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光環漸失,各廠開始發功

這就要看Tesla有沒有正確抓到誘因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就像以前蘋果怎麼跟過去其他賺大錢手機大廠抗衡一樣

以手機外行人所知,Nokia還在龍頭時代就有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

但最後敗在堅持獨自不好用的系統,結果就從此一蹶不振

借用歷史,老店就算開始發功,但能不能真實抓到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並不會跟上歷史的教訓,依然還是很大疑問。




A1drich wrote:
你突破盲點了......(恕刪)


美國人思考電動車的方式,比較傾向於每晚在家充電,晚上離峰電價便宜,同時可幫助電廠發電穩定,不用一天上下起伏很大,是雙贏。電廠發電很大一部分被浪費掉是因為電力無法儲存,今後電動車普及則有了儲存電廠電力的媒介,可以用電力價格引導大家充電的時間。這樣電廠運作的成本也會降低,這是一個完整的考量。

台灣廢核之後為何續推電動車,這樣的邏輯我不是很了解,缺少了核能基載,利用電動車電池儲存多餘電力似乎變得不再需要。將來政府的規劃(?)好像是要用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那麼為何不趁機發展天然氣車?考量整體的能源政策而不是東貼西補。

另外我個人很反對gogoro不是反對電動,而是反對機車。機車每年傷亡造成社會成本太高,看起來像是個便宜的交通工具其實背後成本很高。很多原本已不富裕的人因車禍傷殘,因而將貧窮傳給下一代。政府應該要像台中市一樣把預算拿來補助大眾運輸系統,不補助電動機車。

台灣廢核之後為何續推電動車,這樣的邏輯我不是很了解,缺少了核能基載,利用電動車電池儲存多餘電力似乎變得不再需要。將來政府的規劃(?)好像是要用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那麼為何不趁機發展天然氣車?考量整體的能源政策而不是東貼西補。(恕刪)


台灣火力發電佔了總發電量78%以上,火力發電才是台灣的基載發電...
內湖這邊越來越常看到特斯拉了,昨天在汐五高被一台直接刷卡,跑的真是快,一下子就看不到車尾燈,台北這邊有很多特斯拉充電站了嗎,各大加油站有沒有打算跟特斯拉合作呢?

alumic wrote:
請問,電池的容量提高,而續航里程卻減少?

有人可以解釋一下,這是什麼邏輯呢?

若減少電池的使用量來達到成本降低,但車重也應減低,續航力應不致於大幅減少。..(恕刪)


因為總數量減少了~所以成本也減少

續航力多寡是為了與高階車做出區隔喔


samspan0224 wrote:
缺少了核能基載,利用電動車電池儲存多餘電力似乎變得不再需要。..(恕刪)


這樣才需要喔 ! 減少了發電

更需要有能利用夜間離峰電力的產品

不論是電動汽機車~甚至TESLA出的儲能產品 POWERWALL

可以參考澳洲所建立的電池廠

https://technews.tw/2018/01/30/tesla-powerpack-south-australia/?utm_source=fb_tn&utm_medium=facebook



jerryho282 wrote:
電池數量多,當然電...(恕刪)


這是電動車的特性 並非她想要的結果 你可以想成這是噱頭

目前特斯拉的馬達皆是台灣生產 成本也已經公佈可自行尋找

如果你不想要那些性能數據 特斯拉可以降低市售車1000美金的金額

來達到你一般普通車的數據 你接受嗎? 笑死

crazybirdyman wrote:
你去加油站排隊,願意...(恕刪)


當然不願意,可是怎麼消滅油車?

MEGADETH2 wrote:
https://zh...(恕刪)


你要不要算雞排跟炸粉成本多少,
然後賣你又多少??
電動車馬達跟驅動
一直以來就都不是難的部分
甚至可以說普及的技術

麻煩的一向都是電池
只是特斯拉敢衝

別家做守勢,
守的只要電池有革命性進展
隨時出手就可以把特斯拉玩死信不信?

電池沒革命性改變特斯拉跟狗狗肉遲早會玩死自己
以一個反面的心態來思考,是怎麼想也不會通的,就這様。

Discovery頻道有一個介紹電動車的特輯,有訪問到一個從對電動車抱持懷疑
(不是反對)態度的人,在實際體驗電動車生活之後開始記錄他在開電動車時發生的事。
他說,很多人問他,幫電動車充電要多久?他回答「五秒!」,很多人都嚇壞了!
因為充電就是把插頭插到車上,然後就去做自己的事了,為什麼要等電動車充飽電?
跑長途有跑長途的方案,沒規定一定只能開電動車,只能跑到沒電等電充滿吧?
台灣很小,像美國那麼大,車是開到機場停好車,坐飛機到某個城市,在當地租車。
如果有每天跑幾百公里的需求,那「目前的」電動車也許不合適。但對很多每天只跑
不到100公里,或不到200公里(例如我以前從中壢開車到內湖上下班,也就百公里內)
的人來說,就是每天回去充電,有什麼問題?

油車,電車,本來特性就不同,各有優缺點。拿油車比電車,或反過來比較,都不公平。
最後還是以「開這台車」的人的需求為主,我的需求跟考量不等於你的需求跟考量,
當門檻超過「自己」的需求時,自然會考慮電動車,Gogoro就是最好的例子...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