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車會不會是未來的主流?

早就風行了.

不信你問問 "興登堡號"
大陸早就有商用,適合跑固定路線的車輛與替代柴油叉車
1. 氫能不需要特殊礦產.
日本是地緣政治上的侏儒.
不像霉國有自信 可以控制地球上 中俄伊朝以外的所有國家.
日本需要找一種 可以自給自足的能源方案.
不然 能源依然是控制在別人手上.

2.氫能可以儲能.
可以利用離峰時段發電來儲能.
整體能源效率 並沒有反氫能(鋰電)陣營講得那麼低.
霉痢奸不倒 世界不會好
k5229410
先看看這兩天電動車頭條新聞別一直井底不然被打臉豐田沒加入電動車差不多5年內就諾基亞下場還氫能搞笑
菜叫菜逼巴
電池儲電站 裡面的電池應該經不起幾萬次充放,總有要回收處裡的一天,就看數年後 哪個成本降得快對民眾更經濟 哪個就是主流。
氫燃料電池的觸媒硫化問題被解決了嗎?我印象中,這個才是氫燃料電池的致命傷!
只要觸媒被硫化, 電池效能會快速下降,最終失效,而且不可逆.
菜叫菜逼巴
所以才又有另一派搞氫燃料內燃機,沒有電池使用年限 要處大量報廢回收電池。
氫氣車不可能成為主流 “由於反應不經過燃燒,其電堆內利用高分子觸媒進行靜態的電化學反應,在約70~80 °C的低溫,氫氣與氧氣間電子進行高電位流向低電位而發電,能源效率可高達45~55%” 但是台電有可能用氫氣發電來給電動車使用
會不會是主流應該還言之過早
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歐美、日本、中國
都持續氫能研究
倒是台灣好像都只一面倒地看好傳統電池電動車?
或許是因為台灣沒涉及研究
就只能捉住現有
chengjer
台灣只能跟在大國後面跑啦,研發出來不能外銷只靠台灣能降低成本?
k5229410
先看這兩天新聞由其電動車別在井底
未來!!

先目前來看:
1.1公斤要價200元左右
2.加氫的方式是一般儲氣車載來(200BAR),要轉到加氣壓縮到(700BAR),到氫能源車就(900BAR)
3.未來?? 若是以美國為例 1天1.8~450萬輛氫能源車需求(需1.3萬~340萬公斤的氫氣) 預估要1500~3300個加氫站來維持.(電動車電池也是走了2008年~2023年 從電池要價30萬美金到只要1萬美金).

期待有更好的未來~加油
realc28
我以為運氫是埋管來輸送,竟然還是要用儲氣車來送@@
k5229410
使用方式跟油一樣就知氫能沒未來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桶裝瓦斯 煤氣行都有規定限制 放幾桶瓦斯了
屆時設置氫氣站 密度勢必要跟 現行的加油站密度差不多
安全規範還不知道能設置到甚麼程度

更不用說 現有的氫氣都還是屬於 "髒氫"
除非在未來很短的時間內 可以研製出類似反向質子膜的東西
用極低的能源 直接把大量的水 分解成氫與氧
否則就現行的氫氣車來說 純純的脫褲子放屁

之前有個朋友 有在研究油氫車 這樣的裝置 實際上也已經成功了
他是把傳統的化油器引擎發電機 接到一個電解槽裡面
電解出的氫/氧 經過除濕氣後 直接灌入化油器中與油氣混合

優點是非常省油 根據他的數據 (確實數據我忘了)
一桶油的續航力大概多了快要一倍

缺點是
1. 依個人能力只能改傳統化油器的引擎 噴射引擎就沒辦法
2. 發電機要搭配強效型 但很難找 畢竟不是每部車的發電機都一樣的
3. 調校非常麻煩 從供油 / 進氣 一直到氫氧氣進入化油器跟器有的混合比都要調整
4. 要多帶一大桶純淨水 要隨時注意水的量 他目前的設計只能 油氫並行 萬一沒水或沒油就完全不能動

我的感覺是.... 這些缺點對於汽車生產大廠來說應該不算難
問題是對石油生產國的利益損害太大了
要汽車生產大廠做這些研究 一來話題性不夠 二來得罪石油生產國
推動這研究的動力實在不夠...........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氫加滿 錢也都沒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