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雪隧車禍,讓我們重新想想該有的跟車距離吧....

omio wrote:
只看到點,看不到面

是我對你的看法


我本文並沒有引用新聞描述的內容

我只說了很單純的一件事情:「安全車距」


政府不管,放任民眾,產生傷害,家庭破碎

你說,是肇事者的錯,關政府什麼事情?? 政府難為??...(恕刪)




簡單的事不代表解釋起來簡單
你甚至確定是距離造成的?

政府如果管住民眾就會被說不民主
放任民眾又會被說沒在管
更何況放任與不放任跟"產生傷害,家庭破碎"沒有直接關係

每次出事就一堆先開罵
連事實是甚麼也不知道
要不難為? 不難為也難啊~
  昨晚我開雪隧回基隆,當時有通一線,雖然平均車速只有30km/h~60km/h之間,不過很幸運我和我後面那台車都保持著足夠長的安全距離。

  我每週開雪隧三次(來回一趟算一次),遇到的客運駕駛,以前是真的會貼在我後面,反倒是最近幾周至一、兩個月,遇到的客運(不管是兩家國道客運還是其他遊覽車),他們不是當龜車(時速低於85km/h),就是保持著勉強及格,但又不算及格的行車距離(45m±10m),不過我也遇過保持行車距離超過100m的客運駕駛就是(靠地上相距50m的箭頭判斷。我都壓過兩個了,他才壓第一個。)

  對於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這條,我被開過一次……所以倒不是真的沒在抓,但真的很鬆散。也因為我被開過一次,所以現在不管車速多快,我都保持一個箭頭以上的安全距離。

  最後,我們只能主動保持和前車的行車安全距離,後車的行車距離不是我們能主動保持的,除非你一直減速、加速、減速、加速這樣,才能勉強和前、後車都保持安全距離,但這種開法其實會讓後方車輛很惱火,所以嚴格說起來,真要和「後車」也有行車安全距離,大概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祈禱後車駕駛良心大發保持距離,第二就是試試看打警廣了。如果能聯絡上坪林行控,請他們在雪隧內直接廣播車號那就更好了。

  但說真的,雪隧的廣播有多少人在聽,就是問題了。我以前是一直聽警廣,但後來發現我每次開的時段,警廣都在教客家語,聽得我快睡著,我就改聽自己的金屬搖滾了,跟著很High的唱確實能保持精神。

  當然,我聽到雪隧的廣播聲都會主動切換到FM,聽看看他們在廣播啥就是。而且,如果是有事故的話,雪隧的廣播聲會比平常廣播要大很多很多,你就是不開收音機也能清楚聽到它的開頭「咚、咚、咚、咚」。

  我曾遇到一次這種情況,內側車道有車子掛了,停在路邊,那線整條封閉,雪隧廣播時就特別大聲。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本人不擔保其正確性、即時性或完整性,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縱然烏龜車很惹人厭,
不代表逼車或變換車道就有正當性。
話說回來,在高速公路依照速限行駛,
會感受到有一堆車當你是烏龜車。

我認為,國道上大客車或大貨車近距離逼車(如:車距3米內)
都可推定有殺人的犯意,該用刑法重懲,不該祇是罰鍰
而警察取締不到,也是個嚴重的問題。
我覺得我們的政府應該跟進歐、美國家,立法強制新車標配無線胎壓監測系統TPMS,因為對於爆胎事故,交通部根本沒有解決方案,老是只能宣導駕駛人於出門前檢查胎壓、胎紋深度,美國早在2007年就已經以利法強制新車標配胎壓監測系統,來作為預防爆胎事故的重要措施了!

希望政府也可以讓我們享有一樣免於爆胎恐懼的權力!

萊茵哈爾特 wrote:
沒人說輪胎不重要保持...(恕刪)


小弟未否定因未保持車距 但是 在這"隧道"

根據高速公路管制規則,車輛於國道上故障,如因缺水、缺油、胎紋未達標準導致爆胎等情況,警方可以開罰,駕駛人會遭處以六百至一千二百元罰鍰;警方表示,雪山隧道內也是採此標準,大多數故障車輛,都和前述規定有關,警方也依法開罰。

這條 我敢相信知道的人 少之又少
我想再有把握....

都該保持安全距離 畢竟我們對自己的駕駛反應有信心!!

但是對別人 以及 對後方車輛卻是沒信心的....

保持安全距離 正確的觀念 是回家唯一的道路!!
雪山隧道
應該要限制小客車行駛
只讓大客車行駛 (因為這是大眾運輸,環保該有的福利)
速限也該調降

雖然根據環保 安全應該這樣
但對於豪華小客車的貴族而言,這是不可能的

結論就是 小心點開搂

gene1219kimo wrote:
小弟小學沒畢業 所以...(恕刪)


現在人根本不知道檢查車輛
反正自動化儀表會顯示
問他們五油三水應該沒幾個答得出來
開之前有確實看過輪胎的也沒幾個,搞不好插支小鐵釘也不知道-.-

胎不外乎就是大家省錢捨不得換
就是有些人沒什麼開放到死胎也不知道
載重、不載、季節、速度重胎壓也不一樣
有些人再超重和完全沒載東西胎壓都不變呀0.0
十個有九個跟車跟很近
就算保持一點點車距
只要可以插進一台車身的長度
就會有車插進來
這就是台灣咩
很多駕駛人都有跟車的壞習慣
我覺得這是沒有預防危險及沒有警戒心
我常常在想萬一前車突然突發狀況或爆胎
"它"躲得過嗎
開車族請想想,你是不是開車上路常逼車
如果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多想想對方的家人
請保持安全距離
尤其一些職業駕駛,長時間的駕駛導致他們更容易忽略路上行車的危險性
請勿抱持,我技術很好反應很好很會閃的想法,把行車安全當兒戲就是一種令人髮指的行為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