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幾萬還買得到底盤操控好的房車嗎?

CocoTitanic wrote:
操控我還蠻在乎的,希望底盤、懸吊好一點


就操控而言
雙a臂不一定就好
扭力樑不一定就差
m91 wrote:
就操控而言雙a臂不一(恕刪)


像是focus 跟 altis 就可以比看看了
CocoTitanic wrote:
目前家裡有一台很老的Civic...(恕刪)

一般的評價,lancer的操控算好的,好開好養,
其實以lancer來說,除了「車型舊」,沒有主動跟車系統、自動停車系統外,沒什麼缺點,
但是妥善率高、維修零件便宜(很久沒改款的附加優勢....),60幾萬就有多連桿、沒什麼好嫌的了...
要操控還拘泥於這些廉價國產車??是在緣木求魚吧?


一台車造價成本就擺在那邊,底盤用料紮實給的操控信心,絕不是廉價車給個硬梆梆的避震,廣告再自稱性能操控能比的

車身配重比例、懸吊剛性、驅動方式,都大大影響操控

日系前置前驅廉價車,頭重腳輕,過個彎嚴重推頭,側傾晃得你不要不要的

要修正路線,方向盤指向性也差,出彎補油長短傳動軸又導致扭力轉向....根本悲劇

日後再來改裝什麼拉桿、墊片、副車架,壽命短就算了還異音一堆,東改西改還是被原本體質就好的車屌虐



有60萬預算,拿30萬左右買台中古BMW E60或E90

剩下的30萬用來預防性更換+後續養護,絕對綽綽有餘還有找

當初新車售價就是高,成本當然反應在底盤剛性上

隔音跟操控還有紮實的路感反應,絕對不是你舉的這些車能比的

如果你懂什麼是操控,那開過一次歐系車你就不會在這猶豫了

說無感的,不是沒開過只靠想像,就是根本沒有熱血基因,開什麼車當然都差不多

要求操控性又怕BMW妥善率差的話,選SUBARU也是一條路


再次重申,操控好不好不是靠聽人說的,也不是外行買菜族開得出來的

車子頂起來,底盤構造會說明一切,成本用料騙不了人

差不多的配備,高很多的價格,買BMW、SUBARU的人不是傻子,成本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整天在戰扭力樑、多連桿等字面規格,爭論誰58分誰59分要幹嘛? 既然在意操控為何不從80分開始選?

等你擁有過真正有趣的車後,你會覺得討論ALTIS、LANCER、Elantra之輩的操控性云云,根本是笑話
CocoTitanic wrote:
目前家裡有一台很老的Civic...(恕刪)


呃 ......
試駕不用錢 !!
可以多去試駕幾次 !!
甚至若要深入體驗 .
可以將中意的口袋名單逐一租車旅行 .

樓主對後懸吊的形式似乎有很深的成見 !!
同樣建議
可以針對 12代目 ALTIS(多連桿) 跟 FOCUS MK4(扭力樑) 的試駕做相對比較 .
操控要好 .
除了底子(車體結構的設計跟鋼材)要好之外 .
還要看原廠對懸吊的調校能力 !!

至於台灣國產 TNGA 架構 ?!
那是低配版的 TNGA 架構 !!

就算是目前最熱門的國產 Toyota Corolla Cross .
只是等同於增高版的國產 12代目 ALTIS !!

鋼材疑似縮水?解讀對岸TNGA 以及台灣國產Altis
青蛙王子守護神 wrote:
現在連50幾萬都很難(恕刪)


還是有拉
Kia Picanto
CocoTitanic wrote:
TNGA真的有這麼厲(恕刪)


TNGA離『操控』的概念還很遠,只不過和自己前一代比有進步罷了。拿來和福特或福斯比還差很遠。
CocoTitanic wrote:
目前家裡有一台很老的...(恕刪)


不用那麼排斥扭力梁
如果是小車 扭力梁也是很靈活
像是Swift這種車 改個避震直接拉去跑山
舒服

TNGA離操控沒有很遠
畢竟 給你一個好的底盤你還是想節省成本
就從避震下手了
GR版才配上KYB的黑桶 還叫做升級?
可見原廠避震爛到家了
已經有人上黃桶 開起來根本兩台不同車
不納悶同一個底盤怎麼放在Lexus就被大讚嗎?
放在toyota上怎麼都跟操控無緣?
就設定問題囉

說真的 以6開頭的車價來說
6以內 有ACC的也就Altis Elantra
再砍扭力梁 就剩下Altis了
多連桿不一定比扭力梁好
但多連桿一定可以透過改裝 改成最適合你的樣子
在意底盤跟操控樂趣首選Focus,Lancer入門版的懸吊還是非常舒適取向。
都去試開看看吧,你會發現操控表現跟懸吊型式沒有必然的關係。
如果只是要操控好
不要馬力
可以買歐洲小車
如果不要新車
60幾萬可以買到進口外匯的歐洲車
但操控是相對的 要看跟誰比
但歐洲車基本上底盤都比日本車來的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