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三百公里的感動

=阿志= wrote:
我看了最近的報導..
其中說交通部不打算再聽前審查委員的意見.
嗯...直覺上怪怪的...
審查委員不是都專業人士?還是交通部長官比較專業?
老實說,雖然我也很想坐高鐵..也很高興台灣也有了高鐵...
但是品質實在讓人質疑...
政府的做法也很奇怪...很難讓人民信服高鐵真的是為人民而建造的...


高鐵請的這家公司很有名
當然 花費也不小
原先以為可以利用這公司的知名度來替高鐵的安全背書
沒想到反而成的砸腳的大石頭~~~~~
因為人家不願意公司名譽受損.堅持不背書
在這條件下.......交通部高官竟然要放行.......
政府原本的構想是想要開發新市鎮(財團才有錢賺)
所以都不是設在主要車站,而是鄰近的鄉鎮
但是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是比較不方便的
試想你要先搭客運或是火車到達高鐵車站(期間花的時間)
然後才搭乘高鐵到目的地(又要從車站到達真正目的地的時間)
其實對我來說不會比較快
而對於高鐵產生的弊案
從一開始就問題很多(本身是學建築的)
我問附近的人也沒有人敢搭高鐵
任何公共工程都會有問題
重點是要不要解決問題
而政府擺出來的態度是
不要出人命都不是大問題
等到真正出人命呢?
就一堆鞠躬道歉
一堆下跪認錯
事情根本沒解決
然後又花個幾千億來維修
試設想那幾千億都不用花的
只要一開始就有改善的話......
有問題不是重點
而是有沒有承認問題的勇氣
現在他們也只會一概的遮掩事實
我想說大家把決策者的名字記起來
以後才不會罵錯人.......
個人覺得用比較高的標準去看待高鐵是合理的,這跟看不看衰台灣是另一件事。電腦當機可以重新開機,ETC扣款失敗可以補繳,但是高鐵如果出事,可能是不可弭補的人命損失。雖然草民的命比較賤,但沒人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如果真如履勘委員們所講,他們連要故障的原因都要不到的話,履勘委員怎麼簽名簽的下去。我工作10多年了,之前我呆過的公司承包了一些政府的環境工程,跟政府單位的工程人員打過交道,說真的,我對我們公務人員很沒信心。
BeakHsu wrote: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德國 ICE 出事的那一次的紀錄片.....
全速前進的高速鐵路列車一旦出軌,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保持完整的。


這個是輪子設計出問題導致.因為裡面的輪子使用類似溜冰鞋輪子的材質好像是聚酯胺類,後來改全金屬的材料。

大家在乎的主要還是在號誌系統,因為日本是單向台灣是雙向。其他好像沒意見.

harker633 wrote:
個人覺得用比較高的標準去看待高鐵是合理的,


希望你別去亂搭飛機,因為飛機只要有摔機記錄的飛機你就別搭.
747 737 airbus 其他自己查.

我比較想知道履勘委員們有沒有收錢?

從 台電六輸案 與 桃園縣 的幾個鄉鎮的瞎子 監視器看來這些號稱 中立的專家委員 有沒有收錢才是重點.
我對高鐵的安全也是很關注,
希望多花些時間整合再通車。
也反對官員沒有確實屢勘測試就放行,
但實在看不慣版上一些說話誇張的人士,
請問這些人:
1.目前我們乘坐的飛機,幾乎都是多國跨國製造的,你擔心過嗎?
2.機場系統跟飛機製造商不是同一間公司,起降導引與整合的問題,你當心過嗎?
3.機場塔台的人員幾乎都使用英文跟多國駕駛溝通,你擔心過嗎?
4.桃園機場上方的飛機,3/4以上都是外籍人士駕駛,你擔心過嗎?
5.飛機降落外國時,導引降落的是當地塔台的外籍人士,你擔心過嗎?
6.每次飛機墜毀後,幾乎都是重大的死傷,你擔心過嗎?

別跟我說你也一樣抗拒飛機這種交通工具喔~

如果大家沒有用這些原因質疑航空公司,
那為何反過來質疑高鐵?
以高速鐵路出事比例和航空公司出事比例而言,
高速鐵路還更低呢。

高鐵目前面臨的只有一個問題,
就是強化人員與系統的運作整合度,
大家應多給點耐心和鼓勵。
我相信高鐵總有一天會出事,
所有交通工具都是如此(即便強調超高安全的新航,還是在幾年前破戒了),
但是無須這樣高調妖魔化高鐵,
一直妖魔化高鐵的系統和結構的人員,
很多都是落標的廠商結合自家立委再透過唱衰媒體發佈,
大家用平常心看待即可,
不必要隨之起舞。

Soong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咕狗 wrote:
如果出事感動還會在嗎...(恕刪)


如果沒記錯,日本新幹線到現在營運超過40年,仍然保持零事故的記錄.
earl258 wrote:
這個是輪子設計出問題...(恕刪)


正確來說,是因為應力疲勞導致微裂縫(micro crack)累積,終於不可收拾。

當初使用彈性車輪的原因是為了靜肅性與舒適。

不過,因為應力疲勞要經過長時間的 stress test 才能測出來,所以就連嚴謹的

德國人也在這個材料科學界早已研究透徹的問題上翻了跟頭。(德國人的金屬材料很強的,很多

新的金屬製程是他們搞出來的。)

後來的解法是把車輪換成傳統的實心鑄造輪,然後整個懸吊系統換成氣壓式。

當初用彈性車輪就是為了省氣壓懸吊的錢....結果賠上更大條的.....

還是乖乖換回實心輪和氣壓懸吊......

-----------

有什麼啟示嗎?

以前上課時,就學過 Titanic 和英國慧星式客機的失事案例。

Titanic 是因為鋼材含硫量過高,行經冰洋,材料因為低溫冷脆....撞擊後整個裂開。

慧星式客機,就是應力疲勞....整個窗子在飛行中飛掉了....飛機解體.....


最基本的東西沒有嚴謹對待....用在高速或大量大眾運輸....都會是災難.....
grezzo wrote:
如果沒記錯,日本新幹線到現在營運超過40年,仍然保持零事故的記錄.


嚴格定義應該是沒發生過"新幹線本身的責任導致的死亡事故"
像出軌、駕駛員睡著導致緊急停止的事故都發生過~~
grezzo wrote:
如果沒記錯,日本新幹...(恕刪)


新幹線通車40年來從未發生過有人死亡的事故。
但是出軌等還是有發生過!還有駕駛員死亡的案例!

當初要拆木柵線的林瑞圖這種議員也是講過許多人已經說過的話。
不過還好木柵沒出過太多問題。
我也看不大懂媒體在想啥.
雖然媒體是應該報導缺點
可是自己亂下註解實在不大應該.
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號稱MIT的產品,是不是所有的零件都是台灣做的.
我想這大家都心裡明白.

高鐵試車到現在
不知道跑了多少公里,
載了多少人?
請問有人因為這樣死亡嗎?
一些小問題就被電子顯微鏡放大來看
拿這種標準來檢查台鐵好了..
我想應該會更勁爆

VIP車廂設在中間
應該是離進出口(電扶梯?)最近吧?

日本新幹線我搭這麼多次
也沒在標準艙看到腳踏墊
我個人認為這樣會影響到裡面的人要出來的路徑
畢竟三人座本來就不好出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