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國道塞車. 這政府的解決之道就是漲價.

啊不然你有何建議?或是您綠營有何高見??
不要為反對而反對自己又生不出個屁....
雪山隧道不是有實施類似的收費方式嗎?
但是還不是一樣沒有用

加乘載加加價收費 一樣塞到半夜去阿
所以這文是集思廣義的文嗎?
1.提高上高速公路的門檻;價格?馬力?
2.減少國內汽車數量;提高十或十五年車的稅金,每年慢慢增加?取消掛牌的車超過一定時間不得掛回讓它報廢回收?
3.減少上路機會;燃料稅併入汽油售價中?
4.增加高承載的優惠.
以上,提出方案總比只抱怨來的實在.
平心而論,台灣地狹人稠,擁有汽車的人數眾多,民主國家又不能設下太嚴苛的管制措施招致民怨,大家同一時間都要使用,還能有什麼好方法???

SeanWsy wrote:
前面有人提到怎麼老是...(恕刪)


哈,其實我本來不想登入回文的,但我覺得這個車牌尾數單雙的管制辦法

我覺得很可笑...

因為,我他媽買兩台車,一台單數,一台雙數還不是照樣開?

要抄國外制度,還是先了解國外為什麼這樣規定?適不適合台灣?要不要調整?

不是國外月亮都比較圓的好嗎~
最近兩年車商回春,買新車好像變得很簡單,進口品牌也不斷壓低單價及搭配長年限的分期貸款,讓購車門檻變低,
回想起2008年時,車商喊苦時,偉大的政府祭出買車補助3萬的政策,卻也不見進入民眾口袋,當時補助款是給車商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拿著發票去政府申請,錢直接進民眾口袋。
現在換房仲業慘淡,政府要買房每人發個30萬嗎?

不要在圖利財團了!!!
不要在圖利財團了!!!
各位財團老闆也請你們拿出良心,比起20年前,你們的獲利已經增加快50%了,扣掉通膨跟成本的漲幅,你們已經賺很多了!!

解決的根本之道,可以從駕照的核發做起,一堆人有駕照,但卻連最基本的駕駛觀念都沒有,考照制度要嚴格,讓"車"這個代步工具不是隨便都可以擁有,要我重考,我也OK!

里斯特 wrote:
感覺版主的思考方式, 是自我的, 一件政策, 只用負面考量,
交通部將推動國道尖峰時段加價,尖峰將加價5成,離峰打5折,抑制大車流集中上國道
以我的解讀, 就是獎勵離峰上路的用路人, 感謝離峰用路人為塞車問題儘了一份心力.
開過不少外國高速公路, 會依照狀況調整限速的還沒開過, 不知道那一國, 是全國都有? 還是特定路段才有?
個人懷疑高公局也曾計畫機動調整速限, 證據就是有些速限指示牌是用LED顯示的,

版主認為高公局只會用高乘載這萬年規定, 但又反對新的規定, 沒新的要駡, 有新的也要駡, 這是個什麼心理狀態呀,...(恕刪)




我覺得高公局的勸導與疏導都做得不少也不錯,管制、獎勵、懲罰作太少。

只勸導與疏導,沒有幾個駕駛在聽的,所以應該直接用管制、獎勵和懲罰試試看。

老辦法沒效果,拿出新辦法是應該的吧?

我覺得應該連續假期應該24小時高乘載+加成收費,不要有免費這種笨措施。因為大家都很會算,免費時段前平面道路塞爆、免費時段一開始高速公路上面塞爆。

國人連汽油降價0.5元都會排三個小時的隊,何況跑一次高速公路可以省400元?想也知道會塞爆!

既然知道民族性,當然是以價制量會最有效果。

這時候該降價的應該是大眾運輸系統,而且鼓勵越是搭乘平快、區間、復興的越要便宜,莒光和自強便宜一點點、高鐵只要便宜一點點點點就好。

公路運輸更應該採用買一送一的方式,讓國道上的遊覽車座無虛席的發車,以便確實疏運。

積極的作法很多,只是國人的習慣太根深蒂固,塞車,絕對不是政府完全的責任啦!

我雖然過年只需要台中→高雄來回跑,但是這20年來回娘家的經驗,真正塞車的次數應該不到三次,連這次大家說塞爆的那個時間,我也是一輛車獨享台76、台74道路,要不是深夜加上眼睛疲勞,應該不只開140km/h的。^_^初三凌晨高雄台中花了將近三小時,比以前慢許多,可是好像比警廣講得快2個小時吧?
我用600D寫日記
每次女王都會問我為什麼在塞車
我也永遠只回她一句"問題不在車多,問題在白痴多...."
所以再好的政策都無法防治那些移動路(智?)障影響交通...
這些官員真的是沒事找事做,路肩原本是設計緊急時刻用的,開不開放被罵,當初何必這麼做?

不開放只要一句話,救護車塞在車陣誰負責,誰敢有意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