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主要問題就是台灣賣"輕型車"的售價問題。

你覺得台灣賣會賣多少錢,才賣的了。
輕型車台灣人認為就是介於機車與汽車之間的車子,消費者要的是機車車價,汽車的權限。

車價多少你可以買?
如果你認為只是一台遮風避雨的機車,那
30萬左右(125cc一般機車約3.x倍價格)
40萬左右(125cc一般機車約4.x倍價格)
50萬左右(125cc一般機車約5.x倍價格)

我相信接近40萬,應該就很少人能接受的,畢竟還是買的到50幾萬的汽車。
那30萬左右的K-Car你覺得廠商做得出來嗎?
除非政府全力推廣,降低稅金....不然根本沒利潤,沒利潤的東西,怎麼會有商人要做??
Couch Patato wrote:
請問日本K car ...(恕刪)

在香港旅遊也有看到Kcar
台灣有的k-car據我所知應該是Daihatsu Copen
但也有一些從k-car延伸的車種例如Suzuki Wagon-R/Solio或是Suzuki Every/Landy(尺碼比原生k-car尺碼略放大)

因為日本對於車身重量跟尺寸都會有稅率上的差異, 跨級距所支付的費用會有差異
但台灣只有依造排氣量作區別
所以在台灣買一般的車尺寸,在感受上會比較划算, 畢竟一戶家庭有多部車也比較少, 所以流行不起來
汽車是台灣除房子外,第二高價的產品
甚至大部分人都需要動用到貸款

這麼高價的東西
買的時候絕大多數家庭不會只考慮個人
----要能一家出行,要有相當程度載物能力

以上就直接被打掛了

如果車價便宜到多數家庭都不需動用到貸款
或許就有可能
hsupw
依照台灣人的收入,連機車都要貸款了!
不安全跑不快還要停車位,真的不如騎機車啊
為何台灣不推K-Car?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成本考量,K-Car在日本一輛賣30~40萬台幣,聽起來好像很便宜,但換到台灣就是另一回事了。簡單講,日本車廠必須開特規產線,針對台灣市場打造專屬K-Car,把成本、稅金加上去進到台灣,搞不好一輛都要70~80萬了 (小型+特規就算比照MINI賣破百萬也不無可能),價格都快與台灣普通小型國產房車相當,簡單講就是高成本、低利潤。此外,台灣消費者普遍存在「開大車卡安全」的印象,如果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你會選K-Car還是小型國產房車?

畢竟虧本的生意無人做,那如果台灣國內廠商自行研發呢?別鬧了,那肯定會花更多錢,畢竟造一台小車跟造一台大車,成本其實沒差多少,車廠當然是樂於造休旅車啊!此外,停車也是一大問題,K-Car雖然不到660cc,但還是要占用掉一個停車位,除非K-Car有特權可以塞機車格或騎樓,或政府重新規劃停車格,否則目前台灣汽機車停車問題都無解了,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既然都要買車,當然是買大一點的車啊!最後則是安全問題,K-Car是盡其所能壓低成本與售價的車種,不但配備陽春且安全層級有限,能否過台灣的安全法規,又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結論: 利潤
fujinla_001
台灣人買車普遍不買陽春車,配備低的通常只是擺出來吸引你進展間的工具,後面話術唬一唬,多數會往上升級.K-Car...一台很豪華的買菜車?很難想像在台灣的定位
pukman33 wrote:
為何台灣都沒...(恕刪)


台灣的 Suzuki Jimny 也是輕型車加長加寛的衍生車型! 原型車更窄,更適合林道!

是不是沒有很適合台灣的交通環境
台灣人就是華人心態,買車就是要大。
台灣人就是CP值心態,備而不用馬力要餘裕。
不過最接近的K Car的小車應該就是"多利800"
hsupw
前面兩句充分反映了台灣車市的現況及交通亂象的成因!對大馬力的偏好不僅讓駕駛更易心浮氣躁,加速過快也大幅提高了交通事故的風險!
NIKKOLIU wrote:
台灣人就是華人心態,買車就是要大。
台灣人就是CP值心態,備而不用馬力要餘裕。
不過最接近的K Car的小車應該就是"多利800"


Yaris Vios fit colt+...等
1500cc,沒多大馬力
熱銷車不一定是大馬力的大車

當然要跟這種800cc車比,它們叫"大馬力大車"了是沒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