾跑一趟,

我前幾天跑下來才發現多了好多東西向連接的快速道路, 也有很多建設中的
我想這些建設都要用錢吧, 快速道路好像不用繳費吧
seatree wrote:
高速公路的過路費老早...(恕刪)


完全同意,還是有人懂得我再說什麼
其實最早在蓋高速公路的時候
就有表示
當"建造費用回收"時,就會停止收費
只是反正大家繳習慣了
也認同使用者付費
結果就不了了之
反正有錢收...誰會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