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y Shiau wrote:
不知道能不能分享一下...(恕刪)


從技術上的分類,Google一下會有很多客觀的分類資訊;
維基百科的四輪傳動系統分類維基百科的四輪傳動系統分類

在商言商而言應該沒有車商會自曝其短;
願意教育消費者分別"適時"與"全時"AWD的差別,
又特別把寡眾市場的AWD獨立分類,
就連以AWD技術起家的Subaru,
也開始模糊VTD-AWD與ATS-AWD比較資訊提供,
以掩飾Cost-down所犧牲的...

以四驅技術而言,
最大的分野就是用途Off-Road(越野)與On-Road(舖面道路),
而車商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推出跨界(Cross)車種,
將Off-Road(越野)與On-Road(舖面道路)向彼此靠攏,
但傳動技術的本質與特性不會改變;
如4WD(Off-Road)一定需要前後傳動固定扭力分配能力設計(加力箱),
AWD(On-Road)一定要有前/中/後差速器,
重點是消費者的需求,
重度上山下海使用需求的就選擇以4WD設計為主的車種,
市區為主使用需求的就選擇以AWD設計為主的車種,
如果想要跨界的需求,兼顧兩種能力那就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另外AWD的分類,
以高速主動安全角度來看;
全時比適時的反應能力快,
對消費者而言當然是較好的選擇,
以越野能力來說AWD只能在輕度的Off-Road做差異比較,
AWD輕度越野能力的強弱關鍵能力中(以前置引擎且沒有固定扭力分配能力而言);
一個是前後軸扭力分配能力,
一個是前/後差能承受的扭力大小能力,
另一個是前/後差扭力分配能力(機械式分配:限滑差速器LSD,電子式分配:VCD)
扭力分配能力越強相對越野能力就越強。
一般來說,全時AWD的扭力分配能力會大於適時AWD,
以Subaru為例VTD-AWD(機械式中央扭力分配)前後軸扭力分配能力大於ATS-AWD(電子式中央扭力分配),
前/後差速器之限滑差速器LSD扭力分配能力大於VCD扭力分配,
但是VCD扭力分配反應速度會優於LSD(但這只會影響高速行駛主動安全並不會影響越野能力),
所以我目前的用車Outback 3.0配備VTD-AWD + VCD + 後差LSD,
能兼顧高速主動安全與輕度越野兩者,
所以當時文宣才稱之為跨界休旅車。

tonytai wrote:
這些日子在友站看到很...(恕刪)


有空去看看1997,1998 WRC
Citroen FF(2WD) 如何讓4WD吃鱉

老話一句,多出來的重量(差速器+傳動軸)會讓你付出代價.

後勤保養也是...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ywwr wrote:
有空去看看1997,1998 WRC
Citroen FF(2WD) 如何讓4WD吃鱉

老話一句,多出來的重量(差速器+傳動軸)會讓你付出代價.

後勤保養也是...


是這樣嗎?

過去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規定,所有賽車皆採用四輪傳動系統,並搭配2.0公升渦輪增壓引擎,但自2011年起,國際汽車聯盟開始實施世界拉力錦標賽的新賽例,規定參賽車輛將全面改用符合FIA Super2000規範的四輪傳動系統,搭配符合節能環保趨勢的1.6公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輸出被限制在300匹,最低車重為1,200公斤,禁止了撥片換檔等一些新的限制。與一級方程式賽車不同的是,WRC的參賽車型必需為市售量產車[1]。2011年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賽車有Citroën DS3 WRC、Ford Fiesta RS WRC、Mini John Cooper Works (JCW) WRC等賽車。

要不是規則改,4WD怎會吃鱉?

(因為市售車4wd根本沒幾台,又不能花大錢改,所以....)

在非鋪裝路面,會有人嫌抓地力太好嗎?

ywwr wrote:
老話一句,多出來的重量(差速器+傳動軸)會讓你付出代價.挖鼻孔

後勤保養也是...


會嗎?沒多大感覺?

RAV4 2wd 與 4wd 油耗差不多

保養也多差速油
Dwing wrote:
是這樣嗎?過去世界拉...(恕刪)


要不是規則改,4WD怎會還會活著...

鋪裝路面(就是一般道路),FF讓4WD吃鱉是事實,有空去查1997,1998發生啥事...

4wd 油耗差是事實...

多差速油...十顆LP九顆漏...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ywwr wrote:
要不是規則改,4WD...(恕刪)


1997 WRC Drivers' championship: Tommi Mäkinen , Mitsubishi Lancer Evo IV 4WD
1997 WRC Manufacturers' championship, 555 Subaru World Rally Team 4WD

1998 WRC Drivers' championship: Tommi Mäkinen , Mitsubishi Lancer Evo IV,V 4WD
1998 WRC Manufacturers' championship, Team Mitsubishi Ralliart 4WD


1997 Constructor: Mitsubishi, Subaru, Ford, Toyota, Peugeot, Renault.
1998 Constructor: Mitsubishi, Subaru, Ford, Toyota, Peugeot, Seat, Citroën



"One major flaw in the new class system was exposed by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the naturally aspirated front-wheel-drive FIA 2-Litre World Rally Cup cars. The tarmac specification cars built by Peugeot and Renault that competed in the all-tarmac French and Spanish championships became major threats on WRC tarmac events Rallye Catalunya and the Tour de Corse with Gilles Panizzi defeating all bar two of the WRC four-wheel-drive turbos in his Peugeot 306 Maxi, taking third place in both even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WRC_1997

http://en.wikipedia.org/wiki/1998_World_Rally_Championship_season

ywwr wrote:
要不是規則改,4WD...(恕刪)

印象中那時候FF(F2組)的車重最低限制是960kg,4WD車款則是1200kg吧......
差200kg還跑不贏才奇怪吧,那幾年的規則就是要搞掉日系廠車
因為歐系車要馬沒有4WD車款,跑進來玩的206還是靠加長保險桿的爛招(車長不足)
後來也開放一般車改裝為4WD的級別,搞到現在日廠都不想玩了
要看真正量產車實力的不要看WRCar,要看N組的
看看裡面有幾台非4WD的吧
ariete wrote:
印象中那時候FF(F...(恕刪)


科科,重點出現了...

多了三根傳動軸加差速器的重量,在一般道路占不到便宜...
一般人還以為多了三根傳動軸加差速器過彎極限會提高...
這也是賣車的不敢提的事實.

車重等於多載兩個人,哪有跑得比較快的道理...用膝蓋想也知,有手冊者例外.

當然,車後有"農用"字樣者,4wd比較受用...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ywwr wrote:
科科,重點出現了...

多了三根傳動軸加差速器的重量,在一般道路占不到便宜...
一般人還以為多了三根傳動軸加差速器過彎極限會提高...
這也是賣車的不敢提的事實......(恕刪)

想太多了,那是FIA的規則限制,
一般同車款FF跟4WD車型車重差距大概7~80kg,
就跟您說這是要搞掉日系車廠的奧步罷了
因為大多數房車賽如果有4WD車型最低車重限制都會加重100kg左右,
如果不下雨的話都不用想跑贏2WD的車了,車重差異多200kg以上跑輸一點也不意外好嗎

而且那是以廠車來說,他們的配重比市售車好得多
以Audi的車款來說(Subaru現在沒有並存的,拿Audi舉例),4WD的過彎極限的確比FF車款高一些
差異在於前後配重&四輪驅動動力分配讓輪胎抓地效率高一些(有動力會比被動轉的胎抓地力高一些)
ywwr wrote:
科科,重點出現了...

多了三根傳動軸加差速器的重量,在一般道路占不到便宜...
一般人還以為多了三根傳動軸加差速器過彎極限會提高...
這也是賣車的不敢提的事實.

車重等於多載兩個人,哪有跑得比較快的道理...用膝蓋想也知,有手冊者例外.


原來閣下認知WRC只在柏油路上跑.難怪!!

另外幾十kg等於"多載兩個人",紙片人?

早期超跑只有2wd,現在也有加入4WD的車型.

照閣下說法是嫌車子太輕,還是為了下田工作?

ywwr wrote:
多差速油...十顆LP九顆漏...


哪來的說法?還是閣下自己想像?至少po個消息來源看看!!

ywwr wrote:
4wd 油耗差是事實...


那又怎樣?

如沒這需求,車商會出4WD的車款?

ywwr wrote:
車重等於多載兩個人,哪有跑得比較快的道理...用膝蓋想也知,


GT-R?

ywwr wrote:
有手冊者例外.


動不動就拿身障出來說嘴,心理學中代表...
tonytai wrote:
從技術上的分類,Go...(恕刪)

中文wiki對四驅的分法這樣寫我還蠻驚訝
連subaru的DCCD都搞個混合四驅的名詞
還弄個智能四驅
乾脆各廠家都編個新分類好了!
wiki這樣水準真是服了

但除了中文請問有其他英文的介紹嗎?
英文wiki對四驅的介紹並沒有英文可以應對的適時四驅
four-wheel drive
適時四驅如果沒除了中文沒有其他語言可以應對
也沒有國外媒體可以用來區分不同四驅系統
那就是華人圈特有的名詞了
那我想是針對華人圈對四驅的瞭解不深而延伸出的

wiki是開放系統要加新名詞我想應該不難
名詞本來就可以自行定義發明
但是這名詞目的為何?
讓我們更瞭解四驅分類嗎?我不認為
還是商業考量?

本來很中立的分享文
開始有廣告的感覺
真是可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