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節錄自MSN 汽車版Toyota車廠參與賽車運動的歷史可追溯到1972年的秋天,瑞典人Ove Andersson(前Toyota車隊經理、現任TMG顧問)使用Toyota車輛參加RAC越野賽事。1975年Toyota Team Europe正式成立,1990年Carlos Sainz駕著Toyota Celica 4WD賽車拿下了WRC世界冠軍,1992年他再度封王。隔年Toyota車廠正式收購車隊並更名為Toyota Motorsport GmbH(TMG),1995年因使用不合規定的渦輪增壓器而遭FIA禁賽12個月的處罰沒有讓Toyota興起退出賽壇的念頭,Toyota GT1賽車於1998年挑戰Le Mans大賽,不過Thierry Boutsen、Martin Brundle、片山右京也沒能報回冠軍獎盃。1999年年底,Toyota宣佈為了能專心致力於準備F1參賽計畫,因此退出參加WRC賽事與Le Mans GT1賽事。================================================================以下節錄自 維基百科拉力賽豐田的汽車運動,要數1957年的澳洲拉力賽為首次。當時參賽的是Crown,結果獲得第47位。從70年代開始直至1999年為主,豐田的歐洲車隊曾以Corolla Levin、Sprinter Trueno、Celica以及Supra參戰世界拉力錦標賽(WRC)。在1975年芬蘭的千湖拉力賽初次贏得WRC的冠軍殊榮。之後在1993年及1994年連續兩年奪得最佳車手及最佳車廠銜頭。但在1995年WRC加泰羅尼亞賽站中,被發現違反賽規擅自加裝用以限制引擎吸氣量的組件來作弊,因而被取消1995年的所有積分,以及受到直至1996年為止都不能再參加任何賽事的停賽處分。之後在1997年,捨棄笨重的Celica,換上了由法國籍車手Didier Auriol駕駛搭載了3S-G引擎的Corolla。翌年1998年西班牙籍車手Carlos Sainz從福特過檔而來,以開幕戰的優勝做掩飾,結果勝出兩場,以車廠排名第2位的佳績完結一季。翌年1999年,雖然只勝出於中國拉力賽,但被提名入選,最終相隔5年第3度奪得最佳車廠銜頭。可是,在意大利聖里模賽站前歐洲車隊宣傳將會參戰一級方程式賽車,結果終結了日本最大汽車生產商27年來參與拉力賽的挑戰。賽車(Prototype)1982年在日本舉辦的世界耐力賽,與「童夢」及「TOM'S」共同開發的Celica Turbo C,作為賽車(C組車)參賽。1983年,參與從該年開始舉辦的全日本耐力賽(1987年改稱全日本賽車賽),相繼投入與童夢及TOM'S共同開發的4氣筒渦輪增壓83C(83年)~88C(88年),8氣筒渦輪增壓的88CV(88年)~92CV(92年)。在1987年更開始以豐田車隊的名義參賽。1985年,開始參與在法國舉行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要數最初一台搭載了豐田引擎的機器,該是1975年的Sigma MC-75。雖然也有某幾年沒有參加,但到1999年為止也有參加該項賽事。從1985年至1990年均使用渦輪增壓引擎車參賽,1992年至1993年則使用一台搭載了與當時一級方程式賽車同樣規定,自然吸氣式3.5升10氣筒引擎的TS010參賽,在1992年獲得第2位。1994年把92C-V改裝成94C-V出場,可是遇上同時的保時捷車廠把962C作GT形式改裝,結果只能屈服於這台可說是犯規的962GT手上,最終得第2位收場。至於在1998年至1999年則以Toyota GT-One(TS020)迎戰。豐田雖有壓倒性的機器性能,可是相繼遇上難題最終只以1992的最高成績第2位作結。1992年的世界賽(SWC)以TS010參賽,在第一站意大利蒙扎(Monza)賽道由日本車手小河等勝出。一級方程式賽車從1994年到1998年參與全日本巡迴賽(JTCC),更在1995年參與全日本GT賽(現稱Super GT)。在GT500級別當中,2005年以Supra參賽,從2006年開始將會以Lexus SC參賽。至於GT300級別方面則會以Celica及MR-S參賽。從1996年開始亦參與美國盃賽(American Championship Car Racing),作為引擎生產商。在2002年獲得最佳車手及最佳生產商兩項殊榮。2003年開始,更加參與印地賽車聯盟(IRL)賽事,身為日本的生產商初次在世界三大賽事之一的「Indy500」取得冠軍,在參與IRL的首年即獲得最佳車手及最佳生產商兩項殊榮。可是豐田卻宣佈在2006年會退出IRL賽事,結果只在2005年取得一個杯別結束。另一方面,豐田從2000年開始參與北美房車賽(NASCAR),派出Celica參與NASCAR的Goodies Dash系列賽事。2004年更加是史上首次有新的生產商參與NASCAR最頂級的3項賽事。豐田以Tundra參與Craftsman Truck系列賽事。其後豐田更宣佈在2007年將會以Camry出戰NASCAR裡最高峰的級別,NEXTEL Cup及Busch Series賽事。另外在業餘賽事方面,豐田除舉辦只限Vitz或Altezza車款的「NetzCup」,以及專為拉力賽初學者而設的「TRD Vitz Challenge」賽事之外,還開辦了以培養年輕車手為目的的少年方程式賽事「Formula Toyota」,實行擴大各項目的實力。===========================路過參一咖的分隔線==========================我也不是TOYOTA的擁護者,個人開車十年以上出過事故的,目前就只有TERCEL唯一一次而已!(過彎打滑救不回來)但是,以上資訊輕易地能在網路上搜尋到,這篇文及標題除了刻意引戰之外,還真想不出有何"討論"價值...
audi前年差點翻船,去年輸peugeot,toyota F1的失敗,普遍認為是他家的管理有問題,BMW自己下去搞,說實在的成績也沒好到哪去,Honda也是,自己下去玩除了去年,也沒威到哪去,當然跟toyota比是好一點,你要說BMWHonda的造車工藝差嗎? F1那些老車隊,EX:Ferrari McLaren Williams長時間累積下來的Know How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追的上,看看BMW跟Williams合作Honda跟McLaren合作期間的成績,跟他們自己下來搞 差多少
ckf5983 wrote:真不知道從哪來的說法人類都會盲目的去買大家自以為好的東西但他真的好嗎!?...(恕刪) 不懂車~ 不喜歡改裝車 ~ 不想了解車 . 只想順順開時間到了就開去原廠保養的代步車(只當成會移動的鐵盒)老人 . 新手. 連引擎蓋都不會開 ~ 五油三水 ~ 輪框大小 . 前後懸吊類型 . 根本不知道是啥TOYOTA 就是她們最好的朋友 .. 好不好不敢說 ~ 但不想去搞車改車的大多都是這牌(在台北 該死的小黃也一堆都是 T 牌.. 小黃有多該死就不用我說了)
BMW2007 wrote:不懂車~ 不喜歡改裝車 ~ 不想了解車 . 只想順順開時間到了就開去原廠保養的代步車(只當成會移動的鐵盒)老人 . 新手. 連引擎蓋都不會開 ~ 五油三水 ~ 輪框大小 . 前後懸吊類型 . 根本不知道是啥TOYOTA 就是她們最好的朋友 .. 好不好不敢說 ~ 但不想去搞車改車的大多都是這牌(在台北 該死的小黃也一堆都是 T 牌.. 小黃有多該死就不用我說了) 看完您這番說詞,令我不禁想到Mercedes-Benz在德國!!基本上Mercedes-Benz在德國也是滿街計程車,車價也不貴,也沒啥操控樂趣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