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 Mobil 0W40評價很兩極化

katanalover wrote:
我也是吃20多年蓬萊...(恕刪)

很多人沒搞懂油一定會衰退,衰退一點不代表保護性不足,沒衰退不保證沒油泥(未認證機油)


噪音變大,不代表機油保護性低於標準
噪音不變,不代表機油保護性在水準之內

熱車怠速、固定條件的油壓、油溫、感覺、里程全部考慮才是客觀的
台灣人很喜歡用感覺做為"唯一"的標準
用感覺換油,Mobil 1大概三千公里就要換了
礦物油發動一次馬上就要換掉,因為"感覺"比用一萬公里的Mobil 1還要差
我的ALTIS 10.5
目前也是吃這一支耶!~~
5000換一次....還蠻順的!~
拍拍手!!!!!!!!!
專業!

katanalover wrote:
我也是吃20多年蓬萊米長大的, 所以我才回有這質疑.

大腳油門震動變大?? 請問有數據嗎?? 還是純粹用身體感覺?? 機油衰退 是不是表示引擎保護變差??? 引擎耗損?? 如果引擎一但耗損, 換完機油耗損就又填補回去了??又恢復正常???老美聽音樂感覺不到震動?? 台灣開車就不聽????我是離開20多年,但是多少還是有回去台灣,我自己的親戚朋友還是有聽音樂的!!! 

說巧不巧就是因為昨天PO完後, 怕今天有車友會質疑, 今天特別到公司把2月掛牌,跑了2千多KM 的991 開到身上飆了快200KM的路程, ( 放心,開出去時有快有慢,最快有超過200K..而且不只是一段路)隨時有再注意油壓, 從出門到回公司,油壓都是在2 BAR +-0.2 左右,油壓之所以會上下浮動是因為引擎轉速!! 車上說巧不巧就是 裝 MOBIL 1 0W40 (公司也只有這種油賣!!)

剛剛回家時是開2011 CAYENNE S, 2010 7月掛牌,現走2萬多KM, 去年7月做第一次保養, 保養時約是14000KM (因為一年時間到,雖然里程未到, 還是要換油保養). 距上次換油超過8000 KM.巧的是還是用 MOBIL 1 0W40, 晚上去吃飯及作腳底按摩時也特別注意油壓, 結果用在每天被拿去試駕, 常形容它是高級妓女(因為都是有錢人拿去試開, 蹂躪.. 鮮少熱車,引擎一發動馬上就是大腳油門, 操個半死, 用了9個月, 跑了8000KM的舊油, 油壓也是 2.0 BAR +-0.2.

更巧的是今天下午有交一輛全新的 2012 CAYENNE S, 再跟客人解釋完使用狀況後, 陪他開了一圈, 下班回家時也用心的體驗了一下11的這輛車, 老實說, 我實在感覺不到差別.........



ESSO 是世界級的大公司, 自己有油田, 油輪, 煉油廠,它會做出因國家不同而有品管如此參差不等產品???? 日本人權會大過美國????? 美國人會因為一杯咖啡濺出燙到(還是因為自己手殘)把麥當勞告上法院, 難道不會有人因為機油廠 "不實誇大的"性能把MOBIL 1告上法院???????? 連數據都是一樣的日本及美國包裝的機油, 倒出來會是不一樣的東西????那數據是造假??? 錯誤?? 






台灣熱,有沙漠這麼熱嗎??? 冷??那更不用說了, 3個月前我的啤酒還因為放在家的後院凍到鋁罐變形....





最後就是,全世界最自戀, 自以為是老大的國家就是美國!!! 他只會欺負小國!!! 以這種心態去推論, 美國的石油公司會把好東西留給戰敗國的日本??? 把爛的東西留給本國用???? 不會吧?????????????(恕刪)

katanalover wrote:
我也是吃20多年蓬萊...(恕刪)


請問一下k大
照這樣一般機油跑個10000km以上都沒問題
估且不論理程值
那機油還需要半年就換一次
因現行流行的共通講法是就算你半年只有跑個1000km
但半年到了還是要換
工作中...
台灣氣候應該是濕氣重對機油的劣化影響比較大氣溫反而不重要
再加上跟美國比都是屬於短程使用同樣里程機油被加熱冷卻的次數會多很多
或許這是很多人感覺機油衰退較快的原因
Alipio wrote:
請問一下k大照這樣一...(恕刪)


我自己因為有幾輛車及機車輪流騎,一般通勤的汽車是一年換一次(約走1萬KM )機車則因為只騎春夏季所以是2~3年換一次. 休閒夏天用的跑車則是好幾年等燈亮了才換一次( 2001 到現在才走不道4萬km, 記得好像只換第5次油....)煞車油則一定是兩年必換.

濕氣,嚴寒,酷熱皆屬於環境因素, 相信工程師在設計時已經有將以上的
參數考量下去, 除非說明有特別規定"潮濕地區需要特別注意".......不然應該不用擔心.印象中我只
記得只有"火山爆發頻繁的地區" 因為火山灰粒子很小會穿過空濾,為保護引擎有建議早一點換油,但是好像也不用3千就換.....


台灣堵車大概會比較常發生在市區, 美加則是發生再高速公路上下班時間...... 加州等大都會堵車的場面, 8線道甚至更多一起堵, 而且一堵是數拾公里, 每天上下班必堵.....氣溫之高常常超過100度華氏.相信環境不會比台灣好,車廠也沒有說要3,5千公里就要換油....他們還是一樣提供3年甚至5年的保固.

我覺得以現在的造車工業加上煉油技術, 數拾年前的思維是需要更新才是!!!!地球污染已經夠嚴重了..好不容易提煉出來的合成油, 就是希望能延長使用的壽命, 減少不必要的污染. 各省及州也都有很好的資源回收系統, 3, 5千就倒掉實在是太浪費,更對環境不好...

katanalover wrote:
我也是吃20多年蓬萊米長大的, 所以我才回有這質疑.
大腳油門震動變大?? 請問有數據嗎?? ...(恕刪)

我也是看台灣新聞長大的
台灣人最厲害的就是"鐵口直斷", 不需要任何證據佐證就可以斷言一件事物的正確與否
知識水平越低的越有這種傾向

來台灣生活一年半年就知道了
現在的台灣人很容易自我膨脹, 明明只是個小屁孩, 卻自以為很屌很厲害
明明只是小聰明, 卻誤以為這就是聰明, 難怪國家競爭力每況愈下
katanalover wrote:
我自己因為有幾輛車及...(恕刪)

(狀況1)
美國平均約5年就換車
台灣一台車都開10年以上
所以對車子好一點也不為過

(狀況2)
機油勤換總沒錯
油錢跟吊引擎相比, 哪個划算?

如果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觀念, 要大家延長換油里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啊

meridian wrote:
(狀況2)
機油勤換總沒錯
油錢跟吊引擎相比, 哪個划算?


若我不是在台灣
我會選吊引擎 XD


這問題在台灣是無解的 因為台灣除了修之外啥都不行
所以長年以來大家都是勤換油保持引擎建康
meridian wrote:
(狀況1)美國平均約...(恕刪)


我個人算是比較異類的汽機車使用者. 手上除了公司車是新車外, 停在家裡的全都是老車. 平時有在動的有;

2輪組
1971 Honda CB750K1
1973 Honda CB750K3
1980 Honda CBX1000
1981 Honda CB900F
1982 Suzuki GS1000S
1983 Suzuki GS750S (3輛)
1986 Suzuki GS750 S4
1988 Suzuki GSXR750

4輪組
1986 TOYOTA AE86
1990 VW JETTA (20年前買的,冰了好多年,今年兒子開始學開車, 又把他解凍.才剛剛過11萬K...
2001 MB SLK320
2005 Mazda 6


有些車是從新車就在我手上幾十年到現在, 一直都是照我的方式保養,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輛是需要動到引擎的.再來老實說, 這些車如果真的要每幾個月換一次油....我的荷包大概會受不了.....

PS. 以上所有的車從以前一直到前年,100%我都是吃 MOBIL 1, 從5W20 ( Mazda 6).5W30( AE86), 0W40(SLK320), 15W50(所有機車 &老 VW),前年開始 嘗試用柴油卡車用油在機車上: 1. MOBIL 1 柴油卡車用油5W40 ( CB750K1) 去年則又嘗試 2.SHELL ROTELLA T6 (83 Suzuki GS750S, & CBX1000). 目前一切無異狀,正常服役中!!

PS. 以上所有的車從以前一直到前年,幾拾年來100%我都是吃 Mobil 1, 從5W20 ( Mazda 6).5W30( AE86), 0W40(SLK320), 15W50(所有機車 &老 VW),前年開始 嘗試用柴油卡車用油在機車上: 1. MOBIL 1 柴油卡車用油5W40 ( CB750K1) 去年則又嘗試 2.SHELL ROTELLA T6 (83 Suzuki GS750S, & CBX1000). 目前一切無異狀,正常服役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