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增壓引擎 vs 自然進氣引擎兩者引擎何者佳

到底渦輪車適不適合台灣?
其實已經很多新款平價渦輪車可以參考,有的至少都已經驗證約5年上下。Google一下,答案就有了。
連TOYOTA跟HONDA都跳進來了。我想依T牌的高妥善率,以前渦輪的缺點,應該早就解決的不錯了。
LEXUS的2.0T我記得也出來好一陣子,好像也沒有大災情?台灣也是滿街跑。
KUGA 1.5T,2.0T上面有人po潛在問題~不過目前台灣地區看起來好像沒有更換過類似零件,出現嚴重到掛引擎的案例....
積碳講起來,什麼車都會有,高壓縮比的也會嚴重些.只是,是否會嚴重到影響車輛性能.
另說1W or 2W km需要更換噴油嘴之類的?....依個人保養ecoboost的經驗,ford原廠沒有列為標準保養項目,目前開起來也很正常.,油耗開習慣了,反而好多了~
渦輪保養貴???.......老實說真的沒有,我不知道其他廠牌車怎樣,但ford跟那廠的汽油渦輪好像都跟一般NA車差不多....

這是近期車界發展的驅勢,之後TOYOTA的神A跟神鴨配1.2 Turbo的時間應該也不遠了~到時又是一番大戰....
到時不是想不想選,而是沒得選(頂階車款沒NA)....
NAengineSINGS wrote:
渦輪引擎因為吸入增...(恕刪)


嗯嗯~我開自己的1.5 Turbo....老實說沒有什麼渦輪遲滯問題.跟路上新馬三稍微衝一下(好孩子不要學).
並沒有感到遲滯問題,或是說輕微到不注意反而感覺不到~記得要用S mode就是.有的只是一般自排kick down的退檔延遲~只會覺得馬力不足XDD
更不用說短直線加速,山道小跑Turbo的低轉扭力優勢
golihi wrote:
我Google及看車商規格後發現
渦輪增壓引擎優點是
排氣量少就比自然進氣更多的馬力及扭力
這樣是不是買低一級的排氣量就好了,而且稅金就比較低

沒錯
golihi wrote:
日後修理費及保養不知何者較佳?
渦輪增壓是不是比較有駕馭感?
就是油門一踩就加速快,過彎順...我不是指熱血,請勿歪樓

差不多,不會比較貴~
駕馭感還是要看車輛底盤調教,但渦輪的低轉高扭會讓你在山路跑得更有衝勁~
所以的確加速會比較快,過彎則是看車輛底盤懸吊設計如何~(86 2.0NA過彎聽說相當有水準!!)
但要"快快"的順順過彎,用手排mode固定檔位(6檔變速箱,一般3~4檔)會更順,抓地力會比較好~
不然速度快一點用D檔,其實都會外拋der~
golihi wrote:
高速/市區一半一半
打算開20年(約30萬)的話,
買渦輪增壓引擎車會不會後悔
不超過100萬的頂級車種

Focus 1.5T開到現在很滿意,想省油開可以,想山路超車,小熱血一下可以~搭配不錯的底盤懸吊,開起來很有樂趣~
但20年,老實說有點久~就算NA車也很難20年無傷退場....
但一目前台灣稅制,你開越久稅金方面會省更多,油耗要看你右腳.保養以目前新世代渦輪引擎看起來,因渦輪高溫出現的重大故障....目前觀察好象沒有~


ywwr wrote:
油溫三位數...out
沒獨立空冷機油radiator...out...(恕刪)


油溫一般沒改看不到吧?
機油空冷百萬以下應該也沒有見過吧!

不過大家在說的保養費
因為機油知識普及(油電的機油還比較貴)
每萬保養應該不會特別貴
耗材類好發在八年十萬開始。

新車年紀小話說太滿也沒個準
台灣走走停停還有過年雪隧
國人喜歡怠速吹冷氣也是個壞習慣
我們老渦輪車聚會第一件事都是打開引擎蓋啊!

genweilin wrote:
積碳講起來,什麼車都會有,高壓縮比的也會嚴重些.只是,是否會嚴重到影響車輛性能.
另說1W or 2W km需要更換噴油嘴之類的?....依個人保養ecoboost的經驗,ford原廠沒有列為標準保養項目,...(恕刪)

進氣valve 積碳太多,令引擎misfire,亮引擎燈
ford原廠沒有工具,也沒有清潔方案解決問題,所以才固保引擎頭

Audi也有這問題,只是他有清潔方案
un3354 wrote:
小渦輪 真的不會太熱...(恕刪)

WLTP的CO2排放量最後也是會換算成燃效
目前狀況就是渦輪動力在面對複雜加速工況時
油耗會不如同世代同馬力的NA動力
但因為歐洲用的EU1990工況加速很簡易(定加速度)
所以歐洲車才會大量改渦輪,
目前NA大約BMEP 12~13.5bar,汽油增壓車主流大概是BMEP 24bar
改採WLTP後,增壓引擎會加大排氣量與降BMEP到16~18bar

打了這麼多,其實加大排量降低增壓的就是Mazda CX9上面的2.5T啦
未來歐系增壓也會朝此方向走

ariete wrote:
WLTP的CO2排...(恕刪)

歐系朝低增壓方向?
SAAB以前算嗎?

redcatgt500 wrote:
進氣valve 積碳太多,令引擎misfire,亮引擎燈
ford原廠沒有工具,也沒有清潔方案解決問題,所以才固保引擎頭鬼

Audi也有這問題,只是他有清潔方案

Audi清的到進氣門背面?? 假的吧?? 不拆引擎應該都清不到這種地方
不過Audi EA888 gen3之後的引擎每個汽缸都有兩支噴油嘴, 一支岐管, 一支缸內
因此EA888並不需要特別清積碳, 偶而拉拉轉就好了
Cloudy Shiau wrote:
歐系朝低增壓方向?...(恕刪)

EA888 gen3 BMEP 22bar (Golf GTI 220ps)
改款後
EA888 gen3b BMEP 20bar (Audi A4 190ps)
EA211 新款1.5T (要用來取代現在的1.4T), BMEP只有17bar

未來測試方式改變, 高增壓開始變得"不環保"了
尤其是柴油車最慘, NOx排放量高了2到5倍不等, 根本過不了Euro 6標準

meridian wrote:
EA888 gen3...(恕刪)

我了解為了環保理由而降低增壓的作法
ariete大的意思好像是
本來想達到接近3.0NA表現會用2.0高增壓
而未來會以2.5相對較低增壓來達成
而我想以較輕增壓來滿足需求在以前SAAB就這麼做
當然當時和現代相比會比較有材料或技術上的限制
歐洲車廠只是看需求來調整方向吧?

而且降低增壓並不代表所有表現都和高增壓相同吧?
只是取捨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