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超跑時代來臨 誰說油電車跑不快

taisan.wu wrote:
油電版的Camry都是CVT變速箱

豐田油電車的e-CVT跟汽油車的CVT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Daniel Blue wrote:
其實超跑買主會在意油耗的應該不算多
主要會去在意油電系統是為了時髦或環保

而超跑製造廠會開發油電車也不是因為買主需求
或是為了環保
而是為了美國市場這塊全世界最大豪華車及超跑市場
(恕刪)


個人認為是 yes 和 no. 其實,也許是 toyota在油電技術上,說服了歐洲車廠油電的‘前景’。
經過40年的研發,傳統的架構已經到達極限了。如果你仔細研究今年的三台超跑,除了環保,滿足(未來)油耗規定,時髦,等等,我覺得,實際上大家都感覺到,其實hybrid 是突破現狀很好的一個做法。譬如,這裡介紹的很清楚,Porsche 的設計,使用全電在前輪,油電在後輪,這樣不但大大簡化了整個傳動系統的複雜度,也增加了彈性和力道。 否則怎麼能輕易的破了40年沒人可破的7分鐘記錄。而918 spider 的‘平均’油耗竟然是 1公升33公里!!

個人覺得,現在整個汽車工業正在真正的看待一個‘轉型’到即使不是全電,也最起碼不是全油的未來。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國際油價軟趴趴。。。至於鬼島的油價還是歷史高,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PS. 順便補充一下,P1 和 918 今年在對幹 (口頭上,和 賽道上)。結果好像P1 輸的蠻慘的。。
到底還是薑是老的辣,918的工程師也不會愧對Dr. Porsche 最初第一台電動車的美譽!有興趣的可以自己google 一下。

雖然我買不到也開不到

但是BMW i8算是超跑嗎???
Sweet Macaron wrote:
雖然還是買不起,但看...(恕刪)


第一台嚴格說起來是Kers系統吧...跟所謂真正的油電是兩碼事...
問題是誰說過油電車跑不快?這是樓主自己有被害妄想症吧.................
nandv wrote:
經過40年的研發,傳統的架構已經到達極限了。如果你仔細研究今年的三台超跑,除了環保,滿足(未來)油耗規定,時髦,等等,我覺得,實際上大家都感覺到,其實hybrid 是突破現狀很好的一個做法。譬如,這裡介紹的很清楚,Porsche 的設計,使用全電在前輪,油電在後輪,這樣不但大大簡化了整個傳動系統的複雜度,也增加了彈性和力道。 否則怎麼能輕易的破了40年沒人可破的7分鐘記錄。而918 spider 的‘平均’油耗竟然是 1公升33公里!!

個人覺得,現在整個汽車工業正在真正的看待一個‘轉型’到即使不是全電,也最起碼不是全油的未來。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國際油價軟趴趴。。。至於鬼島的油價還是歷史高,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PS. 順便補充一下,P1 和 918 今年在對幹 (口頭上,和 賽道上)。結果好像P1 輸的蠻慘的。。
到底還是薑是老的辣,918的工程師也不會愧對Dr. Porsche 最初第一台電動車的美譽!有興趣的可以自己google 一下。


傳統架構是不是到達瓶頸
其實眾說紛紜
以2014GTR NISMO來說
紐北跑道雖然沒破7分
但也到達可怕的7分8秒
但看看規格
很難想像是這樣的成績
不到600馬力
車重在經過碳纖維構件減重後仍然超過1650KG
0-100KM/H加速低於2.7秒
但售價低於20萬鎂
如果
加上10萬鎂成本加以調教或配上更多碳纖配件
(但售價可能跟著上調10萬鎂)
7分或許不是不可能

至於918平均油耗
如果實際上路能有一半測試值
那就已經是驚人表現了
畢竟現有油測規範
都是針對純油車測試所設計
受測車輛先充飽電
短程測試中
純電行駛比例高
真的是單純測試值
(有興趣可以自行估狗一下油電車或電油車或純電車測試法規漏洞在哪
關鍵字NISSAN LEAF)

世界原油藏量絕對比你我想像高
光是美國頁岩油藏量就夠美國使用200年了
會有一堆超跑發展油電
重點還是為了進入美國市場
畢竟2025年馬上到了
咖啡法要求的油耗,不是純油引擎超跑可以達到的
要進入美國市場
就得想盡辦法
油電系統在現行油耗測試法規下
是最快的方法之一

油電還是有其市場
但環保只是商業宣傳的手法之一
如果連製造過程及廢棄電池處理算進去
是不是真環保還很難說

個人更看好電油車
因為引擎設計只需要維持最佳發電效率轉速即可
不需考慮引擎轉速功率輸出與引擎反應
燃油效率與發電效率轉換會更好
與輸出端連結也更簡單
理論上單就節能考量會比油電好

但市場決定一切
無法進入美國市場
才是逼使超跑發展油電的最主要決定因素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老實分這些都是雙動力驅動的車子
裝兩個引擎會跑的比一個引擎還慢嗎?

Sweet Macaron wrote:
雖然還是買不起,但看...(恕刪)
勁揚丫德哥

4399218 wrote:
老實分這些都是雙動力...(恕刪)


雙引擎驅動的車輛其實還真的有
大多是概念車或改裝車
雷諾5就玩過了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Sweet Macaron wrote:
雖然還是買不起,但看...(恕刪)
最了不起還是美國的Fiker karma 不曉得他將來會不會釋出技術
Daniel Blue wrote:
但市場決定一切
無法進入美國市場
才是逼使超跑發展油電的最主要決定因素
(恕刪)

現在讓你算2014年,距離2025年還有11年…
車商為了規避11年後的法規,所以“現在”一窩蜂都在賣油電超跑…
這個邏輯真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