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10 wrote:
手排沒有OD這東西,你四速手排最後一檔也可以小於1

抱歉,我不是想再拿你這一句話抬槓。
只是想討論一下變速箱設計的原理。然後回到主題。
輸入輸出齒輪比,在不是以齒輪傳輸的汽車叫齒輪比有點怪,雖然是等效的東西,但統稱為變速比可能較恰當。
若忽略掉功耗損失,變速比就是扭力比。變速比大於1,從機械角度看,就是放大扭力的意思。
為什麼要放大扭力?因為汽車在加速,上坡或荷重時要有更大的扭力才能跑得動。
汽車從靜止到正常速度,可以叫加速階段。
在加速階段,需要放大扭力來幫忙加速性能。尤其在零速起跑要最大的扭力,速度越快扭力放大可以逐漸變小(這個涉及到動靜摩擦,滾動摩擦和慣性的物理,要討論篇幅太大,就容我略過)。
直到常速,不必放大扭力為止。不放大扭力的變速比就是1。
所以汽車設計上,除了特殊特殊場合用的檔位,其末速檔位(以下稱標準末速檔)的變速比大都是約略為1(說"約略"免得又有人拿0.9x或1.0x來炮我^^)。就是說到了標準末速檔,扭力就沒有放大了。
至於第1檔的變速比就有較大的差異,這是和汽車重量,起動加速性能等等的考量有關。
那第1檔和標準末速檔間要加幾個中間檔位,就和疏密齒比有關。中間檔位越多,在不同速度加速時有更切合的檔位使用。
以上是指一般汽車為什麼標準末速檔的變速比約為1的原由,當然有一些汽車為了特殊行駛目的,會徧離這個原則(例如比賽車,壓路起重等車款)。
前面提到的"除了特殊場合用的檔位",最常看到的就是超比檔(知道我講什麼就好,不要再做名詞之爭了)。
它不但沒有放大扭力,反而把扭力變小,這是利用汽車在高速時的慣性作用,即使變速比小於1仍能維持其高速(因為慣性作用的幫忙)。
所以它是一個特殊場合使用的檔位,基本上也不是作為加速用的檔位(要加速也只能緩慢加速,不能急踩油門),也不適宜在上坡路段使用(上坡會需要額外的扭力,即使有高速慣性的幫忙,一定的坡度就會使超比檔的扭力不堪負荷)。
這是我在2樓討論本議題時把它排除的原因。<--終於回到本議題了

本樓網友提出的一些心得或比較表,其實都不是很客觀的論述或數據。
因為比較兩者省油的條件都未列出來。
什麼樣的測試環境,測試程序都沒有,光有數據沒什麼說服力?
真正要比,就要在相同的環境,測試程序才有客觀的論證。
例如在實驗室,相同的車種(只有自排,手排不同),相同輪胎摩擦系數(車輪架在滾動軸上),然後在幾秒內加速到幾公里/小時...。
等等,自排比較沒問題,手排車還涉及不同人,或加速手法不同其耗油也會不同。
所以很難比較...
或許拿自手排(就是有自動換檔的手排機構的車子)來比較,會客觀些。喔,不是客觀,是數據會比較一致
但...那一種車比較省油,是要比一般人平均開車的耗油還是理想下的耗油?
真是有點難比下去了。
所以終歸一句,只能說自排在傳輸上會比手排多耗損一些功率,這在耗油表現上會比較吃虧。
如果一個開車能手以省油為目的去開手排車,應該會比開同車款的自排車省油一些。
(但隨著自排車技術的精進,這也不是絕對)
其它林林總總其它的條件,就很難比了。

樓主原來的疑問是:自排電腦換檔時機(轉速)比人腦還差?
因為省不省油不只是在正確的換檔時機(電腦總比人腦正確是沒錯),所以
最後還是回到我二樓的結論,應已回答到樓主的問題,因為傳輸損耗,中間檔數的不同,是手排比自排"可能"比較省油的原因。
這應該是最十拿九穩的答案了吧?

Cvt好像可以1200轉自動換檔。手排是想幾轉換檔就換檔。我車最低1000轉才能換。手排車省不省油和噴油嘴孔徑有關。當然自排也是。最省油的轉速幾乎都在900-2000轉之間且在最高檔位時。阿提斯跑高速省油是因為它2000轉時速就有100了。當然省油。噴油脈衝最多也在4-6ms之間。

macjoe1028 wrote:
手排車省不省油和噴油嘴孔徑有關。當然自排也是。...(恕刪)

議題是比較手排或自排的耗油,這已經夠難討論了。
噴油嘴在手排或自排都有的東西自不在比較範圍內。

sunyearhuang wrote:
議題是比較手排或自...(恕刪)
手排在市區一定比較省。我覺得同樣一台菱帥4at自排和手排疏齒。時速100都在2500轉。且里程數都一樣情況跑高速。油耗應該都差不多
majestyboy wrote:
KIA油耗成績造假,遭美政府罰款107億台幣殷鑑不遠.

再加上最近福斯排氣造假被抓包,

我是不相信這三大車廠連美國政府都敢騙啦~

如果有圖也是假象,那我真的好奇,甚麼才是真相??


我之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你要選擇相信車廠你就去信吧,原因我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我不會阻止一個人做傻事的,我還會幫忙他做跳樓準備~
Silent Impact wrote:
OD檔是不分自排手排吧
只是自排因為是Automatic
所以才需要OD off
或者以前Civic切到D3也是同樣意思
OD檔要算一個檔沒錯
而且手排比較不習慣用這個詞
但定義上仍是超比檔,人家沒有講錯


那等那天車廠在第五或是第六檔上面打上OD我們再來談,這不是你爽怎樣叫怎樣叫~
sunyearhuang wrote:
不是只有我這樣掰喔!舉幾個別人掰的
http://www.2ch.com.tw/c_detail_more-113.html
提到:OD檔即為所謂的over drive 檔,也就是超比檔,通常是自排車種的第4檔或是手排車種的第5檔。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509000011KK01004
提到:現代轎車變速箱的最高速檔不論是手排的第5檔或自排的第4檔都屬於OD檔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9%8B%E5%8B%95%E8%AE%8A%E9%80%9F%E5%99%A8
提到:手動變速器...齒輪比小於一的省油檔稱為超比檔(overdrive)

看一個手排實例:
http://www.bmwcct.com.tw/forums/archive/index.php?t-23673.html
提到:以 E36 車型來說,全車系所配置的手排變速箱...只是六前速變速箱多出了一檔,其編號中 S6S 的“S”即表示超比檔(over drive)

是可以這樣設計,但我沒見過這樣的車。
你可以舉個例,有那個四速手排的最後一檔是小於1的嗎?(0.9x的不算,那太接近正常的1)

那請教你的 OD 的定義是?


也有手排車最終檔齒比沒有小於1的,那你要怎樣叫?這不是誰誰誰講了算,這是車廠定義說了算,等那天你看到手排車五檔或是六檔上面沒寫5/6,改成寫OD我們再來談~
sunyearhuang wrote:
抱歉,我不是想再拿你這一句話抬槓。
只是想討論一下變速箱設計的原理。然後回到主題。
輸入輸出齒輪比,在不是以齒輪傳輸的汽車叫齒輪比有點怪,雖然是等效的東西,但統稱為變速比可能較恰當。
若忽略掉功耗損失,變速比就是扭力比。變速比大於1,從機械角度看,就是放大扭力的意思。
為什麼要放大扭力?因為汽車在加速,上坡或荷重時要有更大的扭力才能跑得動。
汽車從靜止到正常速度,可以叫加速階段。
在加速階段,需要放大扭力來幫忙加速性能。尤其在零速起跑要最大的扭力,速度越快扭力放大可以逐漸變小(這個涉及到動靜摩擦,滾動摩擦和慣性的物理,要討論篇幅太大,就容我略過)。
直到常速,不必放大扭力為止。不放大扭力的變速比就是1。
所以汽車設計上,除了特殊特殊場合用的檔位,其末速檔位(以下稱標準末速檔)的變速比大都是約略為1(說"約略"免得又有人拿0.9x或1.0x來炮我^^)。就是說到了標準末速檔,扭力就沒有放大了。
至於第1檔的變速比就有較大的差異,這是和汽車重量,起動加速性能等等的考量有關。
那第1檔和標準末速檔間要加幾個中間檔位,就和疏密齒比有關。中間檔位越多,在不同速度加速時有更切合的檔位使用。
以上是指一般汽車為什麼標準末速檔的變速比約為1的原由,當然有一些汽車為了特殊行駛目的,會徧離這個原則(例如比賽車,壓路起重等車款)。
前面提到的"除了特殊場合用的檔位",最常看到的就是超比檔(知道我講什麼就好,不要再做名詞之爭了)。
它不但沒有放大扭力,反而把扭力變小,這是利用汽車在高速時的慣性作用,即使變速比小於1仍能維持其高速(因為慣性作用的幫忙)。
所以它是一個特殊場合使用的檔位,基本上也不是作為加速用的檔位(要加速也只能緩慢加速,不能急踩油門),也不適宜在上坡路段使用(上坡會需要額外的扭力,即使有高速慣性的幫忙,一定的坡度就會使超比檔的扭力不堪負荷)。
這是我在2樓討論本議題時把它排除的原因。<--終於回到本議題了笑

本樓網友提出的一些心得或比較表,其實都不是很客觀的論述或數據。
因為比較兩者省油的條件都未列出來。
什麼樣的測試環境,測試程序都沒有,光有數據沒什麼說服力?
真正要比,就要在相同的環境,測試程序才有客觀的論證。
例如在實驗室,相同的車種(只有自排,手排不同),相同輪胎摩擦系數(車輪架在滾動軸上),然後在幾秒內加速到幾公里/小時...。
等等,自排比較沒問題,手排車還涉及不同人,或加速手法不同其耗油也會不同。
所以很難比較...
或許拿自手排(就是有自動換檔的手排機構的車子)來比較,會客觀些。喔,不是客觀,是數據會比較一致微笑
但...那一種車比較省油,是要比一般人平均開車的耗油還是理想下的耗油?
真是有點難比下去了。
所以終歸一句,只能說自排在傳輸上會比手排多耗損一些功率,這在耗油表現上會比較吃虧。
如果一個開車能手以省油為目的去開手排車,應該會比開同車款的自排車省油一些。
(但隨著自排車技術的精進,這也不是絕對)
其它林林總總其它的條件,就很難比了。

樓主原來的疑問是:自排電腦換檔時機(轉速)比人腦還差?
因為省不省油不只是在正確的換檔時機(電腦總比人腦正確是沒錯),所以
最後還是回到我二樓的結論,應已回答到樓主的問題,因為傳輸損耗,中間檔數的不同,是手排比自排"可能"比較省油的原因。
這應該是最十拿九穩的答案了吧?


齒比小於一是近代車子才有的東西,主要是為了過油耗法規,同時配合高速長時間的行駛,但市區根本沒太多改善空間,只能從高速下手,所以將齒比縮到小於一,讓平均油耗看起來很漂亮,其實都是高速在省油,高速時引擎轉速從一般常見的2500-2800轉,降到1800-2200轉之間,但這種齒比只能在平路或是下坡使用,完全不具備爬坡能力,而且需要電腦重新調整供油,這需要多方面配合,不是手排自排的問題,手排與自排間的熱效率已經決定了兩邊誰比較省油,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定律,即使效率高達90%的雙離合器變速箱,對手排也只能甘拜下風,因為你的左腳跟右手,把液壓幫浦、電磁閥跟扭力轉換器消耗的功給人類處理了~
DC10 wrote:
也有手排車最終檔齒比沒有小於1的,那你要怎樣叫?這不是誰誰誰講了算,這是車廠定義說了算

我有說手排車的終檔齒比一定小於1嗎?沒有就是沒有超比檔。就這麼簡單!
至於你不喜叫over drive或超比檔,要叫S檔(是這麼叫的)或俗一點的叫高速檔也OK。
重點在於叫的是同樣的東西:扭力放大比小於1!
汽車若有有一個扭力放大比約0.7~0.8的檔位,其用途都是在高速下無其它負載(如爬坡)下使用以達省油目的。
這功能叫什麼不重要,它可能存在於自手排就好!
我以前在汽車零件工廠,都是叫Over Drive或超比。只要不否認手排車也可以有這功能,你愛叫什麼隨你,我沒意見,但要別人聽得懂。

DC10 wrote:
那等那天車廠在第五或是第六檔上面打上OD我們再來談,這不是你爽怎樣叫怎樣叫~...(恕刪)

自排車變速箱上通常也沒打OD喔(至少我沒看過)。但沒打不表示沒有OD檔位吧!
OD是打在OD開關上,手排沒這個開關(因為不需要),當然不會在不存在的開關上打OD。
已經給你那麼多稱呼手排車末檔為OD檔的連結了,你還要堅持OD只是我自爽自叫嗎?

手排車掛五檔1200-2200轉爬交流道那種坡都還爬得上去。爬山路那種超抖坡掛五檔是不可能爬上去的。坡度差別很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