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車也難逃一劫,IIHS推出超嚴苛撞擊項目

明明Acura TL就是從邊邊削過去的

根本就沒有真的有碰到大樑

以後大家就做這樣子的車就好啦

這樣也可以得G??
曙光女神的寬恕 wrote:
Volvo 有好成績...(恕刪)


這次是先測較豪華的品牌,晚點會測大眾化的CAMRY , ACCORD , FUSION等等...

ACRUA TL跟VOLVO S60是這次表現最好的車款,很可惜台灣沒引進TL,但至少有S60...

bestalfred wrote:
剛剛也在youtub...(恕刪)


3系列好像沒有想像中的差
硬底子的BMW仍有維持一慣作風 車頭最小潰縮程度 至少比其他牌都優秀 也比S60縮的少
分數VOLVO比較高可能跟氣囊炸開時的包覆性有很大關係

我覺得壠型骨架的硬度上BMW還是很好 不過LEXUS也是有一慣豐田車的風範 軟綿綿
blhsing wrote:
是這樣嗎?那為什麼2...(恕刪)

沒對其最佳化不代表測出來就會差,畢竟對某部份撞擊的強化對於整體結構也是有加強
不然您也可以看一下2012 Model的Camry車頂剛性測試
無論Peak force跟車重比值都低於上一代車款,但還是高於車重比值的4倍
就可以知道上一代車款的高數據是"無心插柳"的成果
而這一代車款看起來就是有經過"最佳化"設計,最重的Hybrid車款的車重比值就只剩下4.29倍
除非他有對Hybrid再強化車體,不過看起來並沒有

另外,我也沒有針對某一家車廠,畢竟各車廠都使用有限元素法對車身結構最佳化
目前的這個測試比較慘的車款前輪都直接壓進車身內,而車輪彈出車體之外的車款表現都較佳
大部分車款假人受傷較慘的部分都是腳部(lower leg &foot)也顯示這個問題
所以要破解這個撞擊測試的方法已經呼之欲出了,就是修改前懸吊的設計......
讓它有潰縮折點或是在懸掛系統跟大樑的接點上有連動
在車身大梁壓迫到某處時會將前輪往車外推避免車輪壓縮進車內
就如同避免引擎壓縮至車內的設計一樣,反正考題在那邊,就是新的工程問題
並不難解決,各車廠的修改版設計馬上會出現在Model 2013的車款上
所以等到IIHS將這個測試列入的時候,撞出來的結果絕對又是大家都是Good......
美國人跟歐洲人做車子做了百年之後才發現, 原來他們做的車子都比亞洲區廠牌的車子重且耗油
現在開始追究原因吧~~

S60撞到撕裂到A柱後就整輛車跳開, 可見A柱後車室的車體剛性一定很可觀, 相當有可能是硼鋼鋼架
有錢也要來買一台..

nsr250no1530 wrote:
L牌的受測結果滿江紅...(恕刪)


把它當成TOYOTA你比較不會難過
VOLVO的安全性最好阿

可是最近的車型實在不討喜 在路上看到VOVLO的車都覺的無言

alec1 wrote:
明明Acura TL...(恕刪)


他們定義應該是以前輪框外距離之比例去算的
有些大樑設計比較外面的也許比較吃香
可能acura的大樑比較裡面, 占不到便宜

我覺得這個撞擊規則真的訂得不錯, 直接朝正面最脆弱的地方撞
畢竟最壞的狀況下有最好的準備

玫瑰花瓣 wrote:
總共對11款美規20...(恕刪)


多謝版大分享...很實用的評比....
只是很好奇...不知道我們台灣的國產車拿來做這項測試....結果會如何....
新的測試真的很可怕, 不過測試結果優良的車有幾個共通點, 
1. 受撞邊前輪都是斷掉的狀態
2. 因為這樣所以車子撞擊後都繼續往前, 衝擊力被分散掉了

Acura TL


Volvo S60



測試結果不好的車的共通點就是相反過來, 力量完全承受在駕駛側A柱, 車子也幾乎側停在撞擊點旁
BMW 3


Lexus IS


MB C



改善方向在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