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uya0923 wrote:
個人目前使用中,也是...(恕刪)
百達+1
但是也要感謝百達興業的熱情引進,未來百達也沒有義大利鐵瓶了,未來百達的機油只剩下新加坡的塑膠瓶,代理商也換人了(好像是因為太注重品質~無法達成國外的營業額),機油問我就對了啦!!
5W40的機油建議使用水貨的殼牌HELIX(布蘭特石油)
5W50的機油建議優寶的GI-V9
好像也沒有其他油可以用了!
chiuya0923 wrote:個人目前使用中,也是使用過最好的機油 ...
chiuya0923 wrote:
2.何謂假油?假到什麼程度?
◆進口15W礦物油,分裝(及摻料)後變成 5W 或0W 全合成神油高價牟利?
◆台灣自創包裝,說是「最適合國內環境的台灣特殊配方」?
◆國內或東南亞分裝省下了成本,品質跟售價就可以貴的跟歐洲進口的一樣?
chiuya0923 wrote:
3.原裝進口 vs 國內(或東南亞)分裝機油:
個人只使用前者,偏偏很多「大廠總代理」都是後者
)莫名其妙多了近倍價格,只能說消費者被「競技」兩個字給鼓舞了心中
spriggan wrote:
另外,引擎不是機油實驗室,機油要是沒洩個徹底乾淨就趕緊在加另外不同品牌的機油。
到最後保護引擎不成,反倒引擎受害在先...因為各種品牌機油配方不同,卻在你引擎做「大融合」!
...(恕刪)
spriggan wrote:
這是個迷思,原裝進口跟分裝的差異...難道是分裝廠的環境條件差?有雜質?工人製程差?
好比麥當勞在全世界都有據點,要吃就得吃美國正宗進口麥當勞?台灣生產的麥當勞就不行?
要查出生證明?我們買的機油標籤上的產地也只是參考用,真正的身份來源是在產品序號。只是有幾個人會真正去查?
...(恕刪)
spriggan wrote:另外,引擎不是機油實驗室,機油要是沒洩個徹底乾淨就趕緊在加另外不同品牌的機油。
到最後保護引擎不成,反倒引擎受害在先...因為各種品牌機油配方不同,卻在引擎做「大融合」!...(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