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車到底有哪些優點?

歐洲車妥善率真的不如日本車,零件又貴,一趟保養下來的費用可能比修一台故障的日本車還貴,我歐洲車也開了二十幾年了,花在車子上面的錢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但是我覺得值得,底盤是歐洲車的強項,操控性我個人覺得歐洲車比日本車好,當然我也沒開過全部的歐洲車也沒開過全部的日本車,不知是否以偏蓋全
現在都嘛 電腦設計 共同開發 共享資源了

日本車越來越歐洲
歐洲車越來越日本

新的牛魔王跟Z4
賓士跟日產小鋼炮
..........


當汽車快要跟手機一樣年年出新款的時候
公版底盤引擎等等 是不得已要降低開發時間 開模成本的原因了



我一直都買歐系車, 1999年 左右開始買

1. Alfa 156 1.8 TS 92.8萬,144 HP, 0-100 9.3 sec
2. 2005 Audi A3 2.0T 172萬, 200 HP, 0-100 7 sec, 這部車折價 15萬,(原本下定 Golf GTI 要等半年還幾乎不折價 )
3. 2017 Golf R 182.8萬,300HP, 0-100 4.9 sec,但我改晶片一階 360 HP, 0-100 3.6 sec

我買的時候都沒有限制是日系或歐系,
以 2017 年買車時, 考慮的車種有 Benz AMG A45, Audi RS3, BMW M130i, VW Golf R, Subura STI, Lexus LC F
我主要是以賽道成績, 0~100 加速 vs 價格來挑車,
Lexus LC F, 0~100 低於 5秒的車,價格最高,大 cc 量,稅金也太重.

其他幾部論 CP 值都伯仲之間
Golf R 原本賣 210.8萬,後來降價到 182.2萬,所以後來 CP 值明顯高於其他車,我就買它了.

現在回頭看,我會一直美歐系車的的原因是, 在性能的 CP 值上,它一直有優勢

養車上我也花得不多,因為絕大部分的維修我都 DIY
就一個爽度的問題, 我跟樓上的很類似
家裡老爹能賺錢, 他開BMW跟賓士, 7系列與S系列
我也選擇了Alfa 156, 性能不是蓋的, 修起來也不是蓋的
後來2005年自己買, 錢是自己的, 買不起, 挑了一台類似性能的, Ford Focus, 馬力比接近, 好, 就是他了.....結果調整成手排模式來開, 根本不是一回事, 怎麼在馬力, 扭力, 底盤結構, 油門回饋等, 差這麼多.......
好吧, 將就著開
後來換了Altis, 覺得這個車子....怎麼軟趴趴的......
不過, 他不會壞!!!!! 他就是不會壞!!!!!
Alfa 156不是自己付錢不知道痛, 那時候都回原廠, 每次進出都上萬
Ford Focus自己付錢就很痛, 20萬公里, 每5萬公里前面傳動軸要換掉一對, 沒錯, 是一對, 因為傳動軸導致輪胎變形, 每3~5萬輪胎就下課, 205/50/17還是215/45/17 4條一換, 換Toyo的, 換馬牌的, 換橫濱的, 換米其林的.....15000以上!
Altis除了每10000保養, 輪胎挑安靜的, 16吋找普利司通的, 12500就有4條, 而且很耐磨, 跟跑胎不一樣.

問我下台車想換甚麼, 其實我想換Skoda Octavia Combi. 或是Superb Combi.
不過有可能換成雷薩斯......
奇怪 對歐洲車的這幾個評價 是不是有甚麼誤會?

至少跟我對歐洲某B和某V的經驗完全不是這樣


dinnerxp wrote:
歐州車妥善好,耐操開不壞,省油動力操控很棒,二手價又漂亮...(恕刪)
心靈上的優點:100分

但我都買好養的日系車,省下來的錢可以常常跑去歐洲遛躂
優點就是有面子
保養時才是車主真功夫 口袋不深的一下就脫手了
歐洲車換個電池要上萬
歐洲車、日系車要神話哪個都無所謂,
不用說200,在台灣95%以上的人終其一生不敢踩到180的給你多大馬力也沒用~
某族群:
要買歐系車才是懂車
買日系都是不懂車的人


JackNavarra wrote:
有個日系車鐵粉跟我說...(恕刪)


早期歐洲進口車的優點在於安全性、隔音與操控性,但近年來日系進口車甚至國產車慢慢把安全配備加進來,歐洲車在安全性的優勢有慢慢下降,不過隔音與操控性依舊是歐洲車的較大優勢。

小弟有兩個朋友都是奧迪的前車主,一個A4開13年,一個A6開10年,聊到車就是比誰花的大條,修得多,而且兩個都被自己的愛車教育到都頗懂車。這兩位朋友有時也會消遣小弟的車,說我的日系國產車養起來真無腦真輕鬆,下次他們換車一定會考慮日系車。
結果A4的換A5,A6的換X3,問他們為何還是選歐洲車,A5的說,去試完Q50覺得還是奧迪開起來穩,想一想還是買了;X3的說,預算內日系車開起來好像飄飄的,為了安全改買BMW...

小弟個人是覺得,這個問題基本上不過就是預算的問題罷了,預算90萬跟預算190萬,考量的點自然就不同,在意的優缺點當然也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