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斯拉以外的電動車選項?

KIA在台灣的電動車,沒有OTA真的是一大硬傷,之前甚至連中文化都沒有,真的在軟體這塊和普通油車幾乎沒兩樣。
不過真的在硬體和CP值方面,EV6就很據優勢,還有很多人沒說到的操駕和使用方面KIA也是調教到接近現行優質油車質感很接近,比較能無痛進入到電車領域,這點也滿值得讚賞的。
MaseratiY
KIA就是吃電的油車
波希米亞進行曲
MaseratiY 吃電的油車對我而言是優點[微笑]
最大問題還是充電站的數量,他牌電動車還不能用特斯拉充電站吧?
車子畢竟只是用來代步,充電的方便性會影響很大。
像我家社區目前就不能裝充電樁,電車-特斯拉肯定是首選
智慧電動車與吃電的電動車可以說是完全相差甚遠
開過特斯拉再去開KIA就發現就是油車
波希米亞進行曲
特斯拉的電車駕馭感受算是優點嗎? 開一個禮拜model X真的讓我很崩潰, 方向燈還得按方向盤的按鈕, 操控方面底盤改裝一下應該還有的救.
個人見解依目前特斯拉FSD沒開放的情況下買特斯拉根本半殘
特斯拉強在軟體實力結果台灣不能用
那根本沒買特斯拉的必要
不如選其他品牌還有賞心悅目的內裝
現階段電動車殺到頭破血流反而買N7最划算
過個幾年其他品牌沒意外價格都會調整
emeryville
光AP就已經是降維打擊了
認真看了一波大家的回應
不難,看要當有智慧的車主,還是要買有智慧的車。
雖然特斯拉軟體較強,但買車還是以硬體為主吧
造車工藝的經驗和技術
沒有個幾十年經驗 沒辦法跟傳統車廠有同樣的水準
車漆 內裝 硬體 動力問題不斷 我是不敢花200萬拚人品

200萬電動車選項我比較考慮Volvo xc40 recharge跟ix1吧
但ix1又因為他的油改電底盤,害我一直糾結衝不下去
xc40則是從配備、動能輸出、電池容量、保固、車載系統
各項功能和表現相當完整
有些電動車沒有OTA、有些動力低、有些續航差
更別說目前VOLVO搶先搭載的Google車載系統
雖然有人說是缺點啦 但我自己是蠻喜歡的 很直覺操作
也難怪VOLVO車能見度越來越高

另外補充一下
有人說後座底板沒有平整話底盤就是油改電
其實這是錯誤的
以前後驅車或四驅車為的是讓傳動軸通過
所以沒有平整化
而xc40電動車後座地板
考量車體強度和剛性做出沒有平整化設計
如果車輛受到撞擊
也能給予乘客甚至是電池更好的保護
看到留言討論有點三人成虎的感覺
VOLVO設計師跟車主們都只能無奈笑笑
navy4141
說ix1油改電底盤,但Volvo xc40 recharge卻說是考量車體強度和剛性做出沒有平整化設計?看來您對VOLO真的很有愛,真如樓上說的xc40是電改油的才比較開心?
navy4141
查了一下Volvo xc40 於 2017年9月就發表上市,過了2年,到2019年10月才有xc40 recharge,那到底誰才是油改電呢?
我也是打算明年換電車,特斯拉看過之後真的覺得不行⋯
目前比較考慮的是IX2和EV6,另外還有幾台沒上市的在觀望看看
EV6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偷了OTA和HUD,IX2則是油電共用和非800V的系統⋯
我可以不需要像特斯拉這樣的智慧電動車,但是該有的硬體方面都該給到啊
熊貓大叔 wrote:
雖然特斯拉軟體較強,...(恕刪)


用車底板去判斷油改電是外行人說法。

我們跑德國漢諾威福斯商旅開發,ID BUZZ,後艙也是有高低段差。
大電池是埋設在二排椅之後的地板,後艙是隆起的,壟起的斷差,還有設置散熱口。

並非純電車都一定都是全平地板。
純電底盤目前大致可以用一個大方向來判斷,雖然未必百分之百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我強調一下是指「目前」
直接就看是不是滑板式底盤!!!
再者軸距應該也會比同等車長的油車來的長
主要事關電池的擺放容量,攸關續航里程的表現
「目前」用上述條件來看是有很高的辨識率

Volvo xc40 recharge底盤圖看起來...我覺得並非純電底盤
因為它不是滑板式底盤,簡單可見油車底盤的龍骨
滑板式底盤未必是純電底盤,但有龍骨的底盤幾乎可以確定不是純電底盤

至於後座地板是不是平的,真的就不是判斷標準了
思維轉換一下,並不是不能做成平
把它看成是腳踏區域陷下去,而不是中間凸起來
為的就是爭取電動車被電池墊高的空間
這是計設思考點不同,要犧牲腳踏區空間,要做平的當然完全沒問題
csw0704
就只是想要省成本啦,一堆白痴在那邊腦補,做一種底板給多種車型一起共用,這系列的車還能賣多久誰知道啊,Volvo當然用保守的方式魔改油車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