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觀念?極速看馬力 加速看扭力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我前面例子不是能回答你的問題嗎?
要鬼打牆幾次?
決定哪一輛 "真實的" 車在某速度加速快, 要 ***完整*** 看整個引擎扭力曲線和傳動系統的搭配組合
(所有速度下 加速度 ~ 扭力 x 傳動齒比), (所以加速度曲線長的會像扭力曲線, 不是馬力曲線),
在某一速度的加速度 ~ 扭力 (x傳動齒比) 高的, (除起步外) 可以 "推導" 出該速度下該車馬力也會高 [在某速度下比加速大小]
(F x v = P, 但, 看馬力無法直接看出加速[有多大], 要先 "除以速度" 才會是正比加速度: 不同速度下, 大馬力有可能加速慢, 小馬力有可能加速快, 但我們此時討論 某一速度).
只看 "最大馬力比較大" 的車(或只看 "某轉速扭力大"), **不見得** 加速比較快, 他的傳動 **不見得** 能在某速度可以輸出最大馬力. 他 **不見得** 會贏.
講都講到爛了~ ...(恕刪)


你不懂自己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加速看馬力嗎?"某一"只能表達瞬間,跟人類器官的感知有落差,所以扭力要用的話,得"積分"起來才能看出結果;你知道把每個小段時間內的扭力x傳動齒比的結果積分起來,就剛好是馬力的意思,對吧

至於那題目的答案是這樣
扭力大車身又輕的那台車不管哪個速域跑起來都比扭力小的還慢,因為扭力小的那台車擁有大馬力,就是這麼簡單


鳳翎 wrote:
你認真就輸了
他根本...(恕刪)


感謝關心,經典力學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的答案沒那麼難,硬是把它搞混淆的都是愛聊天的高手,我只會輕鬆陪聊
最近文章還在寫
想做一個馬力與扭力加速度的綜合性統整
但是小弟還在思考撰寫的邏輯
讓大家看得懂又不至於太複雜

先丟出來一個問題讓各位想想
以下為三台實車的扭力馬力圖
分別綠車,藍車,黃車
較高的3個曲線為轉速-扭力圖
較低的3個曲線為轉速-馬力圖

請問其整體加速性能
誰快誰慢


怎麼沒人繼續討論了 ?

還在用扭力峰值來跟人家比加速的 可以出來講給大家聽聽嗎 ?

一直無視馬力(功率)(Power)的定義 真的有點搞笑呢.

華人多年以來的迷思 可以在號稱華人最大論壇上面 獲得改善嗎 ?

歐美都沒有這種可笑的迷思呢.

==

賽場上每個賽車手都盡量維持引擎轉速在馬力峰值

而01的鍵盤車手們居然還在維持扭力峰值想要獲得最大的加速度
公式:馬力(hp)=扭力(kg-m)×引擎轉速(rpm)/727
呂罐頭 wrote:
怎麼沒人繼續討論了 ...(恕刪)


我丟出的問題
是真實車輛的馬力扭力曲線圖
連加速時間都有只是沒公佈
想讓大家先自己猜看看

綠車扭力比黃車扭力大非常非常多
但是綠車只有在起步及低速贏黃車一點
之後就開始輸黃車了
所以低轉速高扭力但總體馬力曲線較弱的車
在較高速賽道佔不到一絲便宜

但是看大家興緻缺缺
我也不怎麼想繼續寫下去
浪費時間又不討好
總之
有興趣可以自己算(我自己已經算過)
拿柴油轎車或休旅車去計算
更可以明顯比較其結果

計算後的心得就是
引擎扭力高原後的衰退
沒有換檔扭力放大的衰退嚴重
所以每台柴油車要最大加速度
依舊會跟汽油車一樣拉紅線
拉超過最大馬力
而不是最大扭力高原換檔
因為一換檔時
就算引擎轉速降低仍控制在引擎扭力高原
但輪上扭力會瞬間掉下來(因為變速箱齒比縮小)
比引擎扭力衰退但仍沒換檔的車子
輪上扭力衰退還快

若引擎扭力衰退率
仍小於變速箱下一檔扭力放大率衰退
那麼為求最大輪上扭力就不該換檔


所以簡單來說
同樣車款,兩台車對尬
紅線區前誰先換檔
誰的輪上扭力就會先掉的比較多
輪上扭力先掉就是加速度先變慢
你們開心就好。

馬力輸出效率成本最佳2.0T 120km巡航才2139rpm.

可量化AT變速箱搭2.0T:
[0-100km] 7s有幾秒在5500rpm以上紅線區?應是在低轉高扭區間under3900rpm為多。

[120-166km]有幾秒在紅線區?

用CVT可讓加速曲線落最大馬力區間較多, 但市售車CVT能否長時間承受38kgm扭力?

加速是靠馬力區線。

但硬要曲解前人說的加速看最大扭力(日常不嚴重超速加速區間)極速看最大馬力(150km以上加速區間)有誤,略過偏頗。


呂罐頭 wrote:
怎麼沒人繼續討論了 ...(恕刪)
anfernee93 wrote:
你們開心就好。馬力輸...(恕刪)


沒錯就是馬力曲線下的面積
不是單純看最大的馬力峰值
此句正解,沒什麼好爭論的。

舉眾人皆知的簡例:
賽車CVT很強大,因不需保護變速箱。

但市售CVT要耐用需保護卡掉瞬間巨扭,你若改Honda 1.5T加大其扭力到38kgm,CVT會“保護”低轉高扭區域,馬力曲線僅高轉中扭區域可完全發揮:極速強而0-100km略弱。

鳳翎 wrote:
沒錯就是馬力曲線下的面積
不是單純看最大的馬力峰值
呂罐頭 wrote:
怎麼沒人繼續討論了 ?
還在用扭力峰值來跟人家比加速的 可以出來講給大家聽聽嗎 ?
一直無視馬力(功率)(Power)的定義 真的有點搞笑呢.
華人多年以來的迷思 可以在號稱華人最大論壇上面 獲得改善嗎 ?
歐美都沒有這種可笑的迷思呢.

這個問題本來就很複雜
裡面牽涉到的物理機制與原理絕對比你想像的多
也絕對沒有簡單標準答案
在華人最大論壇做深入討論,不是很合理嗎?
至少比求菜單文有意義一點吧
至於歐美沒有這種迷思就更好笑了
既然是萬年月經文,那就是不分種族國家
一堆外文論壇也是爭議不休
有興趣就看,有能力、有見解就一起討論
論壇的功用不就是這樣
呂罐頭 wrote:
賽場上每個賽車手都盡量維持引擎轉速在馬力峰值

只要是用檔位變速箱的賽車
這句話的敘述就大有問題
我認為比較正確的講法,應該是:
賽場上每個賽車手都盡量維持引擎轉速在最接近紅線斷油區
bartholomew.simpson worte:
他最後結論寫的很對..
誰快? 吵什麼~ 來尬車啊~

bartholomew.simpson worte:
決定哪一輛 "真實的" 車在某速度加速快, 要 ***完整*** 看整個引擎扭力曲線和傳動系統的搭配組合

看似是廢話
但我個人覺得這是目前為止,最符合真實世界的通案性描述
因為真實世界就是那麼複雜
想要檢驗一句被簡化過後的句子成不成立
一定要在「簡化」的情境定義一致下,繼續討論才有意義
光是「扭力(矩)」,就有「引擎扭力(矩)」、「輪上扭力(矩)」
馬力指是「馬力峰值」?「馬力曲線積分值」?
加速度是指0~100 kph?100~200 kph?0~400 m?.........

不定義情境,就隨時有特例
以無檔位的電動車來說,幾乎隨時就是最大扭力(哪一種扭力都是)
0-25 m加速,對上同扭力峰值、同馬力峰值重量比數據的燃油車
絕對是舉世無敵
所以如果下結論:馬力扭力都不重要,驅動形式最重要
大家能同意?

科學上本來就一堆,因錯誤過程推導但獲得正確結論,或是相反
對很多人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有興趣就看,沒興趣「上一頁」就好
鳳翎 wrote:
綠車扭力比黃車扭力大非常非常多
但是綠車只有在起步及低速贏黃車一點...(恕刪)
所以扭力大的加速快啊!怎麼自己不懂自己在說什麼呢?
JnKi wrote:
所以扭力大的加速快啊...(恕刪)




看來你沒有很懂我想表達的
我反問你幾個問題可以想看看
扭力值如果不看所在轉速
就可以單純代表一切的話
綠車扭力420Nm,橘車280Nm
1:為何綠車起步到低速加速的優勢並不大?
2:為何速度起來後,繼續加速時綠車會輸橘車?
3:為何賽車引擎需要的是高轉速時高扭力
反倒低轉速扭力不是那麼重要?
4:您有沒有開一般柴油轎車、休旅
感覺前面很威猛,但是後面虛掉的經驗
柴油扭力大汽油非常多
但整體加速成績沒有贏同級汽油非常多的感覺
5:馬力如何定義的,馬力數值的用途?
為何一些超跑廠會標榜重量馬力比
雖然不完全正確,但仍有一定參考值

麻煩你先想想再回答我以上問題
我會再回覆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