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一般道路 會塞車的原因

ihcmm wrote:
高速公路會塞車的原因:

1. 駕駛人喜歡急加速,急減速 ( 加速到離前車很近才急踩剎車 )
2. 頻繁的切換車道 ( 導致後面車輛踩剎車引起的連鎖效應 )
3. 車流量真的太大
4. 車禍 (其實真的塞到完全不能動的狀況,其實80%都是有車禍)

mobile常常吵的內線龜車問題。

正確解答: 其實駕駛人保持 "法定最高速限速" 而不亂切換車道,才是對交通順暢有幫助的

亂切換車道,超速亂飆。等出了車禍才真的是大家塞到動彈不得的原因


很棒的分享,但樓主似乎做了錯誤的解讀,也過度理想化了。

"內線法定最高速限速行駛"並無法解決問題,樓主似乎完全忽略其他車道的狀態。如果車流都很順暢,當然不會有問題,但很遺憾現實不是這樣,例如中外線就是可能會有更慢的車,當車流遇到慢車時,便會切入內線車道,使得內線後方車輛剎車減速而導致一連串的現象。類似的研究不知日本有,國外也有"蝴蝶效應"的研究 (請自行搜尋"高速公路+蝴蝶效應"),而"內線法定最高速限速行駛"並無法解決這樣的問題,以下引言自報導

公局交管組長康志福表示:觀察高速公路的駕駛行為,如果所有駕駛都保持穩定前進,並且不要任意變換車道,原則上高速公路的服務水準可以保持再最佳狀態,換言之,只要用路人踩用一字長蛇陣的方式開車,大家首尾相連,就可以達到最高時速,當然,這是所謂的超完美狀態,實務上根本不可能。


如果依照文章內容來看,不只不能變換車道,遇到龜車時變換車道還要變換的漂亮,跟車也不能太近、剎車也不能太急...我想這些現實上根本就不可能,以上就是我認為樓主太過理想化的地方,忽略其他可能或經常發生的狀況。

另一個問題是,我上周末在離峰時段上高速公路,因為離約定的時間太早,所以我以GPS速度定速在95km/h行駛在限速110的國道一號最外線(我開的是轎車不是貨車),但我慢慢地我跟上了兩台目測時速僅90km/h固定行駛在最內側的車,接著我看到所有的內車道的快車被逼的減速,然後在慢慢由中線超車(因為中外車道的速度反而比內車道快,所以想由中間車道車車他們只能減速等待機會)。但因為當時是離峰時間所以沒有引起塞車,但若是車流量大時,光是在內線一個車道就可以造成該車道本身的蝴蝶效應,這也是很多駕駛人所感受到的"高速公路內線的車速最慢"的主因所在。"內線法定最高速限速行駛"的另一個困難點在於,對於保守的駕駛人來說,慢慢開沒事,一沒注意超過限速便可能被罰錢,那他們當然選擇以快車道最保守的速度慢慢開就好;各位可以回想在定速系統和GPS尚未普及之前,限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多會開多少?我表速都開90~95左右,因為就怕一不小心踩多了或是下坡造成超速被罰。

其實"內線為超車車道"並不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內線為超車車道+非超車時勿佔用車側車道"也還不夠完美,最完美的應該是"只要右側沒有比你慢的車就往慢車道行駛",不只是內車道,就連中線所有車道也應該要保持淨空出來,讓想超車的人不需減速就可以往淨空的車道超車,這樣才能夠把所有車輛的剎車或龜車的蝴蝶效應降到最低。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家先進國家將高速公路設定為 "內側車道淨空除超車外,禁止進入"的原因,而非設定為 "內車道得以法定最高速限速";而高公局也慢慢將"內側為超車車道"的標語改成"非超車時勿佔用內車道"來取代,總算有些進步了。

建議樓主有機會到歐洲時自己開車,應該就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