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車實在太貴了,不知道在貴什麼.看看今年一些車廠之獲利數字就知道他們賺大..........車商向消費者漲價, 然後又向供應商要求3-5% 降價............真是無情....................
Jimenez wrote:其實我也只是唉一下!...(恕刪) 其實屬於民生必需品,庶民們的交通工具~~~機車這兩年來因一個五期環保的規定漲的才恐怖,差不多有60%了!但也不知道是加裝?改裝?換裝什麼東西要讓一台機車硬是漲了那麼多!唉~~~這些督導物價的官員不像我們每天需使用機車代步,所以跟本不知民間疾苦!!
市場機制的問題大家都在搶,所以就漲價,大家都不搶,市場就會回歸正常面樓上講的大眾運輸工具、機車、自行車、步行都是好方法搭公車捷運可以享受不用自己傷腦筋找車位、跟人家搶快爭道的問題還可以順便多看幾個正妹,加上步行也順便讓自己身體更好我是業務,出差中南部一樣搭乘大眾運輸,高鐵+火車+公車+步行=一樣到達目的地出差完回程搭上火車或高鐵,就可以睡覺了,安全又方便自己開車就沒辦法這麼悠閒當然如果是生意人或載貨的還是需要一部車我認識的生意人,做小吃、載貨、工程的朋友都是多找幾家中古車行,只要價錢合理,殺點價錢就買來做生意了車上沒有豪華奢侈的配備,音響只要有FM就好,好一點的電動窗,差一點的手搖窗一樣務實的賺錢過生活車廠漲價是被消費者養壞了要更好的配備=漲價反應成本要殺更多的價錢=漲價給你殺更多,心情就會更爽要求後續服務更好但不能收更多的錢=漲價把服務成本墊高要求保固里程拉長=車廠備料成本提高惡質行銷競爭=讓車廠的宣傳花招變多,宣傳的成本自然墊高消費者應該更務實一點,應該要沒有車不會死的心態,家裡有老車繼續開、繼續修需要代步找實際一點的中古車,臨時有需要就租車,能搭車就搭車市場就會回歸務實面
小弟也深有同感!!!各車廠不停的說因原物料,匯率的問題而漲價!!金融風暴時期原物料大跌,也沒有看見車廠降價...卻還要政府補貼3萬!!還不是全民納稅買單!!如沒有迫切需要換車的話,就努力存錢吧!!不要在當冤大頭了!!!看看國產車廠"聯合"漲價後,2011年的銷售量還會不會"火紅"!!!
Spot wrote:搭火車、公車騎摩托車...(恕刪) 消費者的聯合抵制是可行也可能的,但實際上有多少熱心的人願意站出來呢?不開車的生活,理論上是可以做得到,但可能有些困難。應該可以修改為,不開「新車」的生活,畢竟對人口數較多的家庭而言,沒有車子是很麻煩的。例如:全家出遊、接送孩子上學、才藝班、老人家身體不好慢性病就醫等等。頻繁進進出出,都必須動用到車子。更不用說住在沒有捷運、公車難等的郊區。如果都動用計程車,頻繁的乘坐勢必不划算,也不方便。資本主義的社會,一切都是以錢為出發點,每個人、各行各業都想賺錢除了鹽、糖、水、電等國營機構民生必需品的漲價會被民眾監督之外,私人產業的產品,幾乎無法限制。新車不漲價可能有困難,政府一定要做的一件事限制車廠、零件廠「嚴格訂定舊型車零件的庫存年限」年限愈多愈好,避免車廠利用「斷後」的手段,從頭到腳「箝制」消費者必須負擔高昂的新車價格,以滿足私家車的需求。這樣的作法,至少可以做到基本的公平正義,讓收入不高,無可避免必須開車的人留下一條後路至於喜歡開新車的人,只好付出更高的價格!。
不要說國產車了 進口車也一樣漲啊不要說日圓升值了 歐洲車價錢也變硬了........所以商業周刊說得好 車子漲價只有一個原因 就是賣得好~~~~~~~~~~~~~~~~~~甚麼成本 幣值的 都是藉口而已年輕人忍一下不要趁年輕先享受 他賣不動自然價錢就下來了看那麼多年輕人 二十多歲就買車 很多還攻歐系進口車相對自己的老爸四十五歲才買第一台車載全家出去玩難怪車子這十年來總是越賣越貴.......................銷售客層突然多了很多啊.........
bigbiglemon wrote:其實用車率不高的話譬...(恕刪) 真的.........我家這裡某家原廠有提供租車服務~租一天2000~還不用寫啥本票(也許我是貨車保養的大戶)租車不用負擔保養費~,也不用負擔稅金~且~他說我把車拿去填海也無所謂(保險會cover?)汽車遺失也無所謂~甚至被撞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