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雪隧車禍,讓我們重新想想該有的跟車距離吧....

omio wrote:
我想,小貨車爆胎了,這樣的行駛狀況,我不覺得有問題...(恕刪)

不知您有無高速公路爆胎經驗??爆胎下只要不急遽變換車道跟減速
開起來跟平常差不多,但是鋁圈直接壓著胎皮跑震動會比較大
許久之前我在高速公路上時速100km/h右前輪中釘爆胎,胎壁側邊都爆開瞬間沒氣
因為距離交流道只剩下約1km,所以我就慢慢靠邊以80km/h前進,然後下交流道
小貨車爆胎之後開20km/h正常?那高速公路也不需要有最低速限了,畢竟爆胎前他就已經低於60km/h了

至於安全距離,這就要等噶瑪蘭客運跟首都客運公佈影片了
我是覺得不會有到安全距離,首都駕駛還在插管無法說明
噶瑪蘭駕駛一直說前面三台"小烏龜"前方沒車,時速還低於80km/h,
這麼氣憤的說小烏龜,他鐵定也跟很近

防禦駕駛是講要保持安全距離,但除了前面的,後面的安全距離也請抓一下
因為你煞的住也不保證後面停的下來
不要一天到晚說大車從後逼車不保持安全距離,他們在路上就是在賺錢
出事了就沒錢賺,還要花錢修車、賠錢,職業駕駛比一般駕駛還更討厭撞車出事
人家都塞滿後視鏡了,為什麼還要擋人財路呢??
就算真的撞了,大客車至少有10噸重,他可不會受多嚴重的傷,撞上來倒楣的還是自己
理想的跟車距離真的是很重要....
但是要馬上改變所有台灣用路人習慣肯定不可能
只能從看到文章的大大們開始做起吧....
開車上路~安全第一啊~
雪隧的問題....

1. 進隧道有如二線道的賭注,猜錯送你龜車
2. 下雨天 晚上 進隧道 要開大燈 不開跟鬼魂一樣
3. 有人就喜歡開後霧燈 亮到你眼瞎
4. 雪隧因為有12公里長 燈光太暗容易疲勞


這是我開雪隧的感想..
日行者 wrote:
我很認真的想了一下樓...(恕刪)

不過我覺得現在規定不會太長,
因為要至少要考慮到重力加速度和人的反應時間,
只不過現在只要車多時,
安全車距總是變成一些愛超車的傢伙當作超車用,
還有很多車禍也都是因安全車距過短才造成的
當要問如何解決問題時,想要的是意見,而不是偏見!
ken9028 wrote:
不過我覺得現在規定不會太長,
因為要至少要考慮到重力加速度和人的反應時間,
只不過現在只要車多時,
安全車距總是變成一些愛超車的傢伙當作超車用突然插進來

我也認同


時速 100km /h = 100000m/3600s = 27.7m / s

50公尺,兩秒不到就撞上去了

看到、反應、產生煞車行為

就已經快一秒了


50公尺會太少嗎??


而,插入他人的安全車距,印象中是有罰則的

晚點找一下條例


先分享,優異的新車的 100-0 煞車能力
http://reviews.xgo.com.cn/19/198345.html
omio wrote:
雖然完整的車禍過程,...(恕刪)


看你整篇文章都在怪別人

肇事的明明就是民眾
每次總是會有人出來說政府又怎樣怎樣


時機麥麥
連政府都難當

別本末倒置了
車距是研究過的
90/2=45 保持45+5
懂?
重點是規定每個人都一定遵守?



新聞隨便說說你隨便信信

Ronza wrote:
隧道內景色單調,當大家都以80km前進時,很容易產生速度麻痺~
當前車突然減速到20km以下,反應不及就撞上去了~

此案爆胎車輛沒被波及,他往路邊靠而不是再往前到避車彎停車~
結果讓之前已慢速行駛而緊跟的大客車為了閃避,而讓後方另一輛撞上。

這位大大的想法讓我有個新點子
如果能夠在隧道內旁邊的牆壁進行大面積彩繪
或是適當的設置一些LED裝飾
不知道是否能夠提供汽車駕駛更實際的速度感?

巴啦巴啦碰! wrote:
看你整篇文章都在怪別人

肇事的明明就是民眾
每次總是會有人出來說政府又怎樣怎樣


時機麥麥
連政府都難當

別本末倒置了
車距是研究過的
90/2=45 保持45+5
懂?

新聞隨便說說你隨便信


只看到點,看不到面

是我對你的看法


我本文並沒有引用新聞描述的內容

我只說了很單純的一件事情:「安全車距」


政府不管,放任民眾,產生傷害,家庭破碎

你說,是肇事者的錯,關政府什麼事情?? 政府難為??


不知道怎麼發生的
不過高速公路有大客車會依照大客車速限行駛嗎?
答案是不會...反正測速照相分不清你是大車小車一律都超過110以上才拍

有開過國道的應該都有經驗
你已經110~120 旁邊大車還比你快

據說這次隧道內硬體壞不少
有得玩了

這次行車紀錄器和車速紀錄器應該都燒光了吧
比較好奇當時速度

omio wrote:
大哥兩台車保持一定的...(恕刪)


小弟小學沒畢業 所以沒次開八卦山 隨著速限80 卻一直追到前車 直到向下至70 甚至60 所以前方車輛是?!

既然這樣 "保持" 在台灣道路上 誰能?!

以目前在國道爆胎的事件 哪個不是輪胎使用過久 造成輪胎壁龜裂

因長時間行駛 導致內部溫度上升空氣膨脹 胎必無法承受導致爆胎

小弟本人愚痴 開車四年 隨時注意 輪胎 車況

比不上廣大的民眾開車幾十年 大家遇到的狀況都有 那為什麼國道最常出現的是胎?!

現在時機歹歹 輪胎商溝工減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