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ryan wrote:
Focus ST 引進台灣只有103.5 是如何做到的 ...(恕刪)


以下為小弟的假設.

不知各位大大有沒有聴過"移轉定價"這個東西, 我不是說國稅局的"移轉定價", 而是公司內部的政策, 有些產品的定價是依最終市場的價格反推回去的, 例如, 福特台灣在設定ST的價格時, 考慮台灣的市場特性(小眾, 提升形象等), 設定其台幣售價為103.5萬, 再由此反推德國應售之成本價, 而此成本價在有可能低於實際之出廠成本.

所以啦, 103.5萬怎麼來, 只要德國原廠肯賣, 90萬都有可能!
保護關稅、貨物稅、配額等....

廠商再轉嫁這些稅,最後造就這種售價!

爆音、無影像…HDMI
抽這麼多稅 都在造福哪些族群呀?

為什麼軍公教有18%? 憑甚麼? 這樣台灣的稅法非常不公平

繳這麼多稅 卻沒有對等的社福



關稅是有在跌 但國產車市佔率不見得跌
因素很多 外國雙b比同級車並沒有貴太多
也不見得就大家買雙b

pokeman wrote:
抽這麼多稅 都在造福哪些族群呀?

為什麼軍公教有18%? 憑甚麼? 這樣台灣的稅法非常不公平

繳這麼多稅 卻沒有對等的社福

大哥, 你的資訊有點過時了吧, 18%取消好幾年了耶, 別在用錯誤的資訊引起對立好嗎
april.ryan wrote:
Focus ST 引進台灣只有103.5 是如何做到的.....
當初價格合歐洲價格差不多,不知Ford是如何做到的
...(恕刪)



我覺得103.5萬,
Ford沒有賺很多,
只是拿來打形象而已。

因為量不多,而且以限額引進,
不是Ford在台灣主要的銷售車款,
所以,拿來和其他車商比..不公平吧。

另一個重點,
我覺得和國外車商有關係,
如果母廠肯幫忙,以較優惠的價錢給予代理商,
台灣的定價自然漂亮。

當年永業的C2也賣的很便宜,
汽車購買指南指出..此車比法國當地購買幾乎一樣便宜。
我想大概是永業和母廠溝通過,
飛鏢牌快玩不下去了,
不降價賣..我死給你看..

不過,最後還是死了。


現在大環境不一樣了,
國外車廠也害怕庫存影響獲利,
排除掉匯率,
我覺得以更優惠的價錢去開進口車,
應該比以前容易。




http://www.wretch.cc/blog/jamo
MI_CI wrote:
簡單舉個例子,假如出...(恕刪)

還有一筆要姐給外貿協會的


政府節能減碳是喊假的
無意中看到雜誌的資料
發現國產車的安全性蠻差的

就一個動態穩定裝置
國產車沒幾輛有 (牛頭牌頂級車款聽說2009也要拿掉)
國產休旅車都沒有,那才慘...人命不值錢
但進口車幾乎都有(連Golf都有 )
諸如此類...

若進口商願意促銷且一直供應(若再加上沒有零件後勤維修的考量)
一輛79萬的Golf搞不好就打掛一堆國產車

個人是認為國產車的C/P值越來越低

但身在台灣, 若想買個大眾車
有得選擇嗎?





12月進口車市占率26.2%,近年新高

政府該管管 RAV4了
辜負保護主義美意
按照台灣進口稅算法, 還沒進來的IS-F以配備全選, 不包含日本的稅的話價錢約是800萬日幣, 但是一但進來台灣的話光是稅金加上去就已經475萬台幣了.

想想也真厲害, 在日本IS-F有C63與M3的競爭, 價錢因為便宜M3與C63約三百萬日幣, 對日本人來說真正頂級的性能房車還是歸屬雙B的C63與M3. (當然IS-F還是很好, 不過對日本人來說LEXUS的優越感不如雙B)

但是IS-F進來台灣之後直接跳到500萬級頂級性能房車, 而五百萬在日本都可以買台S500, SL500, CLS63AMG, SLK55AMG 1.5台, C63AMG1.5台.

2009年款式的GTR有漲價5%, 照理來說進台灣的GTR要維持在500萬應該很困難, 除非說引進台灣的都是有醃閣的版本..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