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issan Sentra 180, 1800CC, 油箱50L, 每次約加 37L - 42L:
在我交車前1個月,我上網看了很多文章,大部份的人都推薦加中油直營站,所以,交車後我也順理成章都加中油,大部份都會特意去加中油直營站的油,少部份是因為在郊區,只好隨便找一間加油站加。就這樣,我加中油的油加了17萬公里... 就在2007年底,油價飇漲時,我終於忍不住了(我是業務員,加油頻率僅次於計程車司機),我去辦台塑聯名卡,為的是每週三的大降價。我當時的想法是,反正我想要換車了,就加台塑看看好了,油錢省多少算多少。結果,當我第一次加上台塑的油,我發現車子的起步反而還比較有力,就這樣連續開了一年多,終於在今年三月把它賣了。
我的比較結果是 (我有一個習慣,每次加油公里數都會歸零):
中油:起步較溫合,以我的正常開法平均約 370 - 460KM (開了約七年,印象中的範圍較大)
台塑:起步較有力,以我的正常開法平均約 420 - 490KM
(加95,一年四季開冷氣,約70%高速公路,約30%台北市區,我不是大腳油門的人)
2) Toyota Camry 2.4E, 2400CC, 油箱70L, 每次約加 49 - 55L:
買車的時候有與業務談第一桶油幫我加滿,業務是加中油的,但第二桶開始,我就一直加台塑的油到現在約半年,平均約 550KM - 620KM
我覺得中油與台塑的油都不差,但我個人現在開始都是加台塑的油,我提以下幾個看法給各位參考,至於要加什麼油就看個人的喜好了:
1) 我曾經從網路上看到消息,中油的鍊油方法是重組油,是比較早期的做法,但因為早期政府與阿拉伯國家關係好,所以原油的來源聽說較好。而台塑的鍊油設備是較新的裂解油,目前先進國家的鍊油方法都是採用裂解油,但台塑是民營企業,所以油品的來源就不得而知了。
2) 在早期,台灣只有中油一間鍊油廠,外面的加油站常會發生添加一些有的沒有的,導致油品不純會傷害引擎,所以,大家都會指名去加中油直營站的油,因為直營站是國營企業,不會偷工減料。
3) 另一個看法,公家機關怎麼會比民營企業強?公務人員的素質怎比得過民營企業?況且,台塑的油又是外銷,提鍊的方法與設備又新,所以沒有理由台塑的油會比中油的油差。
只是我去年原油暴漲之後.我就開始不加台塑的油了.
原因如下..
台塑建廠用的是全台灣最便宜的地價.水的價格也是全台最低.
台塑自己有汽電共生.電力自給自足.多餘的電還強迫台電購買.
可說是占盡了台灣人民的便宜.結果就在去年原油高漲之際.
中油凍漲.台塑卻故意調高牌價.造成國內滯銷.然後將油品全力外銷.
造成中油虧損1000多億.台塑卻獲利五六百億的懸殊現象.
當然在商言商.但是這種污染由全民買單.利益由台塑獨享.
完全沒有企業良知.社會責任的作法.我實在無法認同.
況且各位可能都已忘記.十幾年前當初台塑剛成立時.
王永在還信誓旦旦的說.
台塑油品絕對比中油便宜三分之一.
如今....
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