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拍機油,全是自辦進口? 台灣機油進口商有多少?

545433 wrote:
有些車原廠指定使用10W60...(恕刪)

柴油車建議是用c3的
但汽油為什麼不建議用呢?
普遍都是5w-30有c3
較少 5w-40 有c3
但認證歸認證.......
就不知道瓶子跟貼紙是否也是原裝進口?
我的車會少許吃機油.....
我用過別品牌添加,也用過不同w數添加
說真的~ 車子並沒有怎麼樣! ! 也不會怎麼樣
所以....我想除非都沒在換油 車子才會故障!

看到網拍的機油價格覺得疑惑....
我認為用多少w的機油,應該也是看車子本身狀況
還有車子使用的情況去用油
545433 wrote:
原廠就是規範10W60~低溫CST要大於10,高溫CST大於W60
你要替換原規格的話?請推薦適合的?


10w60, 10和60這兩個數字並不直接等於高低溫的黏度單位.....
一般都是標示40度C和100度C的黏度。
並不是10W60 低溫就是10CST,100度就60CST。
z123415299 wrote:
以前年代造車技術還不夠成熟 機油技術還在加強

現在一堆低番號機油 皆可對應很多引擎

低番號機油 保護性根本不輸給高番號了

主流早已經0W20起跳了 滿多有年紀的車 頂多用5W30

10W50這種番號 已經很少用了~

現在機油不只要顧慮保護性,一方面還要兼顧省油。
犧牲一點保護性,換取一定節能性。

所以日本&美國聯手推出ILSAC GF-5,GF-5已經全面排除了15W黏度,只允許0W、5W、10W黏度。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A1 / B1((HTHS)在2.6 ~ 3.5 mPa.s)、A5 / B5(HTHS 在2.9 ~ 3.5 mPa.s),也都是追求低摩擦低黏度。
這就是趨勢,高黏度=高保護性的年代已經是過去式了。別忘了啟動瞬間,偏濃的油可是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潤滑整顆引擎。
dgifusion wrote:
我不覺得代理商會花錢花時間去陪水貨商玩


之前就有機油代理商告水貨商的事件了
法院判決也有了
總代理為維護利潤,怎麼可能都不動作
但問題是告上法院後, 總代理也拿不出水貨商的機油是仿冒品的證據
這跟之前某煞車卡鉗品牌能抓到仿品的狀況不同
比較像以前數位相機需求大的時候
市場上有所謂的總代理和平輸商兩種貨一樣
這種的怎麼告都告不贏
Richard0423 wrote:
有在看進口相關的就知道...
其實台灣汽車相關,關稅很貴
所以國外便宜,我個人不覺得台灣就便宜。


油品是國外較便宜嗎?我看到的是台灣水貨商便宜。會用到的油品,我大概都找過一輪。

同樣是德國品牌機油,台灣網路賣得比德國網路單價低。

我從德國網路一次買10-15箱(自用),可談降價的都降價了,但還是無法跟水貨商在台灣網路價格比。
如一次進2個棧板,這種量的進貨單價大概跟水貨商賣出價格相當。

原廠快樂跑,台灣是日本、美國將近一半的價格,只有大陸比台灣便宜。
台灣水貨商真的很佛心。
545433 wrote:
你看的是機油
我是說低溫活塞環間隙大,正常工作溫度時,間隙就正常或略低於正常車輛
就算是100度W30 W40 W50 W60的cst黏度都不同好嗎
機油會變稀,活塞環會就不會高溫變大嗎
原廠就是規範10W60~低溫CST要大於10,高溫CST大於W60
你要替換原規格的話?請推薦適合的?

W表示winter(冬季)
10W代表它最冷能夠在-25度流動,
並不是代表它低溫時的CST,
SAE60代表100°C時必須要有21.9-26.1的CST

CST會隨著溫度提高而降低,
不會低溫CST10到高溫變CST60.
如:
Agip City Formula 4T 10W-40,其40°C時CST 94,

Agip RACING Formula 4T 10W-60,其40°C時CST 160,
100°C時CST 23.5

Agip RACING Formula 4T 20W-50,其40°C時CST也是160.
100°C時CST 20.4
可以發現一樣都是10W但40°C時黏度差很大,
而一個10w一個20w但40°C時黏度卻一樣.
十九 wrote:
油品是國外較便宜嗎?(恕刪)

你自己辦機油進口? 自己用量還真大....
我沒特別研究國外機油價格
但我知道外國人保養車子很龜毛
什麼車用什麼油都很注重
feng wrote:
W表示winter((恕刪)


你們有在看內文嗎?
我說的是低溫活塞間係大,需用大於10W的
你們要用5W你家的事情~
後面號數越大同10W在低溫下當然會越黏
所以人家設計就是不能用低溫太稀的,特別要求要10W60

你們一般沒特別規範的要用0W也不關我的事情

請回答,原廠要求使用低溫黏度大於10W高溫60的機油,
你們使用低溫黏度0W60 5W60是否正確?
z123415299 wrote:
現在大眾番號 幾乎都(恕刪)


濃度低於引擎設計要求,一般而言是 HTHS 過低會使 曲軸波斯磨損,導致壽命變短.

你的老車用濃油vs稀油, 你需要先評估對 曲軸波斯磨損,導致壽命 的影響.
當然如果原本引擎 曲軸波斯 的面積足夠大,強度夠,及使用稀一點的油對壽命也沒什麼影響

但一般車主很難自己做評估



https://www.stle.org/images/pdf/STLE_ORG/BOK/LS/Bearings/Selecting%20the%20Correct%20Lubricant%20for%20Plain%20Bearings_tlt%20article_Sept08.pdf

單就曲軸波斯這部位的潤滑來說,越濃越厚的油膜可以提供的保護一定是越好.
只是當油模厚度高於最低需求時,再厚也不太能增加保護.

所以,機油的濃度還是需要根據原廠建議選擇優點最多,必竟他們清楚引擎內部設計時以那種濃度的機油做設計的

當然你如果改引擎就不見得依照原廠建議的是最好..

而前面有人提到低溫濃度過稀,可能因為活塞與汽缸間隙過大而保護不足也是合理的,例如 鍛造活塞膨脹係數大,低溫時縮小,所以低溫下運轉時,活塞也比較容易晃動,用低溫濃一點的機油會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