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電了,缺電要怎麼推電動車呢?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
qena wrote:
人為疏失跟缺電有什麼關係?


其實我不是很想講這個
不過看起來就是 "穩定" 的備載容量不足
台電自己都講了
5/13尖峰用電已達3670萬瓩
超過預估的3500萬瓩
備轉容量368萬瓩
而綠能這些太陽能 風力 水力 比預估少235萬瓩
這些都被算到備轉容量去

我覺得應該要把太陽能 風力 水力 這些不穩定的電力來源移出備載容量再來看
到底還剩多少 "穩定" 的備載容量
我真的是個送外賣的 wrote:
其實我不是很想講這個...(恕刪)


台電的解釋就是切錯開關才跳電的啊...

跟備轉容量穩定性應該不是同一碼事吧..

核電,除非把電廠蓋在中國,要不然不管哪個政黨執政都不可蓋得起來的。

燃氣大概也是得把接收站延伸到海峽中線環團才不會抗議,大概也得等。

太陽能,環團也見不得農民能靠著農地山地賺點錢,申請上也越來越難。

風電,有季節性,然後漁民還會抗議影響漁場。
我是從來沒有看過, 那個國家把氫氣發電當戰略能源政策在發展的
目前我所認知的綠能發電裡面, 是沒有氫氣的
除非 純水裂解技術 + 物流技術 + 儲放技術 都有突破
否則目前 風能/太陽能/水能都比氫氣發電來的可行

TSMC只是為了拿到穩定的備援發電方案
跟大規模的發展是有實質上的差異
所以, 我覺得需要更新資訊是你 (還是原本就是故意的?)

tesla123 wrote:
氫氣發電是未來趨勢,也是綠能的。TSMC要建設氫氣廠,自己發電了(台GG自己製氫氣)。
氫氣發電,只會排放出H2O
資訊要持續更新啊~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wuwaiter/
tesla123 wrote:
氫氣發電是未來趨勢,也是綠能的。TSMC要建設氫氣廠,自己發電了(台GG自己製氫氣)。
氫氣發電,只會排放出H2O
資訊要持續更新啊~


2021年4月1日·5 分鐘 (閱讀時間)
文/劉光瑩 圖/黃明堂

法商亞東工業氣體日前在台南揭幕全球最大超純低碳氫氣生產設備,將以再生能源電解水取得氫氣。在完工典禮上,來自台積電與美商半導體企業的代表坐滿一整排,連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也特別出席。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氫氣,為何攸關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競爭力?


台積電先進製程的未來 藏在一座台南的氫氣廠
3月18日上午,在台南科技工業區,一座兩層樓高的嶄新廠房外,貼著「水電解室」、「氧氣純化室」,以及許多三角形的警示標誌,乍看是普通的工業廠房,但卻藏著半導體產業先進製程不可或缺的原料。

這是亞東工業氣體廠最新完工的超純氫氣設備,預計以再生能源供電,電解超純水產出氫氣。亞東工業氣體是全球第二大工業氣體供應商、法國液空集團(Air Liquide)與遠東新世紀集團合資,為法國在台投資最大的製造商。

氫氣究竟有什麼重要?關鍵就藏在新聞稿裡的這一句話:

「這些氫氣生產設備將滿足極紫外光微影技術(EUV)應用中,對超高純度氫氣的新興需求,並利用更環保的氫氣製程,支援台灣主要半導體產業客戶對環境與氣候的目標。」

台積電與美商半導體企業都派代表出席

誰是「主要半導體客戶」?應該不難想像。在完工典禮現場,來自台積電與美商半導體企業的代表,坐滿現場一整排位子,不言自明。

但EUV為何會用到氫氣?還要超高純度?

簡而言之,EUV光的產生,是用每秒5萬次雷射光束轟擊液態錫,過程中錫被氣化後容易沉積在EUV的反光鏡上造成霧化,影響製程。因此注入氫氣,與錫結合成氣態的氫化錫,然後被抽出腔體。

根據業界人士估算,台積電第18廠等明年全面投產後,每天的氫氣需求量高達48輛槽車。

因應將來可見的新增需求,聯華氣體也已在南科樹谷園區購置土地,將設立2座以天然氣當原料的氫氣產製設備。

亞東的綠氫廠最不同的一點,就是將向台電購買綠電,以電解超純水的方式產出超純氫氣,生產過程無碳排。



台積電是制程有氫氣,不是要用氫氣發電.
太陽能 風力 水力 比預估少....
所以不只先前的核電廠備用柴油發電機都加入發電,報載今天核三廠1號機也啟動了!
qena wrote:
台電的解釋就是切錯開(恕刪)


就跟你說台電跟政府公然說謊了

事實是因為缺電所以才跳電

現在的政府已經跟共產黨一樣了,公告給大眾的訊息都是經過美化包裝的

而且你不相信,還會罵你
Ronniekuo wrote:
就跟你說台電跟政府公...(恕刪)


既然不相信台電的說法,
這樣的討論,繼續下去還有意義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