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我親眼看過2台車因為"完全沒換過機油"~引擎無法發動而拆引擎~
在桃園八德興豐路上的某汽車保養場~克萊斯勒NEON 10幾萬KM~車主沒換過機油~
我看到的狀況是引擎上座拆該時~機油已經都硬化成炭塊~
另一台AUDI A4 女車主也不知道要保養換油~細節不明~狀況一樣是引擎上座拆該時~機油已經都硬化成炭塊~

心得是~不換機油都可活這麼久了~
市區開~定時換油的話~什麼機油都好~個人感覺問題!!
teabox wrote:
之前有個誤入叢林的油商小妹,這次換專業些的來了~
搞的小弟好像是打擊台灣"機油產業"的元凶~

如果閣下有能打擊台灣機油產業的能力,那在下也會非常佩服,那可是要有相當的專業知識,以及證據,可惜從閣下的文章裡,小弟沒看到這些..小弟花了點時間從頭到尾再看了一次討論串,剛開始還有一些專業的討論,但閣下卻一直當作沒看到而不回應前面一些專業的問題,一直重複自己主觀的言論,導致於到了後來,真的有點像前面大大所說的口水戰,也許閣下只是想以聳動的標題來吸引人氣,與時下一些神油廠所謂的欺騙消費者的廣告,也只是一丘之貉,相較於閣下,那位油商小妹起碼還言之有物..

小弟也算是誤闖這篇文章的,不過也要感謝開版大,因此去瀏覽了其他不少01網友的文章,讓小弟對於機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可惜的是到現在還沒看到想看的假象,小弟看的出來開版大您是很認真的po文,想分享一些訊息給大家知道,可惜在某些方面有點太主觀及武斷,卻又沒有提出佐證來支持..

teabox wrote:
我想消費者想要的是更透明的資訊與油品市場,保養廠工錢及油品價錢能夠分清楚,尤其是原廠。

這個不只是機油,我想所有的商品也都是一樣..

如果覺得原廠貴,大可自行購買機油前去更換,原廠自然有其成本考量,稍微簡單的算一下,你自己要去買油,跑這一趟是成本,花的時間也是成本,買回來存放也是成本,去原廠,你不需花時間去買油,不需要找地方存油品等..原廠的機油也不會有品質問題,他們總不會拿自己的商譽開玩笑,除非你非要找自己合用的機油,要不大家的考量會不同,我想還是有人會選擇不要這麼麻煩就直接去原廠的..當然小弟也覺得原廠也真是貴,可是方便,就如同你去7-11買東西,很多東西真的比較貴,可是因為方便..開門做生意誰不希望賺錢,您覺得他賺太多,那就不要去就是了,一樣可以自行尋找信賴的保養廠,更有甚者自己diy,最省,像小弟新車本身除了一開始1000與5000保養之外,除非在外縣市非要處理,要不然從來不回原廠..

以costco的mobie 0w40來說,目前六罐1399,平均233/L的價格,costco是直接製造商→costco(大盤)→消費者,那如果是到保養廠呢,最起碼是製造商→代理商(大盤)→保養廠→消費者,中間還有運送,庫存等等其他成本,到了消費者手中,會不會變成350/L呢?這個價格合不合理是另外一件事,但去保養廠換油的價格,即使是同一罐機油,去保養廠直接換肯定會比自己去cosco買的貴..這本來就是正常的,不是保養廠要黑消費者的錢..(以上指正派經營的保養廠)
--------------------------------------------------------分隔線--------------------------------------------
小弟重看了討論串,發現一個問題,不知以開版大您的專業能力,是否能回答,要不請其他專業網友指教了,就是開版大暗指台灣自創品牌是自行添加xx配方或是油精,小弟很好奇那些配方或是油精是大廠不會用而台灣會用的?副作用為何?

另外開版大說買礦物油+油精的做法,效用就能等於一般全合成油嗎?如果礦物油+油精效能等同全合成油,價格又比較便宜的話,那選擇礦物油+油精不也是可以選擇的做法?小弟所得到的知識,機油的好壞,從所用的基礎油一開始就差不多確定了,礦物油+油精的做法,能矇騙消費者嗎?
--------------------------------------------------------分隔線--------------------------------------------
另請問版大,ENEOS新日本石油的0W20,此款有通過任何車廠的認證嗎?


twope18t wrote:
我親眼看過2台車因為...(恕刪)


那是因為水冷救了那個引擎.

反過來喔,水箱沒水,機油有換

也是三兩下就縮缸了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大大你說的真好,市場就是這樣呀,
其實如果不介意引擎吵一點,
也不介意震動大一點,
真的可以試試5w-30的機油,
它真的比較省油,我的車加1000圓的油,
就跑了400公里.

gonwu wrote:

如果閣下有能打擊台...(恕刪)
阿嘉5011 wrote:
大大你說的真好,市場...(恕刪)


請教一下,5W30您是用什麼牌子??

像大賣場TOYOTA,HONDA原廠5W30的機油好用嗎??
阿嘉5011 wrote:
真的可以試試5w-30的機油,
它真的比較省油,我的車加1000圓的油,
就跑了400公里.


用其他油可以跑多少?
我的車來說用5W40和5W50油耗幾乎沒差,一定要5W30才會比較省嗎?
忘了說我的車是93年corona 1.6 手排的,
因為我之前是加5w-40的,
這次是加5w-30的,
發現它又多跑了幾10公里呀
我加的是omv 5w-30,
可惜好像買不到了
1公升300圓
阿嘉5011 wrote:
這次是加5w-30的,
發現它又多跑了幾10公里呀


其實台灣的市場很奇妙,常常還推廣什麼省油技巧跟裝備,真正在眼前能省油的也最簡單的方法反而不知道或不重視。

藉由機油號數的選擇是少數真正有科學及實驗證實能達到節能(省油)要求的方法,也是最簡單最輕易能達到省油的方法,效果卻最明顯,而且遠超過即使多出來的機油錢,而台灣許多人盡去相信坊間一些省油配方。


我說過,1998年以後(保守數字)出廠的新車都適合較稀薄機油的使用,台灣大部分的使用者乃一般用車及方式,皆非常適合選擇黏度5w30以下的機油號數。台灣有些小車,如女友的小MARCH,台灣原廠居然加5w50的機油,3.5罐還加油精量。保養回來我才知道,我馬上打過去保養場,保養廠的解釋是顧客沒要求所以我們的做法都是這樣,顧客若有要求提出,我們會依顧客的要求去做。

木村倒頭栽28 wrote:
像大賣場TOYOTA,HONDA原廠5W30的機油好用嗎??


選擇這些油品就很ok了~看你敢不敢加5w20以下的機油,那個油耗才真是漂亮。國外許多國家現在都主推5w20半合成的機油,都很便宜。
阿嘉5011 wrote:
其實如果不介意引擎吵一點,
也不介意震動大一點,
真的可以試試5w-30的機油,


對~這個就是較稀薄油品本身的一些限制,因為有些是物理性質。台灣人開車習慣喜歡引擎靜順,這也是台灣神油或高黏度機油另一個能抗拒國外發展趨勢的重要原因。一般高黏度的機油或油精(黏度指劑)都能達到引擎運轉較靜順,減輕所謂衰退感,加上長期油品市場的誤導,所以台灣人愛用這類機油,以為引擎靜順就是對引擎好才能安心。這些只是跟自己荷包過不去的鄉愿想法之一。


gonwu wrote:
另外開版大說買礦物油+油精的做法,效用就能等於一般全合成油嗎?如果礦物油+油精效能等同全合成油,價格又比較便宜的話,那選擇礦物油+油精不也是可以選擇的做法?小弟所得到的知識,機油的好壞,從所用的基礎油一開始就差不多確定了,礦物油+油精的做法,能矇騙消費者嗎?

我的意思當然不是礦物油加油精就會變成全合成,但效果跟台灣一些車友想要的"使用感覺"差不了多少,台灣的機油廠也是"調配分裝"廠,一些XX配方(油精)當然也是需要成本的。
gonwu wrote:
cosco是直接製造商→cosco(大盤)→消費者,那如果是到保養廠呢,最起碼是製造商→代理商(大盤)→保養廠→消費者

不要再拿costco亂做比喻了,costco也有跟台灣美孚代理商進貨,0w-40的機油也一直再漲,我問國外友人,她說國外機油價格還是跟以前差不多且很便宜,人家也是終端的賣場價。


gonwu wrote:
另請問版大,ENEOS新日本石油的0W20,此款有通過任何車廠的認證嗎?

一句話,不敢加解釋太多也沒用,小弟我還想在台灣多加幾年相對便宜的機油,這篇文章算是純分享。我猜有些車友就算鼓起勇氣買了,光拿去保養場一聽台灣技師嚴肅的反應及為你愛車好,不縮回去也難。
這些心態的部分或習慣問題才是最難改變的,我因為清楚自己的車可以加什麼油,所以以上這些當然不是問題。台灣的氣候跟走走停停當然也不是問題。

註:
台灣機油多好賺呢??看看中油賣10w40的價錢就可以知道了,許多人還幫忙宣導台灣氣候加10W40的就好,沒省到油不說,中油可是配合市場樂得很
10w40,15w40這些號數機油在國外都是最最便宜到不行或算桶的機油。
teabox wrote:
保養廠的解釋是顧客沒要求所以我們的做法都是這樣,顧客若有要求提出,我們會依顧客的要求去做。

這點我同意,台灣原廠真的有些東西是蠻黑心的,所以我建議台灣汽車產業不要再做關稅保護了,保護到了現在很多零件也沒辦法自己做,還是要靠國外..
teabox wrote:
對~這個就是較稀薄油品本身的一些限制,因為有些是物理現象。

這點小弟有所疑問,為何黏度低就會比較吵還有震動?我想這樣子形容,如果只是聲音變大,引擎聲音並不難聽,還可以理解,同樣黏度但不同廠牌的機油,聲音也不一定就一樣,但並不是變吵雜的那種大聲,黏度低的機油,如果潤滑夠,理論上震動並不會比較大才是,除非是因為潤滑的效率變差,摩擦係數較大,震動、雜音等也變多,也許這個問題有點笨,請大大們解惑..
teabox wrote:
我的意思當然不是礦物油加油精就會變成全合成,但效果跟台灣一些車友想要的"使用感覺"差不了多少,台灣的機油廠也是"調配分裝"廠,一些XX配方(油精)當然也是需要成本的。

那再請教,我的意思就是,礦物油+油精的效果真的能與全合成相比?如果不能,要如何用所謂的使用感覺來欺騙消費者,然後很多人使用了好幾年引擎卻還是頭好壯壯?如果真有問題,不是早被爆料出來了嗎?
teabox wrote:
不要再拿costco亂做比喻了,costco也有跟台灣美孚代理商進貨,0w-40的機油也一直再漲,我問國外友人,她說國外機油價格還是跟以前差不多且很便宜,人家也是終端的賣場價。

亂做比喻?好吧,那我只是以假設costco還是直接從美國進口,扮演大盤的角色來做比喻,而不是與代理商進貨,畢竟這是大大您說的,前面也有大大提過costco還是跟美國直接進口,會漲價跟油價一直上漲有關,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小弟就不知道了,無論國外機油再便宜,可惜大大您目前是住在台灣,您也知道台灣的油大部分是進口的,坐船進來也是要成本吧,再怎樣也沒辦法像國外那麼便宜..
teabox wrote:
一句話,不敢加解釋太多也沒用

小弟對您這句話很不解,您自己不是開頭不是說應該參考的是該機油通過哪些車廠的認證及規範,而不是通過台灣觀念及保養場口碑的認證。,怎麼現在自己又這樣子說,不是有點自打嘴巴?..難道只因為它通過了您的觀念及您自己口碑的認證?

小弟也是參考您的建議,想去找黏度比較低的機油來試用,看了幾個牌子,也有看到您提到的ENEOS,似乎低黏度無論是xW20或是xW30並沒看到相關認證,因此才來詢問大大的啊,符合車廠的規範不是更有保障?這不是大大您強調的?
teabox wrote:
台灣機油多好賺呢??看看中油賣10w40的價錢就可以知道了,許多人還幫忙宣導台灣氣候加10W40的就好,沒省到油不說

這應該分兩個部分來說,小弟也同意中油確實賣很貴,不但是機油,也覺得他的汽油賣很貴,中油黑很大,台塑跟著黑更大,大大要不要趕緊踢爆它,為大家謀福利..

第二個部分,借一下大大一開頭的話,台灣氣候一點都不特殊,四季如春好極了~,台灣只有高山偶爾會下點雪,但天冷時還是能到達10多度的低溫,以台灣氣候來講15w或10w就已經很足夠了,5w與0w 其效果會更好但價格也較高一些。以台灣的天氣夏天30幾度,一般駕駛,其實黏度在xxW40就相當適用。但油品的選用還是要依照引擎設計、行駛環境、氣候、操駕習慣、車輛保養狀況來做選擇。另外在選用機油前,可先參考原廠所建議的等級,依照自己開車的習慣及駕駛環境做適當的調整。

大大您大概要說這個是過時的老觀念,現在機油的趨勢都是朝低黏度發展,小弟也不否認,若是選用低黏度機油,可以省油,又能兼顧保護性,整體算起來的成本有省下來,那當然是何樂而不為,不過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還是要個人試用才知道,但如果以當初SAE的規範來解釋,不考慮其他,以台灣而言,確實10w-40最經濟實用,因為他最便宜又適用,其他歐美地區,要使用恐怕還不適用呢..

teabox wrote:
藉由機油號數的選擇是少數真正有科學及實驗證實能達到節能(省油)要求的的方法,也是最簡單最輕易能達到省油的方法,效果卻最明顯,而且遠超過即使多出來的機油錢,而台灣許多人盡去相信坊間一些省油配方。



你知道嗎?之前機油有一個節能標章

Energy Conserving

標"ENERGY CONSERVING" 表示省油1.5%,
標"ENERGY CONSERVING II"表示省油2.7%

不過這兩個API傳統的省油標示於1997年停用,日後認證的機油就不會標了,將由新的認證標示取代之...

主因是API認為原本Sequence VI A的省油測試方式使用黏度比較低的機油比較容易通過

但是因為不肖油廠為了通過這種標章認證而故意將油弄的稀一點
已經於1997年停用

(10幾年前就被踢爆這樣不是好作法,而且還是API踢的)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