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 3 vs Audi A3 & BMW 1 我是不是搞錯甚麼...?


有時候領悟力真的是很需要一點天分

所謂價位接近

只不過是讓觀眾選擇在這價格帶裡面

買甚麼比較不會後悔

剩下當然還是看消費者最終決定

至於雜誌嗎... 沒弄出點花樣,怎跟總編交代?
三台車在國外大約都80~100萬台幣那邊....(我不知道我自己有沒有算錯XD)?

同級車..到底是用價位區分 還是性能區分 還是主觀區分呢?

其實我也在想 是否因為是德國車品牌關係

所以在較量的時候"讓"人家個一點點來比似乎理所當然(?

所以影片以掀背小車在"有點不公平"的狀態下跟名車跑跑看
結果想不到還真的巴掉A3 BMW 1.....
(如果測試員沒故意放水的話)

如果完全抓到同等級來比 是否有人覺得那進口高級車其實馬力科技也沒特別厲害能越級打怪

就只差在組裝品質和安全係數比較好的概念?
那回到臺灣的價位買MAZDA(或FOCUS)相較起來 是很超值的





BY THE WAY~
其實在早期只有歐美他們比較注重安全 所以才常說進口車比較安全比較耐撞

但近幾年東亞國家安全意識抬頭 加上MAZDA改日本原裝之後是打算外銷國際的車種 所以就一定要比照國外所在乎的安全規格去設定以及撞擊測試

所以安全這種東西 在近幾年已經漸漸不是歐車才獨有的好處和特性了

不過也能相對證明安全這種東西 在東亞國家的國民車裡 的確沒人在乎過

在乎的是便宜大碗能代步就好





上個月我朋友家人買車送他 他選CIVIC 1.8 VTI

我女友問他為什麼沒選安全係數較高的當紅MAZDA3或是FOCUS(近年好像漏油事件平息了)

他居然嗆我女友說:我開車出去又不是給別人撞的! 而且HONDA二手價保值好!
(他開汽車是會直接紅燈右轉 小巷子懶得停紅燈的那種人...)










只能說不是車廠認為台灣人的命不值錢
是台灣人自己淺意識中也認為自己的命不值錢吧 (別小看台灣人的鴕鳥心態!!)
再快也要七天才能回到家
有些車的細節都是規格上看不到的
如內裝塑膠等級或布料(皮革).防水膠條.音響.懸吊型式與材質用料...等等
就我所知如A3副車架是用鋁合金,但馬3應該不太可能有這種用料...應該啦...車頂起來就知道

下圖左邊是GOLF R右邊是TT RS...再怎麼木眼的人也看得出用料的差異吧
即便同底盤用料等級上也未必沒有差別,車就是一分錢一分貨,要講CP值那是另一回事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有些車的細節都是規...(恕刪)

左邊那張圖是為了高速輕量化而做出簡約減重設計的嗎?
偶是木眼回家騎腳踏車去
一個誰比較快就是比較好?
那買TIIDA 渦輪吧~馬三馬六都比他濫‧

國外買車都是基本款起跳,因為都可選配,到台灣只能接受代理商配的菜單,
僅有少數(如賓士)可以"退選"減價的,以我的F20 118i為例,如果不考慮加選套件,
我車價大約是152萬(LCI前的),而我上BMW UK(英文較易懂)按國內引進配備選完大約是140萬左右,
其實價差沒有想像的大,當然我比較過更接近的(約是1:1)就是VOLVO跟VW,
但我選擇車不是完全以這種比較為出發點所以還是選了F20‧
Seedless wrote:
左邊那張圖是為了高...(恕刪)

因為我少貼了幾張圖...(別版討論過了懶得全貼)
不但看起來用料粗壯,實際上重量還更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