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看不順眼的就是農場文,自己的理論基礎在那?
為什麼有些西方國家停止電動車的補助,兼收類似燃料稅的,甚至還在電不夠時,限制電動車行駛,別人傻瓜,你聰明?
Wow_Senior wrote:
你決定離題聊發電了?...(恕刪)


其實沒有離題喔,
之前說到台灣的火力發電占比超過八成,
開電動車無助於減碳。
現在補充說明將來改成天然氣發電雖可減CO2,
但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則更糟。

所以在台灣開電動車無助於氣候暖化問題,
只能是為了低噪音、省維護、改善市區的空氣品質,
但也多出了尋找與等待充電的麻煩。
john65537 wrote:
其實沒有離題喔,之前...(恕刪)


還在無助? 你要不要查一下你圖表上的科索沃跟波蘭電力碳排放係數
還有其它我們可愛的太陽能公司整理出來的綠色代表正數其他國家的

台灣電力碳排係數是519g/kwh
比德國還少 不需要幫你找你圖表上的德國在哪吧

在台灣 電動車可以改善暖化問題 還有健康問題.
但主要的還是健康問題. 畢竟台灣零碳排了對世界影響還是微乎其微.
燃油汽機車廢氣已經是台灣肺癌的主因了.
至於肺癌目前是台灣十大死因第幾名自己查吧.
此外肝癌啊 高血壓啊 都跟空氣污染相關.
最弔詭的來了. 台北市都名列前茅, 東部宜蘭也排行在前段班
先生, 有沒有覺得很意外. 明明全國空氣品質指標所有指標.
台北跟宜蘭很少有空氣品質不良.
這裡要跟你再度介紹. 我國的空氣品質測站都長這樣子

看得出來他在哪吧 在屋頂上.
請問你是20米,30米高的巨人嗎?
主要的空氣汙染都在1公尺以下. 甚至不到50公分高
空氣會擴散, 大部分的空氣汙染物比重比空氣高 會沉降.
講白了大都市因為車輛多, 造成了有二樓以下的一個高汙染地帶.
你可能會說有車開過去的風啦 還是地面的風會吹散啊等等等.
絕大部分的都是無色無味 你站在路邊 經過一輛柴油貨車你會很明顯地問到廢氣.
但從你旁邊經過的只有那一輛貨車? 你早就吸入一堆有害廢氣而不自知.

總之, 比碳排減量還重要得多的是. 另外現有的電池問題很多.
電動車很難推動, 缺點也是一籮筐.
但從啥發電廠怎樣就減碳效果不好來否決. 挑缺點.
這不但不科學 而且還很好笑!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還在無助? 你要不要...(恕刪)


你提供的數據519g/kwh沒有一個客觀的出處,不值得採信。
只需看現在台灣的火力發電占比已經84%了,
不論是採煤、油或天然氣發電,都會加劇氣候的暖化。
而波蘭2021的燃煤發電占比70.8%,
和台灣的情形相似,
自然也是開EV無助於減緩暖化的情形。


From: https://lowcarbonpower.org/zht/ranking
john65537 wrote:
因此台灣好不容易擠出的一點風、光發電量,
絕大部分被包走,依規定不能算在電網的減碳成績中。
所以呢?...(恕刪)


請問怎麼包走? 沒看過新聞有任何說明? 謝謝
john65537 wrote:
你提供的數據519g...(恕刪)


.....................
那個是要提交到UN的還在自以為不可信.
他可是總發電量扣掉線損除以總售電量
也就是實實在在的每一度電力的使用碳排放量
世界各國的發電廠計算公式都是如此.
自行Google電力地圖你就知道你找到那個圖表數據來源的太陽能公司多鬼扯才是真正不可信!


ryanx wrote:
請問怎麼包走? 沒看...(恕刪)


你Google一下RE100
舉例來說就是他花錢買那個額度 但不一定是都用
但提供者需要有足額的份量才能販售那個額度
不然就很簡單啊 產線是24小時的
你如何在無風的晚上提供客戶所謂的純淨電力
當然沒有.
所以RE100的概念一直被罵做是贖罪券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298305漳泉
你先擔心一下,會不會一大早,天寒地凍的,車發動不了!
ryanx wrote:
請問怎麼包走? 沒看...(恕刪)


最近的新聞有說明一些,
為什麼努力發展再生能源,電力排碳係數不降反升?


所謂的再生能源憑證主要是企業拿來符合減碳要求的,
一旦被買走,就不能再算到電網的減碳成績了。
例如:某家養雞場的屋頂鋪滿太陽能板,發出的光電都饋入台電電網,
但這些太陽能電力被某G電透過憑證買下以後,
就無法把這些再生能源的減碳成績算到台電電網中,
以免重複計算減碳效益。
Wow_Senior wrote:
那個是要提交到UN的還在自以為不可信.
他可是總發電量扣掉線損除以總售電量
也就是實實在在的每一度電力的使用碳排放量
世界各國的發電廠計算公式都是如此.


真正可信的資料已經在前面貼出來了,
https://lowcarbonpower.org/zht/ranking
你沒有去看看?

台灣好不容易有個第128名的低碳成績,
卻是靠核能達成的,
等非核家園關核電廠之後,
就會排在147名的埃及後面了。
這個問題是燃油車發電效率已經發展很久效能及污染還是大,電動車剛開始就比目前有優勢,後續還有空間可持續優化,都是燃料材料問題,都可能出現大變化,但目前看電動車還是優勢,第一個圖示不就是反映百分之九十的優勢了嗎?所以就全球而言開始就優勢後面只會更好,不然一堆是在做心酸的嗎,尤其是像波蘭其實冬天天冷燒炭燒煤真的是其生活方式之一,比較更難
john65537 wrote:
台灣好不容易有個第128名的低碳成績,

台灣從來就不是低碳國家,已經幾十年都是名列最差國家了,這根本不是新聞了
尤其是為了怕民怨都不敢改的工業排碳措施及化石燃料補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