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輪重(胎+框),胎寬越寬越耗油
相同胎寬,輪重(胎+框)越重越耗油
所以影響油耗的是輪重及胎寬,在不犧牲安全及穩定的情形,
欲達到省油,或許可以考慮縮小輪圈;胎寬不變,輪圈選擇鍛造或
輕量化框。
引用一段Goodyear輪胎教室的一段話:
「車輛的動力輸出是一項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足夠的引擎動力,一味地將輪胎規格加大是毫無意義的。舉例來說,目前占國內汽車市場銷售最大比例的1.6 升至 1.8升轎車,動力輸出約在84.5千瓦到99.2千瓦之間,搭配1-1.2噸的車重,採用185/60R14或是185/65R14規格的輪胎恰到好處,如果胎寬低至175mm ,那的確是有加以升級的必要,但是頂多升級到195/50R15 、或是195/55R15已是極限了,倒不是說不能再繼續加大,而是再加大除了造成重拖、無力、耗油之外,其實不見得有什麼好處,只是滿足虛榮心而已!」
最後這句說中我對目前許多小車大圈的看法。
我研究許久 單純興趣
野人獻曝 希望對大家觀念有幫助
先說一般人有時會誤解的簡單觀念:鋁圈升級輪胎變大
這是錯的 因為胎皮扁平比變扁了 所以總直徑(鋁圈加輪胎)是相等的
再來 討論大家最有興趣的 加速與油耗
加速:
跟鋁圈變大變小確實有關 最主要原因是rotation inertia
也就是整顆鋁圈加輪胎的重量分布 不好懂對吧?
講個最簡單的比喻 冰上芭蕾 雙手張開時轉的慢 手抱胸轉的快
同樣道理也可用在大小鋁圈上
這也是為何高級鋁圈大廠盡力想把鋁圈最遠端的重量省掉
最完全的鋁圈就是 重量都集中在輪軸中心點 但這當然不可能
油耗:
這點我覺得是最多人容易有誤解的地方
很多人覺得鋁圈換輕 加速變快 所以絕對變省油
這觀念不能說不正確 但是省的油量可能是少到可忽略的地步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加速跟上述的觀念有關 所以感覺明顯
而油耗 主要觀念是整台車做的功 一台1400kg的車 走1km
跟鋁圈輕量化後 總重變1390kg 走1km 總耗能是差不多的
甚至可用剛剛的芭蕾舞者觀念
再套到同樣力道推大鋁圈(舞者手打開) 是轉比較慢 但可以轉比較久
這樣解釋差不多是我想最簡單想表達的觀念
總而言之
以上只是講個大觀念
還沒提到 油門踩放 噴射引擎與化油器 手排與自排 空檔滑還是入檔滑 輪胎寬度 等
鋁圈 輪胎跟油耗 加速 要討論的東西太多太廣
還有一般人最喜歡討論的簧下重量(unsprung weight)
有興趣朋友可以再自行研究
我發現網友幾乎都拿簧下重量跟加速來討論
其實 加速跟剛剛說的rotation inertia觀念才是最相關
簧下重量要討論的其實比較偏向 碰到坑洞時 整台車的彈跳穩定度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