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車在北美市場銷售創下新低
另一段:
European-car aficionados may look down at me when I pull up to them in my supposedly ever-so-boring-to-drive Lexus," Hurvitz says, "but I'll enjoy the last laugh when their transmission fails."
引自 TIME global BUSINESS
Can Mercedes Be a Star Again?
The German automaker is in the middle of a massive overhaul to restore the quality of its vehicles and reinvent itself
By PETER GUMBEL
內裝質感一流。
引擎一流。無論是安定性,安靜性,輸出順暢度等等都是頂級的。
超值?嗯,過十萬公里後每次一萬公里保養都要花三萬現大洋。你看是否超值?
設計二流。我實在搞不懂他怎麼能稱做追求完美,近乎苛求呢?很多內部的設計很呆頭的。連面紙都不知道放哪裡好。高速公路過路票也不知道放哪裡好。遙控器放中間扶手第一格,若打開第二格,第一格的東西就翻的到處都是。若是放飲料,連第二格都不能打開了。
至於懸吊。。。試試看吧。那是最可怕的部分。開個100以上碰到了個人孔蓋就會左右搖晃。注意,我說的是左右搖晃,不是上下。連續幾個坑洞的話,就會產生一致的頻率,那種搖晃就很恐怖了。
最近想去換成KONI避震器,看看會不會好些。
每次煞車都方向盤都會搖晃的很厲害。修了,也是一樣,沒有改善過。因為煞車PUMP的用力不一致。啟動後要用力採幾下才會好些。
輪胎,每兩萬五就會有節奏性的噪音(因為變形啦)。不管怎麼保養輪胎或調胎都一樣。你現在知道那是懸吊與底盤設計的問題了罷。要求改善也沒用。跟他們堅持說八千公里就要調胎他們也不肯。老說沒問題。問題卻一直存在。我已經換了很多次胎了。換那麼好的胎也一樣。自己花錢調平衡也一樣。真是欲哭無淚。
更可惡的是什麼電腦自動學習駕駛人的習慣。造成車子越拖越慢。偶而啟動後熱完車,要用力催油到底兩次,電腦才會RESET。拖泥帶水的問題才會歸零。拜託。這還是原廠工程師教的法子。起碼這法子有用就是了。都已經開個幾十萬公里,開過那麼多種車子,別把人當呆子好嗎?至少可以將電腦各功能取消好嗎?答案是,不可能!!!
WELL。用過,才能說他爛阿。沒用過的人怎能說嘴。
再說,是公司派車。我目前名下是沒車的。要抱怨會遭天譴的。還是閉著嘴開吧。
蘇裕峰 wrote:
嘿嘿嘿。開過這麼多車...(恕刪)
每個人經驗不同,但我和大多人有類似的經驗,盡量不要買美國車......
美國車的路感絕對不會比日系車好,就算拿出CAMRY可能還是勝出,
當然如果拿Mustang, Corvette等車來比較的話,那日系車同樣也有
更多操控更好的車子.但論一般實用性較高的房車來說,那美系車的操控性
我個人覺得是更差些.
扣除掉貴兄可能以為美系車可勝過"CAMRY"的操控外,我就更不曉得
美系車有何可取之處了.....(價錢比日系車便宜???)
貴兄所謂日系車(CAMRY or Lexus車系??)較不能滿意的地方大概只有
歐系車能滿足您了,但也不太會是"美系車"吧......
我也不喜歡美國車。因為我這部LS400初代車本就是美式懸吊設定,在台灣我也會鬧暈船的。很諷刺的事實是,我家的兩位小朋友也不喜歡我的LS400。他們對我開過的其他車倒是印象深刻。連我老大都覺得連公司的SAVRIN都比我的LEXUS來的不會搖。我也曾不止一次的聽到計程車車主對CAMRY的後懸吊的搖晃頗多微詞。似乎這是TOYOTA公司設計哲學上的問題。奇怪的是,八九年以前的CAMRY品質比現在台灣賣的好很多阿,我當時開也不覺得有多差。但現在的CAMRY實在有點過份。
我們現在只是討論在美國買什麼車合適。每個人依據需要都會有不同的答案。這很合理。我在美國以前也開corolla跟camry。省油與不容易壞的確是他的優點。重點是美國車在美國的道路上,的確有其底盤與懸吊的傳統優勢。變速箱的設計與大馬力的搭配也很合適長途高速巡航。我看過多起美國車與日本車的肇事現場,日本車所謂高張力鋼板的加持,在實際的狀況下並不會表現的多好。考慮一夏日本人愛用的計算數據跟美國人的實戰哲學,好像美國人在這點表現的比較實際。你也許會問,我們買車又不是拿來撞的。這點當然是的。但我在美國的親戚五個人中就有兩個人出過嚴重意外。也被用力的撞過,也撞死人過。這是不幸的事,我們不多談。但比較一下結果。也許我會比較願意買小瑕疵相對於日本車多,但比較耐撞,開起來也比較穩的車子。後來我那兩個親戚一個改開VOLVO,一個用了LEXUS RX330後,也受不了而改成INFINITY。INFINITY也是日本車我知道。但設計方向與理念好像與TOYOTA不太一樣。至於你也許會用國外權威測試報告來證明日本車有多麼安全,WELL,你相信就好。我沒有意見。
我是很肯定我在美國決不會買日本哲學的日本車,至少不會是LEXUS。買美國車也是較為否定的,但相對於日本車則有可能。雙B或是VOLVO也許是最可能的選項。目前沒有買車打算,所以要做過功課後才知道。
就如我前述的。只是在不太HEAVY的城市郊郊遊,買買菜,買CAMRY或COROLLA是沒問題的,也是合理的選擇。但若是相反狀況,建議最好不要買日本車。終究,安全第一。好好的讀完書安全回家是最重要的事。
反正,祝買車順利。
再提一下,我住的那個州,目前INTERSTATE的速度是75英里。每個車道都比台灣高速公路要窄,每部車都只跟前車一個車身的距離在狂飆。光想這點,就讓我捏把冷汗。去年我回去就真的嚇壞了,而且禁止我老婆進城。那時我開的,就是CAMRY。我後來知道他去了兩次,只差沒把他罵的臭頭。
eqt2010 wrote:
日本車就不安全?去I...(恕刪)
握握手~

其實安不安全的部分早有許多評比可供參考,
我想任何一家評比都比我們在這邊光憑"個人感覺"來的更有公信力吧~
而我個人認知中(懶得去找資料了.....)日系車在安全項目中是常拿滿分的喔~
回應一下發版者好了,其實喬治亞州離我沒太遠,小弟住北卡羅萊納州,
真的要跑山路的話旁邊的Smoky Mt.上面是很好的選擇,印象WRC好像有在此辦過比賽.
至少我在電動GT賽車看過Smoky Mt.的賽道選擇~
不過就是個山嘛,好好開我連1.6的Sentra都可以玩的很高興了,
又何苦一定要大cc數的老美車??
但純就南方第一大城亞特蘭大來說,其實2.5以下的車就很足夠了,
Toyota省油車也常在亞特蘭大裡跑來跑去阿~
個人對美系車甚是沒好感,甚至我很難說美系車好些還是韓系車好些......
我開過幾台美系房車,多是出外旅遊時租車的機會,
Chevrolet的Malibu是我最近一次租過的車子,真是有夠鳥的操控,
應該說是毫無路感可言......
回應蘇兄幾點:
"重點是美國車在美國的道路上,的確有其底盤與懸吊的傳統優勢。"
我不是很瞭解美國車在底盤和懸吊有何優勢說......至少在汽車雜誌也甚少看到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