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anuslp wrote:
VW 504 507...(恕刪)


那5w/50就全收起來了,依你之見黏度50都給誰用呢?另外,請google一下所謂w的意義為何,5w30跟5w50差別是在於低溫流動嗎?

我只想要給合理的建議,不需要攻擊別人來成就自已…謝謝

台灣用不到低溫流動啦.sae30號機油適合台灣氣候
10W-40號機油足敷使用
radpig wrote:
台灣用不到低溫流動...(恕刪)

你可以去問Volvo為何要訂出新DriverE引擎規範用油只能是0W20的規定,然後去看一下人家的技術文件。
低溫流動性越高,代表在同樣溫度下,流動性更好。
機油循環是有油壓的,以台灣這種不超加機油好多開一瓶收費的保修環境,超加配流動性差的油,你的機油泵會怎樣呢?

別再以管窺天了!
jacky20haug wrote:
那5w/50就全收起來了,依你之見黏度50都給誰用呢?另外,請google一下所謂w的意義為何,5w30跟5w50差別是在於低溫流動嗎?

我只想要給合理的建議,不需要攻擊別人來成就自已謝謝 .(恕刪)

你可以推5W50,我也可以推認證足又省油的5W30吧...什麼年代還在高濃度=高保護性,老天鵝啊
我又不是賣油郎,不會向樓主推銷某牌機油工商服務。說我攻擊也太誇大了...
我推的是便宜認證高的機油,便宜好用才是王道。中油,好像還沒有一罐通過VW504,507的機油喔。世界排名也不知道排到哪去了....而且你看現在車廠原廠會給你新車用你讚嘆的5W50多,還是5W30,0W20加上符合車廠認證的機油?

你要我去查W為何義,你要不要也去查查5W30和5W50低溫流動性是不是因為一樣5W開頭所以都一樣?如果一樣那我還真的錯很大耶。(該不會有人真的因為前面一樣就以為只差在高溫濃度吧?低溫會一樣?)

冬天剛發動就更需要流動快的,快速潤滑引擎各部件。黏度低阻力小自然省油,保護性有通過認證沒什麼好擔心的啊。你說呢?

麻煩GOOGLE 一下,MOBIL EXTENDED PERFORMANCE 5W30。可以多少KM更換,再看看中油那罐產品可以媲美如何?
這樣的產品單罐也才250,中油的呢?是否一樣物美價廉呢?還是走不出台灣還在只有最低階SN認證就滿足了?229.51,BMW LL04有聽過嗎?
jacky20haug wrote:
那5w/50就全收起...(恕刪)


跟上時代

油品番號
0W20
5W30

車廠認證
VW 504/507
MB 229.51
BMW-LL04
PORSCHE C30
FIAT 9.55535-S3
FORD M2C917-A

多去學習知識
會使用google嗎?

進步是要靠學習
停留只會待在原地

別在用清朝時期的觀念了

拔獅子的陰毛
可以治療早洩的煩惱

uranuslp wrote:
你可以推5W50,...(恕刪)


或許已模糊焦點了吧…中油的油品或許進步的很慢,認證目前還存留在美規跟部份歐規,不代表就品質不良或像其它油品可號稱神油

如果是價格問題的話,那就是買的通路問題,多給版主一項選擇跟參考,有需要再詢問,不想再口水或去拔誰的毛,但中油品質還滿受人信賴的,但還是有些時候恨鐵不成鋼…
jacky20haug wrote:
或許已模糊焦點了吧中油的油品或許進步的很慢,認證目前還存留在美規跟部份歐規,不代表就品質不良或像其它油品可號稱神油

如果是價格問題的話,那就是買的通路問題,多給版主一項選擇跟參考,有需要再詢問,不想再口水或去拔誰的毛,但中油品質還滿受人信賴的,但還是有些時候恨鐵不成鋼
(恕刪)


其實就是推認證高價格低的,沒有什麼模糊問題。
中油就是走不出去,連個5W30 0W20 的都沒有。

大概本業也不是靠賣機油賺錢不太重視這部分....
也沒人說他品質不良,是認證和價格跟不上時代罷了。
新世代引擎油道設計,不適合用那麼濃的機油...
如果他還是這樣只有那幾個號數在賣,只會被市場淘汰而已

拿得出資料佐證沒什麼口不口水的問題,
如果中油在地生產的價格能和歐洲or美國原裝品相比有點競爭力。
那也不用怕消費者不捧場吧?

我的機車用shell ultra 4一罐150歐洲製通過MA2的全合成,為什麼要用中油?
汽車用德國製的5W40全合成,現在一罐才220。為什麼要用中油?

中油有什麼產品可以在價格和品質上值得一比的....在地生產卻比進口還高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