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 小弟只看台灣汽車雜誌的外稿部分...畢竟受到廣告的壓力以及台灣沒有全自製國產車能力的影響台灣汽車雜誌的內容多少還是受到車商的影響若是真的要買汽車雜誌看 我寧可多花一點錢 雖然小弟看不懂日文不過買日本的OPTION ROSSO GQ這三本雜誌來看後兩本光是照片的拍攝手法就值回票價了
skulker wrote:老趙在車狂新天地裡批評車子可是毫不留情面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評雪鐵龍的Xsara.....說這車簡直慢的可以..在TIS可以單手開就夠了,不過空間還可以,拿來當貨車或許適合........從此就被代理商給封殺........ 這就是國內多數汽車雜誌的問題他們除了廣告內文的置入性行銷問題很嚴重每次有新車都會有幾篇讚嘆文(還不只一篇喔)甚至有時做多車比較時數據會讓我覺得怪怪的跟我自己使用上都不一樣(油耗不好,也沒有差成這樣)反而真的說實話寫出內心真正感受的都撐不久
spriggan wrote:汽購:車狂、油狂還有以前大俠輩的作者,讓這本雜誌成為當時最強的雜誌,現在僅存的大概只有史丹佛專欄跟爬格老人-楊X的文章是我現在還看的。當然在裡面風花雪月之餘,也能建立比較正確的改裝與汽車知識。 汽購的史丹福專欄是專業水準很不錯的文章,不過感覺是漫談式的,這個月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即興式的議題,適合已有基礎的人吸收養份的好文章來源。至於爬格老人的文章個人就不是那麼欣賞,感覺就是一個跟車界很熟的人倚老賣老式的油腔滑調,不喜歡這種調性的文章。人車誌是另外一本會主動想看的雜誌,比起國產雜誌那種露骨的置入式行銷的選文方式,我還是寧可看這類國外專業雜誌選文照翻來得乾淨。
我是認為 雜誌 和 台灣 ARTC 一樣 都沒有本錢自己買車來做研究 , 當然只能借 或 紙上研究 --> 還能寫出一大堆 很厲害 .所以 雜誌寫的參考 , 反正現在網路很發達 , 大家都知道 那些車國外有那些配備 .至於 toyota 我是希望國內其他車廠 能有抗衡的能力 . 一家獨大絕對不是好事如果能 兩強 或三國鼎力 這樣良性競爭下我們才能有更佳 c/p 值的車可挑選 .ps. 問下 為何新車安全碰撞要拖到 2008 年才開始要求 . 有人知道原因嗎
大家好像都沒有提到"汽車線上 Auto-Online"這本雜誌之前還有附DVD的試車光碟當期只要有試到我喜歡的車幾乎都會買畢竟有影片看還是最真實的車子的操控優劣馬上分曉不過不久前沒有附DVD之後我就沒買了至於其他的雜誌則是連購買的慾望都沒有站著翻翻就看完了
現在都只看 汽車購買指南 跟 超越車訊 了.原因:汽購的文章鋪陳比較有水準. 當然老臣們立下的汗馬功勞與雜誌本身的風格也是功不可沒.看超越就像是在看車展, 大拜拜, 篇幅多, 夠厚, 雜七雜八都有提到, 你想知道不想知道不用知道都告訴你, 恩, 很適合恩恩的時候看....... 以恩恩的時間算起來, 一本剛好可以撐一個月, 一百多塊, 合理.這樣就知道為什麼我不看 一手, 因為他的價錢太高 (跟超越比起來), 而內容也不見得比超越好, 最主要的是我不喜歡她們撰文的風格. OK, 這個就見仁見智.人車訊? 拜託... 我直接看原文的就好了.其實還有本可以稍稍推薦一下的, 我弟喜歡看的: European Car (好像是這樣吧). 我看過幾本, 還不錯.其實我覺得如果可以追上香港的 "武剛車記" (雜誌名對嗎?) 的水準, 那台灣的汽車雜誌就還不錯.至於那家跟 頭又大 有仇的雜誌我只能夠說..... 真是給他 .........有看過去年底連續三個月狂批頭又大的雜誌就知道, 我說這家雜誌也幫幫忙......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