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歐美、中國等…各國政府從政策上限制燃油車、再從政策上大力補助電動車廠商。
就像那特斯拉,從研發到設廠,可以說是美國政府一手養出來的。
但日本政府有嗎?沒有,然後就是現在的結果了,如此而已。
簡單來講,歐美與中國的車廠搞電動車,是因為政府的『人為推動』,而不是電動車真的已具備競爭力,試想…若是把政府對電動車的那些各項補助去除掉,電動車現階段的競爭力真的比得上燃油車嗎?
在日本車廠當初的設想裡,電動車產業就如同嬰兒一樣,無論這嬰兒再有潛力,要成長起來至少也是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事情,自身只要慢慢觀察,等觀察出這潛力確實可以轉換為市場時,在適當的時間點切入即可。
結果沒想到在幾個大國的干預下,就強行把電動車這個嬰兒在極短的幾年間催熟了。
-
我想各位應該不致於到這地步都還想不清楚,只是要不要去認清事實而已。

個人積分:989分
文章編號:88266249
兩個產業,你能想像開車進保養廠是全程空調環境,技師拿筆電"插"上你的愛車,看著螢幕跟你
說你的車怎麼了!而不是滑進車子的底盤下來拿手電筒照嗎?? 而且現在全世界的電動車效能
都不太好,一度電能跑的里程有限,只有特斯拉一枝獨秀,為啥?? 你有聽過做引擎的工廠在招聘
軟體工程師嗎? 想到一個做全職投資的朋友說的 ESG就是交保護費,現在全球坐電動車會賺錢
的只有特斯拉跟比亞迪吧?? 那些歐洲車廠也不敢大肆嗆聲說它們做的很棒,為啥??因為電動車
是賠錢在做呀!! 再過幾年的調整,不光是中國的電動車廠會倒很多,我們原來認識的傳統車廠應該
也彙整併不少,讓我們持續看下去吧..!!


個人積分:4435分
文章編號:88266570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