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教授賴維祥:2015氫能取代石化能

BMW啦
國外媒體稱這是BMW的世紀豪賭

真的是很久以前的印象
想太多了
氫主要是2點無法克服..自燃 跟 金屬會產生輕裂解

小葉叔叔 wrote:
這個言論好熟~~~1...(恕刪)


大家都了解汽車動力來源,原來燒汽油就是要讓汽缸產生動力,

法國現在已有用壓縮空氣當動力的車了,

像潛水用的壓縮空氣桶比氫氣桶還安全吧

屏科大也有用較便宜的鋅電池動力車,

但因輸出功率還是弱,得搭鋰電池才能開上坡路

現在大家有共識可能五十年內原油就用完了,在這之前面對就是油價物以稀為貴的漲上去

這個月油才只漲個10%,台灣各家車廠銷量就掉了25%,

和泰車股價從油電車大賣,從不到二百起漲到250,

汽油宣佈漲價日開始七個交易日內就從250掉到200,跌掉二成

未來動力只要比汽油便宜,又能"普及",那就是王道啦




jasonlin3038 wrote:
很難吧,氫燃燒的安全...(恕刪)


一般油箱裡存放的不也是高燃燒性的汽油,跟存放氫氣還不是一樣.
我只知道個大概,憑印象有錯請見諒

所謂燃料電池其實不是全部都是用H2

是用含有"H"的各種化合物或混合物當作儲存媒介

最後透過氧化還原的反應來產生能量

所以基本上什麼碰撞就爆炸這種情況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因為並不是整台車裝滿一整罐氫氣在跑)

至於用鋼瓶儲存液態氫的方法基本上會有幾個問題存在

一個是為了隔絕液態氫(負一兩百度)的熱交換,鋼瓶壁會極厚

加上氣瓶本身會很怕碰撞(這個就真的撞到有可能會爆炸)所以其實是不太可行

實際上各種儲氫的方法都有在研究像NaBH4, LiAlH4, LiBH4, NaAlH4

就我所知比較安全又發展的不錯的是固態儲氫

譬如說把"氫"儲存在合金當中(沒錯就是用金屬組成的合金當作容器)

會是一個相當安全效率又不錯的方向

另外有人提到有關於氫的提煉那些

其實會發展氫能有幾個主要因素

一個是氫的來源很多是biomass很多都是回收利用或者從環境中取得

另一個是他的高能源密度的特性

所以提煉上的成本那些相對其它能源來說還是相當低的
liuchienfeng wrote:
好像是BMW吧!印象...(恕刪)


氫氣車是以氫為原料,經過氧化產生能源,而會排出水。
你說的以水來裂解應該是氫的製造過程。

那個節目我有印象,當時是Honda找了一個美國家庭來代言,提供一台氫氣車給他們使用。
車身上還有標示以氫氣為能源,那台車造價好像要一百萬美金吧。
而且在當地設了一個太陽能氫氣裂解站來提供他們氫氣。但是那個裂解站的產出量只夠提供那一輛車使用的氫氣。

氫氣車的技術上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問題是氫氣的取得方式。如果現在是需要以其他高污染能源
來製造氫氣,或者同樣里程,氫氣需要汽油十倍的價錢的話(我是說如果),那氫氣車能取代汽油車的優勢又在哪呢?
我想這些都會是汽車製造商會考慮的因素吧。 (以上有錯誤煩請指正)
不是有些發明替代性能源的都莫名其妙從地球上消失嗎?

huha wrote:
不是有些發明替代性能...(恕刪)

像什麼? 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大呆群 wrote:
替代能源想要幹掉石化能
首先要先處理產油國與石油公司的利益問題


別再發表這種不知其所以然的陰謀論.
你認為產油國的勢力大, 還是非產油國的勢力大?

非產油國, 或油源主要為進口之國家, 佔全球GDP比重超過八九成.

若替代能源具足夠經濟效益, 放心, 你會受到最大的保護.
現在替代能源最大的問題是...貴

油國組織(OPEC)可以以降價輕易擊敗現在所有的替代能源.
而且, 原油, 不是只是拿來當燃料而已, 還有許多其他用途,
根本不怕賣不掉.
不可能

不可能的原因並不是氫怎麼用(氫燃料電池 or 內燃機模式)
而是氫怎麼來

現在氫氣來源還是得從別的能源轉換(電解水)過來
只要氫氣車每公里燃料成本比現在高就沒用
更不用說氫氣車的成本本來就高

這樣一來,倒不如往生質燃料跟Hybrid模式走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還我ID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