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計程收費的杆子



裝在主線最重要的是這樣以後可以做差別費率啊

尖峰時刻加錢以價制量

離峰時刻折扣疏導車流



如果只有頭尾兩筆資料

高速公路樂樂長 差別費率要怎麼算?

遇到費率轉換的時刻 一堆在車在交流道口 不上去 或 不下來?



裝在交流道口 門架小 數量多 維修易 車速慢辨識失敗率低 設備規格可以用較低的

裝在主線 門架大 數量少 維修難 車速快辨識失敗率高 設備規格需要用較好的

但 tag 的資料量後者比前者多非常多

裝在主線需要投入的後端維護成本(包含辨識失敗改人工辨識) 比裝在交流道口高很多



裝在主線上對於遠通來講並沒有比較省事

但以後主管機關可用的政策彈性多很多

不對的也反? 對的也反? 反對的到底在反什麼?

HPTSAI wrote:
高速公路有些休息站,...(恕刪)


這個問題只要在匝道口也做感應裝置就解決了

上交流道感應 > 進休息站感應 > 出休息站感應 > 下交流道感應

做在車道上面真的是...
前面說的差別費率、里程計算等等,其實根本都不是問題。
有去過大陸的人應該就知道了,
唉~為什麼台灣的電子收費系統會搞得比大陸的還差???
當然是裝在主線到比較省錢,光是中山高的交流道就有68個,而且還在增加中,每個交流道南北上下交流道要裝4組,全部就要272組,如果再算上收費站便道也裝設,估計超過300組,而且機房分散,裝主線道南北只要一個機房,這才是省錢的裝設方式
我也想問這問題

不過我想到九把刀的一句話
「以我們政府(遠通)的智商....」
如果感應門架設在交流道出入口,

那有人上了交流道後,後悔了,又倒退嚕...那種,電腦豈不錯亂了?

同理,

有人要下交流道,若過了感應門架,後悔下錯交流道,又退後,繼續走高速公路主線?

這樣電腦也是一樣傷腦筋啊!


還是設在兩個交流道中間的功能最多.(建感應門架數目也最少)

可以用最快速度,把行車過站記錄存入資料庫.(電腦的Loading最低)

之後要作啥計程收費距離計算,車速監控...等多項功能,

都只是另一件資料庫內部後端數據分析的事了.(行車記錄資料留越多筆,也可以彼此相互容錯)
我只能覺得....只要計算兩個收費杆子距離跟車子經過的時間....就能抓出時速多少....






全民監控大法..............
ty0918 wrote:
如果感應門架設在交流...(恕刪)

舉的例子很差唷~
匝道可以倒車嗎?
何況,就算通過2次,電腦也不可能會錯亂,
(如果會錯亂的話,大概是誤用10年前的舊電腦系統。)
另外,匝道也會配合錄影監視,這種車主大概準備吃罰單吧?
我不信過路費省下來會比罰單便宜...

嘉澤 wrote:
我只能覺得....只...(恕刪)

所以才有很多聰明人士打死不裝ETC呀~(誤)
另外...難道設在匝道就抓不到超速?
感覺這不是理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