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看錯什麼嗎?中國汽車外銷出口數字也太誇張,有灌水?

您在反串吧? 第一名都賣到台灣來了 還裝不知道阿

十四 五億人口的大國 賣的車 遠比 2300萬人口小國多很多 很奇怪嗎?!
土地更是百倍大 資源多又多 很奇怪嗎?! 什麼都想跟小國比的大國人 更可笑
(不能再講了 又要被刪文了.......orz)
ctaihsu
同一個國家,是大陸地區,台灣地區的差異。
樓主要去看一下TOYOTA去年賣了1000萬輛車,
這些電動車頂多一年賣10萬輛,
難怪TOYOTA老神在在。
因為這些年銷售那麼少的車廠,
玩沒幾年就會倒掉。
smallbeetw
老神在在 和 腿麻跑不了 也就一線之隔...
不是灌水
而是因為特斯拉上海工廠

現在
墨西哥正在蓋「特斯拉超級工廠」
蓋完就換成墨西哥出口世界第一
linchap
你覺得墨西哥的產業供應鏈和員工素質跟大陸能比嗎? 如果不知道,你去搜搜馬老闆對上海工廠的評價就知道。
aronyang wrote:
1. 中國大陸去年(2022)就是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今年首四月已經超過日本,成為第一大出口國,目前出口的汽車,二線品牌比較多,一線品牌(如BYD),產能優先供應本土市場,外銷比較少。
2. 大陸出口的主要是電車,而全球最大及最前沿的電池廠是對岸的寧德時代。
3. 中國大陸基本已經完成產業升級,目前機電類高技術型商品的出口金額比例已達56%,低附加價值勞力密集型商品只剩11%。
4. 中國大陸的新增發明專利數量已是世界第一,存量數目也是遙遙領先。
5. 全球引用數最多的前1000篇論文(最具核心價值),中國大陸佔40%。
6.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今年三月發表44項關鍵及新興技術評估,中國大陸領先其中37個領域。
...
族繁不及備載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5月單月中國出口2835億美元,同比暴跌7.5%;進口2176.9億美元,同比也大幅下降4.5%。進出口總額為5011.9億美元,同比下降6.2%

除俄羅斯外,5月份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均出現大幅下降

aronyang—

14億老中最重要的保值資產,不是汽車!是自有房子

蘇州雖然不是江蘇省會城市,但因其經濟高度發達,外資、台資工廠林立,有中國「最強地級市」之稱。2022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蘇州排名第六,僅次於廣州

2023年5月1日,房地產信息平台網站「鏈家」上,蘇州的在售二手房顯示有16萬3,108套,比兩天前(4月28日)的16萬3,035套,又多出了73套。4月28日,財經領域的知名網易號「吳勝彪專欄」發表了文章「蘇州掛牌二手房已超16.3萬套!年底,樓價必崩」

曾經全中國房地產最牛的北、上、廣、深,2023年6月最新的二手房成交量環比齊齊下跌,更可怕的是,掛牌量還在蹭蹭快速往上漲。北京12萬套,上海20萬套,廣州14萬套,2018年房地產暴漲,全中國領頭羊的【深圳市(下圖)】,其房地產中介協會(間稱“深房中協”)數據顯示,自2023年2月底以來,深圳二手房掛牌量持續快速增長,從2月27日的3.97萬套激增至5月22日的5.3萬套

lastnote
以美元計的意思是軟妹幣貶值了
chernann wrote: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恕刪)


說別人前先看看自己

台灣5月出口跌14% 連續9個月負增長

http://www.metroradio.com.hk/news/default.aspx?NewsId=20230607164641
耶喔
喔![XD][XD][XD][XD][XD][XD][XD][XD][XD][XD][XD]
wrote:
說別人前先看看自己

台灣5月出口跌14% 連續9個月負增長


江湖問路不問心—
用無可爭辯的事實來說話,最有力!!!

(1)
2023年第1季台灣經濟成長雖然為負,最主要是首季出口年減19.2%,是2010年以來14年首季年減幅最深的第一季(僅次於馬英九執政—2009年首季為-36%)

和亞洲其他經濟體相比,首季台灣出口跌幅僅比香港22.6%輕,南韓衰退12.6%、日本7.9%、中國大陸6.8%、新加坡則是5%。台灣、香港兩大華人市場出口會雙雙大幅衰退,很明顯就是受到中國市場重大影響!

(2)
江湖問路不問心—
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為穩定台灣經濟,2023年蔡英文採取擴張財政支出,包含總預算編列新台幣2.7兆元,較去年擴增19.5%,整體公共建設預算規模接近7,000億元,年增26%;加上政府推動「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內需消費效果顯著!

受惠於國內消費人潮逐漸升溫,新櫃進駐吸客效益、國際觀光客回流,加以部分百貨業者推出檔期促銷活動所致,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由2月3.27%擴增至3月8.21%,令台灣3月整體零售業銷售年增率將由4.60%上升至7.08%,累計2023年第一季零售業營業額較2022年同季相比增加5.28%,綜合商品零售業年增9.71%;餐飲業部分,3月餐飲業營業額766億元,年增9.84%,其中餐館業及飲料店業因宴席及聚餐需求持續回溫,加以展店效益、促銷活動挹注,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受惠航班載客人次回升,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增加,累計第一季餐飲業營業額較上年同期增加17.18%

(3)
出口,要不要購買是要看國外的臉色,主動權不是在台灣人手上,比較難以控制,但國發會預估回溫大約會落在今年第3季,不用等到明年

好在2023年第一季台灣【民間消費(下圖)】因為疫後動能強勁,成長高達+6.6%,優於預期!2023年第一季是外需弱,造成出口相對疲軟,但內需、台灣民間消費很強勁,呈現「外冷內溫」。跟馬英九剛執政那段時間則除了出口很弱、外需急凍,民間投資更急遽下降,民間消費也被拖累

ninidogs
好!!! 不會全部壞消息,下半年不再惡化就是好事,順便提醒你,馬小九救不了你的主子!!! 你多禱告吧
HHLZR
可以注明抓文出處嗎 這麼豪洨的文稿也寫得出來光第一項出口會雙雙大幅衰退,很明顯就是受到中國市場重大影響不就說明了台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賺紅錢 要賺人家錢又靠北取笑人家的概念嗎
有機會走出國看看吧~台灣空轉太久了
套一句你最關心的大國人的說法

跟你有半毛錢關係????
hulkbustermms285 wrote:
剛看到中國2022年...(恕刪)

不管數字是否灌水,只能說中國確實是一股新的勢力,
然來日方長,要經得起時間考驗才行,人家歐,日大廠不乏百年企業耶!!!
不管你是反中的,還是支持中國的,
麻煩你們有耐心點別急,好嗎!! 咱們就看下去
ninidogs
才某一家而已!!! 不夠不夠
linchap
我希望大陸品牌全面進來台灣市場,雖然台灣市場小到人家可能不想來... 但我還是希望大陸產業進來逼台灣進步。
chernann wrote:
日本佬的觀察—「行銷...(恕刪)


你確定本田第一?

別説MG了,就説BYD好了。

人家已經賣出多少臺了?本田...2023年一月才開始成立新能源車部門,連架構都還沒決定,更別說後續的電力總成以及其他。就連2025能不能全部搞定推出都還是個問題...

到了2025,BYD繼續賣,特斯拉應該也已經完成第二代的全綫生產,本田到現在拿不出任何一項可以說的東西。

人家已經到日本大後方占地爲王了,本田卻要從灘頭堡開始登陸。你在開什麽玩笑?

要知道,電車與油車根本就是不同類的東西,BBA+VW到現在的電車都半死不活,你以爲本田靠著現在僅有的綫下體系就能贏?

你説了就算?市場不需要接受度就可以全盤收貨?他們傻啊?
lastnote
日本人年齡中位數48歲,反應慢一點正常,老了就該退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