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的Model-T的低底盤 單層電動巴士 性能已超越同級的比亞迪K9電動巴士

could5566 wrote:
才營運不到2個月就開(恕刪)



沒有人說納智捷不安全吧
納智捷各種車禍對撞結果出爐

包括和BMW轎車對撞

和大貨車對撞


都沒有人受到重傷或死亡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422/349075.htm


還有電池安不安全真的要看製造商


鴻華已經說明電池和馬達都是特意使用國際大廠的

電池安全方面的處理也很小心。為此, Model T 在車子後端投入了大量的流體分析,以此打造散熱系統。藉由車子行進時,車子尾端吸入冷空氣並排出熱空氣,也讓巴士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

至於電池的管控部分,郭耀聰表示,除了確保在氣溫零度以下也能保有基礎電量之外,電池本身也搭載了加熱系統,喚醒後緩慢加溫,讓電池能逐步回到正常室溫的性能。

加上鴻海的商譽


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traneer
開納智捷神功護體?開納智車禍沒有人受到重傷或死亡,VOLVO都不敢這樣吹
kira7887
這個就是倖存者偏誤的思路,納智捷本身保有量就少,遭遇嚴重車禍案例也遠比其他品牌少,不能拿個案來說明問題的。
PSGOK wrote:
納智捷各種車禍對撞結果出爐

包括和BMW轎車對撞

和大貨車對撞


都沒有人受到重傷或死亡



Bemo_Du wrote:
(恕刪)


你自己去看2014年納智捷的車和大貨車的車禍對撞結果


納智捷車內乘員只受到擦傷


在防撞性能方面


納智捷算是很有良心的


就算BMW 或賓士的車

和大貨車嚴重對撞 整部車噴飛30公尺


車頭轉了180度然後引擎室全毀


就算不死也很可能會重傷


但是納智捷就是讓車內人員受了點擦傷而已


連骨折都沒有


防撞性能好不好


實際嚴重車禍是最準確的檢驗
PSGOK
2014 年納智捷和大貨車實際的對撞結果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422/349075.htm
PSGOK
2014年納智捷 和大貨車對撞事發影片 ,納智捷車內人輕微擦傷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Tn4sEbnAM&t=11s
PSGOK wrote:
沒有人說納智捷不安全吧
納智捷各種車禍對撞結果出爐

包括和BMW轎車對撞

和大貨車對撞

都沒有人受到重傷或死亡

你是菜籃媽媽看路上對撞看圖說故事?又是義和團式的安全性。
請善用Google/Youtube,查查CNCAP U7/U6撞擊成績。
根據CNCAP納納安全性比不上鋁罐車Yaris/Altis,你說爛不爛?
納納安全性真是爛透了。
Allison Wu wrote:
CNCAP U7/U6撞擊成績

你的說法很好笑


安全防護同樣都是五顆星


分數有微小差距根本就不代表什麼意義


而且模擬撞擊結果

也不會比實際嚴重車禍撞擊結果來的準確


而且日本的造車工藝


也不是台灣能輕易追上的



納智捷在安全得分方面能夠追到 同樣是五顆星


只差1.8分(和廣汽豐田-GTM7150AB 相比)


已經是很好的成就了


還有別看日本的車小小的



在金屬材料學和冶金學方面 ,日本本來就很強,當然可以容易做到小巧而堅固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5234124

上面也是實際的車禍,恰巧是個相反的結果

科學的概念就在於在可控制的相等條件下的量測比較。實際車禍的現場有太多不同的因素影響結果,如果要拿這樣的故事來強調某一面,你就會發現另一面的故事也是一樣多。
zhctc wrote:
https://www(恕刪)



車輛的防撞性能是為了在實際車禍中起到保護作用


而不是為了在模擬撞擊測試中得到高分




這就如同實戰才是檢驗武器性能的最佳 測試
PSGOK wrote:
車輛的防撞性能是為了(恕刪)


所以你有看我貼的連結嗎 ? 那個 U6 車主掛了。所以就這個實際撞擊案例結果說明了甚麼?
zhctc wrote:
所以你有看我貼的連結(恕刪)



每一種車都有其安全防護極限




納智傑的車可以做到引擎室全毀 車噴飛30公尺

在這種嚴重車禍之下


人僅受到擦傷 這已經算是很強了
PSGOK wrote:
你把一輛車的安全氣囊(恕刪)


所以另一面的故事,你就會出現另一面的解讀,這就是科學為什麼要在相同條件下測試的量測結果才有比較意義的問題。
你說以偏概全,你用一個特定案例證明你的說法是對的,不也在以偏概全?
PSGOK
納智傑的車可以做到在與大貨車正面對撞,引擎室全毀, 車噴飛30公尺, 人僅受到擦傷,沒有人會說這種車防護性能不好
traneer
你怎麼不提「納智捷U6高速撞報廢 副駕當場死亡!廠家賠錢:原因在氣囊」?不是很安全? https://codingnote.cc/zh-tw/p/576639/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