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不是唯一!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物理局限注定電動車無法取代所有運輸工具

真的不考慮一下瓦斯車嗎?
https://fayqfs.pixnet.net/blog/post/31742196
acbel wrote:
真的不考慮一下瓦斯車...(恕刪)


有阿,小黃去改了,看看天然去加油站有多少就知道了....我記得小黃改天然氣是有補助的

搞不好都比柴油還難找。
jiahsien
acbel 我意思是.....當初推瓦斯車時候小黃去改了,結果現在天然氣加油站有多少?
jiahsien
acbel 最怕你買這種可切換,結果壓根兒找不到天然氣,那買的意義?
那張energy-density的圖本身做出來就是用來"騙人"的。
把電池和氫能相比時,有意義的圖是容積能量密度,而不是重量能量密度。
氫儲存,重點是空間,而氫的容積能量密度並不高。
ace ventura
再差也是鋰電池的好幾倍, 不是嗎?[挖鼻孔]
aronyang wrote:
那張energy-density...(恕刪)


他x軸是重量
y軸就是體積囉.



我覺得問題不是這個 而是不管是LH跟CGH2
容積比跟重量比都不是技術瓶頸
安全性才是

這些推崇氫氣的都老面孔了 論述也都陳腔濫調了
就不多說了.

至於當前主流的鋰電池(三元)已經是這系列能量密度最高的了.
安全性成疑慮
安全性比較好的磷酸鋰鐵, 能量密度差
順利的話明年開始的固態會是三元的1.5倍~2.0倍的電量 當然相較於燃油還是能源密度很低
喊不夠用的會繼續喊
台灣就這麼點大而已我真不知道還要說啥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旗揚
xy軸都是密度哀大哥,你這比較就像問鐵和水哪個比較重一樣
Wow_Senior
密度,比重就是重量除以體積,反正這表就是想表達目前電池能存的能量實在很少.
水分解成氧及氫。

氫在再好的密封儲存氫罐,多少還是會從管線洩漏。

氫分子地球引力抓不住,最後往太空逃散。

當可還原水的氫越來越少,最後就像水星、金星一樣,一般有機生物無法生存。

人類果然自我毀滅,也把地球的萬物,一並帶入地獄。

ace ventura
杞人憂天?! 你知道大氣層的氫外洩到太空的速率是 3Kg/s 嗎? 大概還要幾百億年氫氣才會漏光[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談氫能源 ?
双标很容易被揭穿打脸。至于不要脸天下无敌的鼠辈,怎麽造谣鬼扯,也不会感到愧疚不安,因为那是他的职业。
炒氫能源?
GuatingChua wrote:
談氫能源 ?(恕刪)

jason_uniq wrote:
jason_uniq 2023-01-04 16:52 37樓
炒氫能源?


除了他就是氫能老面孔之外 就是過年前

Toyota積極發展混合動力及氫能車 豐田章男力批:電動車不是出路

Toyota 社長豐田章男:沉默多數對電動車充滿疑慮

只有我敢說真話! Toyota社長豐田章男:電動車不是唯一的未來

對! 輸了一屁股的頭又大又開始大頭症蔣幹化!

就是這醬子!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小葉叔叔 wrote:
電力的來源比較多來源
不會太單一
風力、潮汐、地熱、太陽、核電(融合、分裂)....都能產生電力
雖然氫氣普遍存在宇宙之中
但是目前科技對於氫氣的取得成本比電力高上不少


其實這段話不太正確.........
如果版主搞懂何謂 灰氫, 棕氫, 藍氫, 綠氫後......你可能就不會這樣說了
氫能源最終是要往 綠氫 走, 也就是大家認知的電解H2O取得氫氣
風力、潮汐、地熱、太陽、核電(融合、分裂)都能產生電力, 這些電力要儲存在哪?白天用電量高, 這些風力、潮汐、地熱、太陽、核電產生的電或許可以100%用光, 大家睡覺工廠不開工時, 風力、潮汐還在持續工作發電, 電能難道用三元鋰如Tesla的Powerpack儲存嗎?開頭文章就說了能量密度太低
最佳方式就是轉換成電解H2O取得的氫氣儲存起來, 然後需要時再透過氫燃料電池轉換成電能使用

地球上赤道國家一年可能300天以上都是日照, 如果這些國家大力發展太陽能來電解氫, 或許可以解決一些氫能問題.......過往五十年沙漠國家石油帶來大量的財富, 未來長日照赤道國家或許是下一個富到流油的國家
jason_uniq
鋰電池是裝置成本,不是能源成本,能源成本差不多固定了
jhlien
我本來就是在說使用不到會被浪費的多餘電能用氫來存放啊?
henrylai21 wrote:
電池污染避而不談

此外,電動車使用過多的電池,不但重量極重,儲能效率低,未來電池回收再造成二次污染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嚴重問題,因此歐盟單押電動車並且廢棄油車的政策也開始遭受反彈與質疑。


此外,電池回收工程繁複且恐不具經濟效益,未來到底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正向循環的產業也是值得堪慮!



這才是重點:

現今所有電池中

鋰電池的回收率是最低的 (5%不到)
絕大部分都是掩埋 (眼不見為淨?)

回收率最高的反而是油車的鉛酸電池 (90%以上)

至於其他乾性 鹼性 水銀電池....
回收率也很低 全世界不到50%

其他電池都很小 但是 電車的鋰電池"很大"
一台車的電池約包含 5000-7000顆 18650鋰電池
廢棄的鋰電池未來會是"很大"的問題
jiahsien
ace ventura 我說的沒錯喔,過去國內技術在破碎處理後,含有價金屬的正負極混合粉大部分輸出國外,剩下「黑粉」僅能作為煉鋼輔料
ace ventura
那是一般電池(50%回收率), 鋰電池因為回收成本比直接做新的還貴, 回收比例很低 (大概只有中國大陸大規模在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