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LEXUS依舊堅持使用效率相對較低的阿特金森循環引擎?

jeff0720 wrote:
Miller Cycle...(恕刪)

解說歸解說, 但實際上toyota的atkinson cycle並不是atkinson cycle, 而是貨真價實的miller cycle
就如前面所說的, toyota只是不喜歡用miller cycle這個名字, 因為會讓人覺得是抄襲的

那麼用miller cycle就是抄襲mazda嗎?
問題在於miller cycle又不是mazda發明的, 就如atkinson cycle也不是toyota發明的一樣的道理, 普世皆知的知識並不能算是專利
所以實作上, 只要引擎部件沒有跟mazda一樣就可以了
事實上toyota還比mazda玩得更精, 當年mazda miller cycle還要機械增壓才行, toyota "atkinson cycle"並不需要
meridian wrote:
解說歸解說, 但實...(恕刪)

不過SKYACTIV-G 也是米勒循環 找跟 TOYOTA 2ZR-FXE相近排氣量的 MAZDA PE-VPS/PE-VPR

一個大概100匹左右的馬力 一個是155~165匹左右的馬力

還有大該猜 MAZDA ZJ-VEM 2007年出來的 (日本ONLY) (MAZDA 2 日版1.3L的引擎)
這顆引擎感覺就有點像 顯卡 NVIDIA GTX 750的感覺 MAZDA應該早就做出什麼東西 大概就用ZJ-VEM當先行品
之後才是SKYACTIV出來
山田祐一郎 wrote:
不過SKYACTIV-G 也是米勒循環 找跟 TOYOTA 2ZR-FXE相近排氣量的 MAZDA PE-VPS/PE-VPR
一個大概100匹左右的馬力 一個是155~165匹左右的馬力...(恕刪)

馬力不能這樣比, 因為Mazda並不是單純的miller cycle, 而是可切換otto cycle的引擎
Skyactiv G的概念也就是Toyota後來推出的"VVT-iW"
不過我就不清楚Toyota是技術交換還是繞過專利的模仿品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 Toyota所有有VVT-iW的引擎, 馬力都不小, 舉例來說, Camry 2.0L 167馬力, GS350 3.5L 316馬力
油電系統為何省油除了阿特金森循環(Atkinson-cycle)引擎+馬達電池外,能看到從車輪縮小,油箱縮小,A/C壓縮機電力化,散熱風扇電力化,煞車增壓泵浦電力化,車輛風阻系數降低,換滾動阻力更低的軸承,暖氣使用引擎廢熱等等技術
一點一點的省下來的
比亞迪的DM-i混動車款,就充分利用了阿特金森引擎的優缺點

阿特金森在高速行駛時加速性不佳,如果你在高速公路想超車,超過一輛車再切回車道,要花很久的時間,車主會幹聲連連

阿特金森引擎在低轉速扭力不佳,紅燈怠速走走停停,綠燈一亮連旁邊阿婆騎電動車都衝得比你快,你會被後面的喇叭給叭死

所以,比亞迪DM-i除了在時速100公里時驅動車輪,其他時間大都只驅動發電機

市區紅燈走走停停,交由馬達來驅動
高速公路巡航,由阿特金森引擎驅動車輪,不經變速箱,相當於直掛七檔行駛
高速公路想超車,由馬達跳進來幫忙加速,超車完馬達退出休息
山田祐一郎 wrote:
其實車市上目前只有Miller cycle 沒有所謂的atkinson cycle

atkinson cycle只是豐田用了Miller cycle
並不想說他們用了Miller cycle 才這樣說而已

(Miller cycle的專利在MAZDA)



米勒循環引擎(Miller cycle engine)是一種以奧圖循環(Otto cycle)為基礎的機械增壓(supercharger)四行程發動機。

到底 TOYOTA HYBRID 是 atkinson cycle ? 還是 米勒循環引擎 ?
豐田hybrid 用的是阿特金森循環,沒有機械增壓,雖然都是壓縮比小於膨脹比,但自然進氣,終究馬力會差一點,換來的是較低的積碳,更穩定耐用。
日本Freed油電引擎也是用阿特金森循環(Atkinson-cycle)⋯我載4人跟滿滿一車行李開了400多公里,只用20公升⋯還真是好省油!




meridian wrote:
他講的依然是錯了, Atkinson cycle全轉速域效率都比較好, 但高轉速差異會縮小


可是奧圖循環的扭力比阿特金森大太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