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企業經營方式和管銷成本都會有差異, 賺錢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我可以車子不打廣告然後賣便宜一點,
我可以和原廠以拓展市佔率為策略,請原廠提供奧援.
我可以賣車不賺錢然後從壟斷的保養體系去削錢.
我可以大打形象廣告,讓你知道這是有身分地位人才開的車,然後賣貴貴的.
我可以因為錢太多,搞個汽車品牌來經銷玩玩看.
我可以代理一個品牌後喊個口號自爽,然後一年賣沒幾台車.
我可以搞個二線品牌來台灣呼弄消費者這是高級車來賺錢.
..................................................
一堆的玩法,反正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差別是有的人賺了一狗票,有的人賠了一屁股.
alexander6688 wrote:
這種問題永遠討論不出結果的.
每家企業經營方式和管銷成本都會有差異, 賺錢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我可以車子不打廣告然後賣便宜一點,
我可以和原廠以拓展市佔率為策略,請原廠提供奧援.
我可以賣車不賺錢然後從壟斷的保養體系去削錢.
我可以大打形象廣告,讓你知道這是有身分地位人才開的車,然後賣貴貴的.
我可以因為錢太多,搞個汽車品牌來經銷玩玩看.
我可以代理一個品牌後喊個口號自爽,然後一年賣沒幾台車.
我可以搞個二線品牌來台灣呼弄消費者這是高級車來賺錢.
..................................................
一堆的玩法,反正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差別是有的人賺了一狗票,有的人賠了一屁股.
那請問奧迪太古是否有從[光賣車]上賺到錢?
(後續保修不算)
Allen.YT.Yeh wrote:
我不知道去立法院有啥...(恕刪)



我的意思是說....
現在SKODA再好....在台灣也沒辦法買了(至少短期內)
討論這些有什麼用?
"利益"算是用錯詞
權利應該會比較好...
SKODA那邊有人要大車聚包圍台塑?
和SKODA原廠請求協助???
還有保養場的問題...不是關了一大堆?
與其在這邊說SKODA有多好......
我也沒打算討論這些東西
我一開始就說了
=====================
沒必要討論貴還是便宜......
反正都收了
=====================
好像是您開始說起SKODA的吧

另外老實說我認為 SKODA一點都不貴啦
39萬入手一台沒開過的歐洲車怎麼會貴
(我其實也想弄一台Octavia來說....)
FSI高壓線圈?
這我就不知道而且我的車也過保了(壓縮機過保半年後也掛了

不過............
掛了就掛了....去外面修就是了...
還是....我應該等FSI高壓線圈掛點之後........
掛TURBO算了

ruby6436 wrote:
購車當然要把稅金算進...(恕刪)
///quote///
我和BENZ一點關係也沒有, 可是這句
"可見台灣關稅之高跟代理商之大賺心態"
不就是用錯誤的資料去做錯誤的推斷嗎?
///quote///
嗯! 深有同感~
翻翻汽車雜誌, 能帶給我們多少進口車成本結構分析的依據? 光是關稅因素就左右了相當比例的進口車成本...
-----
另外上面有大大提到, "其實是因為代理商和原場有簽約..只要賣到一定的量,會有回饋金,具說是4成"?
試問:
1) 所謂據說, 是據誰說?
2) 所謂4成, 是指車價4成? 毛利4成? 還是什麼4成?
在USA這個每年有1600萬輛新車掛牌的大市場裡, automaker 提供給 dealers 的獎勵金 (holdbacks)
不過只有 MSRP 的 2~3% (info sourse: Consumer Reports' New Car Price Reports.) 給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