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3 wrote:R.I.P我在那幾...R.I.P我在那幾篇討論車身剛性一直罵偷鋼材偷內鐵,所有數據和照片就赤裸裸的攤在陽光下,自己開車再小心,難保這種害人三寶出沒;(恕刪) 會注重安全的人根本就不會買國產買國產的可能不是不注重,而是覺小心開就好但是路上狀況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一發生大多代價就是家破人亡這也是社會經濟損失為什麼政府都沒看到
影片看不太懂 有人可以跟我說一下是怎麼撞的嗎? 怎麼有人說是這種無尾的車子造成 照片中確實後座也整個縮掉 但不是從側面撞擊的嗎? 另外 大家一片聲浪說honda剛性差 我個人是認為 先不管honda剛性好壞 安全性如何 台本的車光是會生鏽這一點就不會考慮了 (這陣子網路上很多生鏽文聽說的 實際上怎麼樣 我不知道 不用戰我 是別人說會生鏽的 不是我講的) 加上也不要在這篇文章吵這個 rip
其實這當車子設計的方向有關係。我十年前也出過車禍,對於安全方面我覺得各有利弊。日系車多數比較屬於潰縮式,屬於吸收能量,來達到車內安全。而美系及歐系,屬於鋼性保護,也就是用硬保護車子結構。而車子結構內的人讓其安全。兩者來說,日系車今天你不小心撞上路邊的電線桿來說,車內的人比較不會腳骨折,但只能一定速度。我之前出車禍是美系的別克(REGAL)。我右腳因為沖擊力,全身重量在右腳而骨折及腳筋拉斷。以耐撞度來說,美系車真的比較硬,之後車子會打滑抵掉能量。日系車被撞同時,吸收能量後,才會打滑。但是以相片看看,楊士官家的車子,很明顯是側面高速撞擊,而且沒有剎車。可想而知的結果。因為出過車禍了,我反而不太會喜歡潰縮式的保護車系,因為小撞什麼,車體反而會很嚴重。較沒安全感。反之硬式的保護,相同的撞擊,車子結構真的不太會變及影響。話又說回來了,要省油,車子就要輕,車子輕你結構什麼都會減重,鋼材就用得少。日系車都這樣。而歐、美系車子,往往比不上日系車省油,不完全輸在引擎,而是車重一定重不少。所以耗油。像LUXGEN就走歐系,因為底盤應是用雷諾方向的。所以省油應該頂多那樣子,才會之前很多人說耐撞。因此我倒不會說雙田一定不安全,主要是對於安全的設計觀點。但車禍對撞時,至少我會知道結果。另外有樓上的朋友提到,沒尾的車子沒行李箱,後方不安全,這也不能那麼說。主要是FIT太短。如果是T版的RV4,也不至於那麼嚴重。但是很多車子較低價,能省的料都省,這也是很現實的問題。這起車禍很明顯肇事的事主沒良心,正常人也不可能逃。加速再撞到受害者車,是「故意」事實。不太可能輕罪,而且民事賠償也必然是大筆金額。所以開車還是守規矩點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