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W20比較稀,比較省油,但是爬坡力會比較差,引擎也比較大聲,這2種說法正確嗎?

API 在全球擁有超過 27,000 種獲得許可的產品,每年分析超過 1,000 個樣品以確保合規性。最近的結果發現,其中 46% 的樣品存在各種問題,從輕微差異到更嚴重的黏度和 NOACK 不一致。約 15% 的樣品含有“可疑添加劑”,表明與許可期間確定的原始化學指紋存在差異。


以前的新聞。我想應該沒抽到台灣的吧。

台灣都賣到對岸。很少出亞洲以外。

假機油要買到,是比較難。不良機油。機會多。

YT上 不是有人拿老舊機車測試能跑幾上百公里。(好像是加沙拉油 還是什麼油),可惜就是測試時,引擎是沒有先清洗。把機油洗乾淨。


API 是台灣人最常送的規範。至於一些可以查詢的到,如Mercedes-Benz 賓士汽車。好像是一年的效期。沒送就被刪除。
Xantia_L wrote:
API 在全球擁有超...(恕刪)


這篇陸抖的影片,說明機油濃度選擇方式很正確, 引擎高磨損發生在低轉速高負荷, 而 3000 rpm 是引擎很輕鬆的轉速, 沒有過高溫或低溫, 5000~6000 rpm 引擎都磨損很低
https://v.douyin.com/D9NbIMEZ1QE/
大多数人都搞错了,发动机润滑的最恶劣工况不是高转速。
AlfaBrera32
怠速時如果沒有入檔帶動車輛前進,引擎的磨損不會比帶動車輛前進高
簷前淚滴
話雖如此, 怠速停車但帶動冷氣壓縮器負荷雖小但時間可能很長, 對比起步時的三數秒鐘可能傷得更厲害吧.
AlfaBrera32 wrote:
Xantia...(恕刪)


這是以前看影片時,影片中分享的論文實測資料:


X 軸的 2000/WOT 代表 2000 rpm/全油門, 而2000/40 的40可能是油門開度 40%,這我忘記了.

X 軸最左邊的數據 cold 是指引擎低溫時的磨損

先注意看最黑的條棒是0W10 的機油 汽缸環磨耗的數據, 可以看到高負載(WOT)下,2000 rpm 的磨損比 4000 rpm 還嚴重,但提高機油濃度後,2000/WOT vs 4000/WOT 磨損的差異基本不大.

所以當使用稀一點的機油時,要急加速就是需要降檔拉高轉速,對引擎比較好.

其實我即使沒有選擇比較稀一點的機油,急加速也都會刻意拉高轉速來減少引擎磨損.
AlfaBrera32 wrote:
這是以前看影片時,影...(恕刪)

在使用ECO mode加速時, 變速箱為省油相對是會較快轉換到較高的檔數, 如此看來油是省了但傷了引擎, 事情就是有一利必有一害两者不可兼得了.
簷前淚滴 wrote:
AlfaBr...(恕刪)


高檔,低轉速,不要大油門使引擎輕負荷,磨損就不大,同時這樣比較省油,沒有要急加速時,這樣是比較好
100% Synthetic Oil: SCAM or SCIENCE?




大家最愛100%


我常用的1%也沒寫。 更沒寫 Fully Synthetic Oil。

SDS還有10%的礦物油。







在台灣 有寫 Fully Synthetic / Vollsynthetisches Motoröl.....心靈馬力+5P以上。
AlfaBrera32 wrote:
這篇介紹如何選機油黏...(恕刪)





引擎機油太稠
Xantia_L wrote:
引擎機油太稠(恕刪)


看機油分析是舊油黏度下降很多,尤其是 40C 的黏度下降 16%


這樣該說是原本新油太黏導致引擎損壞? 還是舊油黏度下降太多導致引擎損壞?

這個案例自車主加了引擎添加劑,會不會是家這添加劑導致引擎損壞?

不過影片中說舊油很黏,所以很難從油底殼中排出,但量測出來卻偏稀,好奇怪

如果已經黏到難從洩油孔排出,這樣確實是太濃了,這樣對潤滑有很大的影,變成難以提供新的油給需要潤滑的部件,所以容易造成嚴重磨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