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車與電動車背後的車廠戰略思維


id1191876 wrote:
先回答你這個問題好了...(恕刪)


不了解食品相關產業的公司。。。
就吾人的了解,氫燃料電池車應該是提煉氫後,加入儲氫筒後,藉由化學反應產生電力驅動馬達,可謂用化學能產生電力後驅動車輛。而電動車則為充電進入電池後,電池電力直接驅動馬達而驅動車輛,如果快速充電技術出現後(5分鐘充滿),電動車是否會比氫燃料電池車占優勢?因為民眾有機會在家中或賣場或加電站進行充電,不必一定要到加氫站補充燃料,另外,快速充電站的建構是否會比加氫站來的安全呢?請各位先進就教:)
電動車在接下來的10年以內基本上是個假議題。

電池技術已經存在很久了,雖然容量還是充放電時間有著明顯的進步,但要用在車子上的風險目前還是比傳統汽油來的高,看看Tesla燒車的比例就知道,如果Tesla賣掉的數量跟任何一家車場規模相近,那燒掉的數量就會堪比一些超跑車廠。如果你再細看Tesla,撇開中空檯一塊超大螢幕,整個的構造跟傳統汽油車還是很接近,但傳統汽油車受到引擎跟變速箱的限制才必須做出這個樣子,電動車只需要找地方放電池,馬達甚至可以用輪內馬達,但是Tesla完全沒有太多實質上的創新,還是在傳統汽車的思維下製造汽車,我實在看不出來Tesla的特殊之處。

而且隨著內燃機的燃燒效率不斷精進,電動車對於消費者的誘因還是不夠明顯,所以在現在去討論什麼快速充電還是燃料電池,還不如討論iphone10s會實際一點。

至於車廠的戰略思維,依照我們公司到2020年的產品開發計劃,混合動力跟傳統內燃機的比例一樣在30%:70%,電動車基本是0,所以我說10年內都是假議題,因為沒有一家想活著的車廠會投入太多資源搞這件事情,順帶一提,我目前服務的公司是全世界做出第一台電動車的車廠,所以已經被玩過一次了,不想再玩第二次。電動車以現在的技術來說唯一的難度就是電池,其他部分都很成熟,但電池真的只能靠時間來拖,看得見的技術都無法很有效的突破。

有一點反而是很有趣的,約莫在開發出全球第一台電動車的時候,豐田則賭在混合動力,過了20年,豐田徹底的領先所有車廠,所以現在所有車廠都不敢再賭單一路線,5年前日產還信誓旦旦的說,混合動力不是主流,電動車才是,花了大筆錢開發了Leaf,現在呢??日產趕緊再把資源回歸到混合動力上,再不回來,車子都不能賣了。包含豐田在內,現在也都在嘗試不同的動力策略,連渦輪都已經重新推出來,當然不能放過已經投不少錢的燃料電池,但你說豐田敢像20年前一樣專注在混合動力嗎?絕對不敢了!
ThomasLin wrote:
電動車在接下來的10...(恕刪)


沒有錯

未來30年就是混合動力的天下

目前全球的電池產能完全撐不起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其產量最多進入公共交通領域

而氫能源車的未來,現在八字都沒一撇,產量都沒有,完全是剛進入長達可能10-20年的實驗期而已

未來10-20年的氫能源車的市場保有量,估計連電動車的一半都不到
會需要十年嗎?

我試駕過Tesla Model S

我覺得貴車廠五年之內拿不出像樣的電動車

完全就會錯失電動車的爆發期耶

你說得有些點我實在不太同意

可能是從業人員跟消費者認知不同

現在TESLA已經在全美國佈滿充電站

甚至開始向海外佈建(大陸,香港)

也跟Panasonic合作建超大電池廠

跟新計畫平價版 Model E (Model III)預計2017出來,售價35000鎂起

畢竟Tesla目前貴主要就是電池產量規模不夠大

不過Tesla充電是免錢的也就是說一輩子不花油錢

算一算只要車價能降下來可是非常有誘因的至少在北美市場

人家可是一步步向前在走

其他車廠也不要罵人家沒創新又偷研究人家開放的專利啦

總之希望電動車早日普及囉

ThomasLin wrote:
電動車在接下來的10...(恕刪)

dongmark wrote:
不了解食品相關產業的...(恕刪)
whateveroioio wrote:
會需要十年嗎?我試駕...(恕刪)


現在全球所有電池工廠10年計劃加起來的總產能

不會支撐超過100萬台純電動汽車

也就是說10年後

10年後電池產能能支撐起來的電動車最多100萬台

目前全球汽車銷量每年接近1億台

自己算差距

能多普及

再跟說你一個數字

中國國家電網已經在所有主要高速路上建設汽車充電站了,汽車充電站普及全國範圍

建造效率相當高

未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會破1800億人民幣

但現在問題也是很突出的

瓶頸很大

比如特斯拉現在中國訂單已經超過一萬台,交貨期已經推到2017年

中國2013年汽車年銷量超過2200萬台,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

2200萬和1萬差距保有量知道有多大嗎?

想普及,想推廣

也快不了

有銷量也來不及生產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國了

但能供應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鏈形成產能也很困難

whateveroioio wrote:
會需要十年嗎?
我試駕過Tesla Model S
我覺得貴車廠五年之內拿不出像樣的電動車
完全就會錯失電動車的爆發期耶
你說得有些點我實在不太同意
可能是從業人員跟消費者認知不同
現在TESLA已經在全美國佈滿充電站
甚至開始向海外佈建(大陸,香港)
也跟Panasonic合作建超大電池廠
跟新計畫平價版 Model E (Model III)預計2017出來,售價35000鎂起
畢竟Tesla目前貴主要就是電池產量規模不夠大
不過Tesla充電是免錢的也就是說一輩子不花油錢
算一算只要車價能降下來可是非常有誘因的至少在北美市場
人家可是一步步向前在走
其他車廠也不要罵人家沒創新又偷研究人家開放的專利啦


Tesla的確很好,但你有看過價格嗎?在中國一台要80萬人民幣,在北美一台要8萬美金,你覺得手上有10萬美金預算要買車的人是為了用更便宜的電?至於Model E,就等2017年假如Tesla還沒倒閉還是被收購以後我們再看看他能不能做出來35,000美金還有續航里程超過300KM的電動車吧!

不是看衰Tesla,只是Tesla實在沒有太多領先的地方,他厲害的地方在於行銷跟公關,Tesla真正領先的地方是在電池組的運用上,讓他比別人的用電效率更高一點,但還是受制于電池的價格跟容量,講句實在的,不用主流車廠,只要能做底盤的廠家,給他一塊這麼大的電池,他一樣可以做出類似Tesla的車,只是沒有品牌跟知名度,你不會去買它而已。所以之前比亞迪才敢口出狂言,做Tesla是分分鐘鐘的事情,而且一旦Tesla跟Panasonic電池做起來,不要忘了Panasonic電池可是豐田的子公司啊,但你有聽到豐田一頭熱的往電動車跑嗎?理論上當Tesla真做出35,000美金的電動車續航300km,那豐田可以做出只要20,000美金的混合動力,單用電池可以跑100km,然後用汽油跑完剩下的800km。到時候你會選擇每次充電要花上1小時的純電動車,還是選擇運用現有加油站資源的混合動力或是增程式電動車?

電動車的普及不在充電站的數量而在充電速度上,在接下來的5年內都看不出來充電速度可以明顯變快,即便Tesla的快速充電都要花上15分鐘以上,跟加油的速度比起來還是差很多,所以註定Tesla是玩具,而不是一般人的交通工具。

我當然看過價格阿
不然我幹嘛要列Model E
我要講的重點在十年這個點
照我原本回文的那一篇
車廠規劃十年內百分之百沒有電動車
我個人覺得這不合理
當然這是我個人意見啦
又沒強迫大家接受
你覺得人家做不出來你就當Tesla在做夢
有種人家2017真的做出來你就到2024都不要做純電動車
那我就沒意見
到時候就算別的車廠推出你也別推出阿
死守油電混和車10年
說話要算話阿
大家2024見真章囉

ThomasLin wrote:
Tesla的確很好,...(恕刪)

Cloudy Shiau wrote:
感謝分享所以燃氫內燃...(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